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12437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滨河植物选择性应用探讨摘要:在近些年多发的洪水灾害及河流污染中,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大范围的修建水泥防洪堤、斩除滨水植物、覆盖河流的做法已严重违背自然规律。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不乏有大量自然型护坡的生态河道出现。然而针对不同的护坡处理手法应该选用何种滨水植物进行有效、合理的布置,才能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具备一定的防洪能力及改善小气候的能力呢。本文将就其功能、选用原则、选用场所进行探讨。关键词:滨河植物;选择一滨河植物的功能及重要性(1)固土护坡,净化水质绿化植物强大的根系是滨水区岩石、土壤天然的固结网,可抑制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湿生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水中的微生物可以分

2、解重金属物质,促进水中有机质和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输出,实现河水自净。(2)净化空气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城市河道及其周边绿化无疑是城市的绿脉、绿肺。滨河区无疑是人们晨跑、锻炼、休闲的最清新理想的去处。(3)吸滞粉尘、改善小气候一方面通过树冠降低风速,减少粉尘的漂移;另一方面通过叶表绒毛腺体的吸附,如云杉、松树、朴树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温,降低风速创造宜人的休闲、生活空间。(4)吸收和隔挡噪声4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声1015dB,绿带的分隔使人们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求滨水区的宁静与乐趣。二滨河

3、植物的选用(1)选用原则1)地域性原则:应以本地乡土植物为主,它是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适宜本区域环境条件的物种。尽量选择最大自然生态功能的物种,抗逆性强、生长强健、抗病虫害。这些树种最能反映该区域的特色和植被景观类型。如福州的榕树、厦门的凤凰树等。2)适应性原则: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树种。在低湿的河岸上或常水位上下的水边选择适应耐水湿和抗碱性的树种,如水杉、池杉、垂柳、木芙蓉等;堤岸绿化主要以草坡、藤本、浅根系花灌木、水际植物为主体,自然岸边种植竹丛、芦苇等乔灌木树丛,体现自然生态绿化的设计理念。(2)种类分析(表1)表1滨河植物分类分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生理特点

4、根扎生于水底淤泥,植物体的上部或叶挺出水面植物体完全浮悬水面上或只是叶片浮生水面植物体完全沉没于水中,部分根扎生于底泥或悬沉于水中常用种类芦苇、中华水韭、水芹、茭白、喜早莲子草、沼泽蕨、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水烛、小香蒲、泽泻、菖蒲、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雨久花、灯心草、花菖蒲、毛莨、驴蹄草、合明、田皂脚、千屈菜、草龙、丁香蓼、半枝莲、水蜡烛、薄荷等凤眼莲、浮萍、浮叶眼子菜、莼菜、萍蓬草、中华萍蓬草、芡实、白睡莲、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菱角、四角菱、水皮莲、金银莲花、荇菜等金鱼藻、伊乐藻、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蓖齿眼子菜、眼子菜、苦菜、密齿苦菜、穗花狐尾藻、黑藻、大茨藻等功能特

5、征挺水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很强抗逆性:对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尤其对富营养化水体,对重金属也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生长快、产量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的耐寒性强,四季常绿,如水芹、灯心草和菖蒲等浮水植物大多为喜温植物,夏季生长迅速,耐污性强,对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对风浪也有很强的适应性;浮水植物观赏性比较强,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扩展能力过强易泛滥沉水植物耐寒性强,一般在冬春至初夏季节生长;耐污性不强,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操作和实施的难度较大,它一般作为水体恢复的指示性植物(3)不同场景的选用1)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和景观的需要进行选择,荷花、睡莲、玉蝉花等浮水植物的根茎都生

6、在河水的泥土中,要参考水体的水面大小比例、种植床的深浅等进行设计;为了保证水面植物景观疏密相间的效果,不影响水体岸边其他景物倒影的观赏,不宜把水生植物作满岸的种植,特别是挺水植物如芦苇、水竹、水营蒲等以多丛小片状种植。2)坡岸植物:河道常水位以上坡岸的种植,植物中乔灌木大多应选用耐水湿、扎根能力强的植物,如池杉、垂柳、枫杨、青檀、赤杨、水杨梅、黄馨、雪柳、簸箕柳等,种植形式以自然为主,植物间的配置突出季相。地被也应选用耐水湿且固土能力强的品种,如石蒜等。讲究乔木、灌木、花草、藤蔓植物的合理搭配,以发挥它们的功能和观赏特征,创造季相变化、四季开花及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3)堤岸植物:堤岸的绿化种植

7、形式较多,有护岸造林的方法;有结合体闲观赏的形式等等;视绿带功能、宽度等而定。一般中小河道乔灌木的种植可规整些,株、行距可密些,硬体的驳岸护岸则应多考虑运用垂直绿化,增加视觉效果。注意不能过度种植,阻碍了朝水面的视觉通透性,可利用树干、树冠框出对岸景点,也可利用姿态优美的树种,通过其枝干框出远处的景色,保证水边的眺望效果和通向水面的街道的引导性。水系周边绿化应变化丰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形成多变化的视线迂回空间,疏密得体,多层次栽植,在以大乔木为骨架的基础上多穿插亚乔木、灌木、球体、地被及草花,形成一个植物群落。水生植物及湿地植物显得尤其重要。水中和水旁的园林植物,要求形态、色彩和倒影等要强化水体的美感,在夏季突出红、白色的杜鹃、黄色的莺尾和迎春花,夏季可观赏到水总的红白睡莲,秋季驳岸边的各种色叶树种,红色、棕色、黄色竞相争艳,冬季造型松类植物亦不显水系的单调。参考文献【1】幻毛,龙生编.观赏树木学.南京农业大学,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