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05116 上传时间:2021-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摘要:市政道路的质量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省道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保障道路安全使用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通过广东省市政道路的特点与质量控制的难点以及路基工程、路面层工程施工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防治,也重点分析了市政在质量管理问题。关键词:市政道路;特点;施工技术;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市政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市政也加大了投入力度,道路的建设的任务随之加重。在道路修建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发生,为了不断的完善市政建设道路,就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加强道路质量管理,有效保障施工出的道路符合国家的标准,为人

2、们的出行带来安全与方便。因此,加强施工的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及质量控制难点 1.1准备期短,开工时间急 通常市政道路的施工经费都是有政府部门出资【1】。由于在修建期间不影响城市的日常生活,加大了施工的难度,而且时间比较紧,道路的修建往往不能退后,只能提前或准时。施工单位为了在一定的期限完成任务,务必有一些疏忽现象发生,并且缺乏科学性。 1.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修建的城市道路往往都在各个大街小巷,施工场地较窄,而且动迁量较大,对施工路线的环境与交通造成了干扰,给市民的出行与生活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加大了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难度。 1.2.3地下管线复杂 在城市道路建设实

3、施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供热、供水、煤气、电力以及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清楚的情况【2】,如果盲目的切断地下管线,可能会给市民带来麻烦,如切断电力管线,就会影响这一片区的电的供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同时也延误道路的施工进度,也增加道路施工成本。 1.2.4地质条件影响大 由于天气的影响会耽误施工的进程,若经过一场暴雨的洗礼,导致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升高、土质松软,必须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当水位下降到合适位置时,再行修建工作,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2、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防治 城市修建道路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市民出行方便与增加地方的经济流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主要把道路的作为主体对象进行有效的规

4、划、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过程。因此,道路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出行安全。 2.1 路基工程 在进行市政修建道路过程中,要避免发生路基不均匀下降的问题,引起此类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若施工过程中夹杂了一些石粒或纸张、草、树叶等杂物,尤其是颗状物的影响最大,因为其造成颗粒间互相挤压,导致整体密实度低;还有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时的厚度来施工,若建设的厚度不够容易造成含水量过高,从而影响到路基破坏。 防治对策:主要严密监测回填土的质量,在堆填时要检查清楚,避免一些地面杂草、石块掺入其中;在进行道路压实前必须把积水排出干净,对于水分含量过高的湿土要经过技术处理后,降低其湿土水分。若在处理中

5、不能很好的排出积水,可以将淤泥清理干净,分层回填并压实。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与要求来执行。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在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低于1m,当要接填下一端时,下段的端头要与上段的端末相重合。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边坡松软并且稳定性差的现象,由于边坡过陡容易引起滑坡,使道路密实度低,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质量。 2.2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不够平整,并且呈现波浪形,部分路面甚至出现严重的下沉、裂缝或路面摩擦力等,这样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治措施:主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对于路面层使用的沥清混凝土,把其平摊,在利用大吨位的压路机来压平,从而提高道路的压实度与平整度。若是在压实过程中出现了

6、微裂现象,可以重复碾压,也可以使用热沥青灌缝,避免渗水发生造成裂缝恶化【3】。对路面材料的选择要谨慎,尽量选择均匀性强,强度性高的材料,严密把好沥青的质量关。对于沥青混合物要加强管理,避免不合格材料掺入其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的软化点不能低于45的石油沥青。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 3.1城市的市政道路是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它不仅承受着交通的压力,还需要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管线的的统筹衔接【4】。在早期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道路的位置,评估其特点,设计出的方案要顺应城市的综合需求,要从多方面进行策划考虑,如排水、热力、电力、燃气、电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选择施工的道路最好能避开管线

7、复杂交叉区域,大幅度的改动路线与管线,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施工成本高。还可能道路刚好完成就出现破路埋管等不良现象。因此,在选择施工路线时要全方位考虑,并与相关单位作好协商沟通工作,务必探讨出一套理想的施工方案。 3.2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 一个好的道路的修建,不仅需要优质的原材料,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操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平,与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修建道路是一项较为辛苦的工作。树立强烈的责任感,避免施工中的疏忽,修建的道路真正做到高质量的标准。 3.3构建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

8、市政道路管理体系 市政的道路密切联系着人们的生活,其职能服务于各个经济部门,它具有强烈的系统协调性。在道路实施之前,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这样保障了施工部门修建的道路高质量,更让道路修建工程透明化。在施工过程重要全面考虑,评估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如后期招标需要一定体系来预防不良现象的发生。总之,高效健全的市政管理体系,不仅加强了道路管理,真正实现了市政道路现代化。健全的市政道路管理体系必须做到统一领导,管理层分工明确、专业管理等。尤其政府部门要起到领头作用,和谐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的控制。 3.4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的工程道路的

9、质量好坏,材料质量占总体质量的75.因此,必须重点选择材料。选取正规厂家购买合格的材料,避免一些劣质材料滥竽充数,相关部门作好质检工作,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期间还要禁止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另外,加大材料的管理队伍,选择的材料监管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检验技术与实践经验丰富。严格把好的材料质量关,才能有效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使用的材料合格,同时提高道路的质量。 3.5 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管理人员是时常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务必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若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状况

10、,要及时处理,避免异常状况恶化,让质量事故扼杀于萌芽阶段,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技术好的施工员给予表扬与奖励,调动施工员工作积极性。 4、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好的道路工程,不仅给市民带来方便,还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反之,则影响深远,造成资金浪费,也阻碍交通业的发展。要想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就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高超的技术、合格的材料、精心的设计、合理的规划以及科学的管理来贯穿整个实施过程,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道路建设,最大限度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景行.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科技向导.201209 【2】 兰 滔.论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 生物技术世界.201201 【3】 曾继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技术与市场.201204 【4】 郭永琴.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科协论坛 ,2011(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