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2275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摘要: 对百里杜鹃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 从迎宾门、观景台、边坡绿化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景观设计在旅游公路中重要性,使地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公路资源相结合,为传统的公路添加了公路文化。关键词:百里杜鹃;公路文化;迎宾门;观景台一、 概述 项目起点野坝K0+000与县道X004在K87+600处平交,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地、洪水乡、大洞口、金坡、联丰村、普底、百里杜鹃管委会驻地、石牛村、桥头村(五园新村)、百里杜鹃湖、箐门村、眉井村,终点黄泥塘K67+529.990与县道X004在K121+200处平交。 2012年

2、4月贵州省旅发大会将在毕节百里杜鹃风景区召开,为保证进入主会场的道路达到“畅、美、绿”要求,对野坝至普底公路及黄泥塘至普底公路进行改造设计。 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美称。 景观设计包括入口迎宾门、观景台、边坡绿化及路侧绿化等内容。 二、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主题为:“展百里杜鹃风情迎八方宾客赏景”。通过对沿线道路路域环境的绿化美化,在入口处、特征景点处设置迎宾门、观景台,以抽象与写实手法相结合,使道路在满足通行功能的前提下,承载景观及文化展示功能。达到展示百里杜鹃壮美的花海景观,迎接八方宾客欣赏美景的目的。 通过该项目改造,景观设计,使呈现在游客面前

3、的公路能充分体现“安全、快捷、舒适、文化”。 景观设计针对现有公路边坡绿化少、没有体现当地以彝族、苗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重点考虑两点: 1.公路沿线设置迎宾门和观景台。使之成为百里杜鹃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和图形。打造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提高景区的文化旅游氛围,提升百里杜鹃景区的产品质量,就必须挖掘民族文化,整合地方民族文化资源。 一号迎宾门是进入百里杜鹃的门户(毕节方向来),位于旅游公路黄泥塘至普底段K12+000处,大门主要全球杜鹃花分布中心、地球彩带及花海彝情为主题。其景观应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突出反映区域的特征。百里杜鹃是世界杜鹃花分布的中心,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顿时成为花海

4、,令人叹为观止,吸引着海内个游客。生活在花海中的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是花海中的精灵,设计以简洁手法,将百里杜鹃的世界性与民族文化融于一体。左侧以三根原木支撑一钢筋仿藤条地球经纬圈,地球的中心是一可旋转的球,配上一条围绕地球的彩带,球面帖杜鹃花图案;右侧由两面景墙组成,前面景墙为黑底上浮雕杜鹃花,并做简要文字介绍,因为杜鹃花下的地层中蕴藏着大量的煤矿。第二面景墙为白底上浮雕以表现彝族文化的彝族少女,寓意欢迎。整个门亭给人以大气、简洁之感。 二号迎宾门是进入百里杜鹃的门户(贵阳方向来),位于旅游公路野坝至普底段K12+000处,设计采用仿木结构的简单门式结构,门正中用彝文书写“中国百里杜鹃”,两边

5、分别用玻璃钢做的杜鹃花,门柱上有表现彝族文化的图案。 黄泥塘观景台位于旅游公路黄泥塘至普底段12+000处,此区域处于大方与黔西的交界处,也是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窗口,地势相对较高,可以看见地势较低处群山,连绵起伏,姿态各异。设计了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与活动区域用绿化带隔开。为达到观山效果,将观景台观景点设置在较高处,以阶梯作为连接。 百里杜鹃湖观景台位于旅游公路黄泥塘至普底段K15+900处,景观台以百里杜鹃湖为背景,视野开阔。区域地形地势较好,地势也较平坦,设计主要考虑了对百里杜鹃湖的大视野观赏,为了减少视线障碍,立面景观较为减弱。设计纵横交错的线条打破常规视觉。 大洞口观景台位于旅游公

6、路野坝至普底段12+000处,设计以砂岩地刻太阳历为中心,周围设计八根图腾柱,用青石板拼地面,让游客走在上面更接近自然,根据地形布设了停车位和小品装饰。 龟豚观景台位于旅游公路野坝至普底段K24+000处,设计是基于周围的环境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此景观台观景位置较佳,在此观景台上你可以观赏到漫山杜鹃花开的美丽自然风光,还可以观赏到这里奇异的山形,其中有象形的龟山、海豚山。景观台设计运用了简洁的圆形的设计元素的组合,景观小品造型独特,小品外表层刻以彝族文化虎图腾。整个景观台设计体现现代简约大方设计理念,而又不失文化内涵。 2.公路沿线边坡绿化。公路沿线裸露的边坡,杂乱的路侧与整个景区极不协调,通过绿化美化手段对其进行必要的遮掩。 边坡绿化是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其绿化目标是绿化植物的存活,形成群落,并向着当地植被群落类型演替,最终与自然植物群落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景观协调的作用,体现“轻轻松松将公路放入环境”的先进理念。 三、 结束语 工程实践表明,加强景观设计在旅游公路中重要性,使旅游资源与公路资源相结合,为传统的公路添加了公路文化,更能反映一个地方民族文化,是地方旅游的一个名片。 参考文献: 1. 野坝至普底及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改造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2. 野坝至普底及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改造工程景观方案; 3. 野坝至普底及黄泥塘至普底旅游公路改造工程景观设计施工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