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2214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选类]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0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基础演练】1关于生态平衡的下列叙述中,揭示其功能特征的是( )。 A生态系统总是向着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B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期保持动态平衡 D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能力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 A这个生态系统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B这个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种类一定很少 C只有人为因素对这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D外来干预超过了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3下列生态系统中,较为稳定的是( )。 A食物链较少的生态系统 B食物网中消费者较多的生态系统 C生物种类单一,但数量较多

2、的生态系统 D成分繁多,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则(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营养结构越复杂 营养 结构越简单生态平衡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易破坏 A B C D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6当今世界上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水灾 B旱灾 C火灾 D人类的活动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在人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失去平衡的

3、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8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9粘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 )。 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清除杂草 C大量捕杀田鼠 D大量捕杀黄鼬10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11一般说来

4、,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_,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12_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13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_的基础上,并根据_原理,建立起来的_系统。14阻止人工生态系统的_,保持一定比例的_,维持生物圈中_的平衡,对人类社会_极为有利。【能力提升】15澳大利亚为发展畜牧业,引进了大量黄牛,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严重威胁了牧草的生长。以后又从亚洲引进了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推运到地下,既清除牛粪,又肥沃土壤,重新促进牧草生长。试回答: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黄牛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状态。 (2)引进蜣螂的起因是_。(3)蜣螂已成为这个草原生

5、态系统的起_作用的重要成分。(4)一个成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保持_,在生态功能上需具有_,并通过_维持其生存和发展。(5)上述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_。16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来源,各类生物要_。(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 (3)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参考答案1C 2D 3D 4C 5A 6D 7.D 8C 9A 10D11多 复杂12农田13农业生产经验 生态学 人工生态14.过度扩张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15(1)动态平衡(2)引进黄牛后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分解 (4)稳定性 动态平衡 自动调节能力 (5)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16(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