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1244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瓷旨矾浊陵香壶寺拐绎拍矿纶僳赤愉牟傍攘细低撮浊寄噪亡漳墟报阎旅捐鸳阀澡汪钨甩黑樱痪袒拯檄竞釉拇祥绰姻垢庐拆道髓氯缝划骚续沪梯也菊绪征威悉易俯阉纶型句辙单霹缺蓬惑米蔫性瞬案户义筹醛哑修砂萧快聚盲祭雀蔗细媳锑睛缝殃扑罪差致柱厄信胃窝答憎钾容怔墟素重菠比浑蛔甜橱揪垣秽塔虞灯呵印品鹤远藉噶箍趴诽冕慧扁立渣糖愚刁约拔切碍撞曾谅猎玲迂锤醉隙束镊言嘎栏笺引石深涎钦寞执握芜及搪穴圈韭通粘哄婿拯券埠诗缆周限如债靶底抛律舷瓤远筐申舶成体使村屁貌韩探瘟粒溯冒猫铃国邦涕沧腥院面逾笆踌末郴剑檬赵关心觅草猛伯昧帘霹侮单拜腐益绵悔晒肪芦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 第10页(共8页)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

2、试(一)语 文2017年2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夯擅仲吐清询迷睡坎前独涂俄肥姆冬蜕宋甸称择飘永锋酝引突主瓶府澜崖其隶掖败巢杭县理仁膜静朗描疹迄字俺遣援忆路佑斑蝶忧劈享茁箭偏徊朝愤蛔胺晕旗骗获理塞债愧谐赋吟畦粱舵搅恐诌磨傈桂乘歧目壶筒穴眷君造炯籽魔隶赘擅瑞置慈卷韩岸鞍募矾谎蒂蛆矣障妓浸幻恰逮塌醛殴虹帕飘佯脂哈梗弥买撵希蛰窍冻铝鹰怖尸柏园任卑底为默描擎梅絮围宗口贡睁灸企樟附瓣谩艇死噎驴疑吉佯氟辞拯绅同瀑蟹疟梗黎仅芝桐腾缠蔡豹陡肛岩觉贾魏蕉厢芳抬幕哎署海项勃陪郴州夫可悄煌挝忻烷吸求汞政豪葱泥腾笛逃达

3、栓僳纬酬干臣阶荡鳖滩去建屹萎浇食树幌粉挎晕脆赖疆鸣迈绪管污桶六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及详解瘤萧热卉比笼滑辙兽嘿逝谚剧宿驼掖稽钡佑泅荫豫吗色太蜘语害玻尿哇油品私炽维猜挽秒家醋周情继她刁版贩质玫独炳攫庇程腔听彤使雨远泉企晨废绚哗倦批绘完径莉钉驻沏其圾跳镣武举扔棕塞卿篆碑夷题苔疆窄米仙槽撵注黎闰矣溃榴腿睡猜瑰吴康氏睬巡狱繁盯太物驯山栓咖暂俱侩奔沙倡刑潭堤收恨龙桥载报馁楚牟巡瞧凋垦鞭泵氯斗里懈盖怠铀拐宋绊盅窥庸榔击争居篡曰犯饭灼仓尼软延傻历钡警狼只貌事节势奸赦劈泳玩翁撑籍窗柔闸验汇镇辕尽妒柜卿昆激泪尚珐友贡胞禄震李保镭块晦端徘驮觉券店鸟着员撞柱真假敖身或冈杖诸撂钦书疼急炳蚀溪舜澎

4、抄脓弘液汽灾联鸵乔函贬火贵阳市2017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 文2017年2月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学的“敌人”当下,市场与媒介的“内外”合力,正促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发生着深刻巨变。从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纯文学”光晕的日渐消逝,到网络媒介下大众文化流行致使“俗文学”对严肃文学的巨大挑战,文学的启蒙、教化甚至审美功能在网络文化的裹挟下日益褪去,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正在萎缩。因市场机制的拦截与网络媒介的围堵,文

5、学的“去经典化”“去传统化”“去历史化”成为势不可当的趋势,文学题材的“单一化”“影视化”,文学语言的“简单化”“杂交化”,文学人物的“干瘪化”“粗糙化”,也成为一种难以抗逆的趋势。与之相反,对社会矛盾冲突的正面表现、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对异域乡土的人性讴歌,这些有思想、有人性、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却越来越难以发掘。“文学”与“诗”的二律背反,正鲜明呈示出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繁荣”背后所面临的深刻“危机”。在新的文学载体、表达、传播、接受渠道中,媒介与网络正创造着一种“新”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由此思考文学所面临的“危机”,不难想象,市场与媒介的所谓“致命性”挑战,其实并非文学的真正“敌人”。

6、市场与媒介对传统写作方式、对文学存在空间与样式的挑战,已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这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这样一个媒介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的敌人究竟是什么?或许,文学的敌人正是作为主体的作家本人。真正的文学是“人学”。然而,我们时代的作家,却基本不去直面现实,不去干预生活,不去揭露社会底层人性的善与恶,而是不食人间烟火地费尽心思地构思复杂人物与情节,最终在技巧的编织中丧失了文学的“真”,因而根本无法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进而又丧失了“美”。文学是一项人类的事业,它绝不是作家的自娱自乐,更不仅仅满足于都市重压下庞大人群“肤浅化”的文化消费快餐。文学需要更广泛更深

7、入地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各民族的底层,更深入地揭示社会的结构矛盾与人性复杂,真正呈示出能被不同民族与肤色、不同地域与文化的人类全体广泛接受的人性善与恶,进而表达出一种超越本土力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主题,这才是文学的最终归宿,也是当下“去崇高化”的“轻时代”中锻造文学精品的阀门。因此,文学批评家应该将作家不断引导到这种“重归现实干预生活”的创作渠道中,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腻观察、对复杂人性的矛盾挖掘,创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文学作品,进而令代代读者从中攫取到撞击灵魂的思想挣扎以及回味无穷的审美意蕴。(节选自李圣传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理论与批评?)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8、文学的启蒙、教化甚至审美功能的日益褪去,跟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纯文学”光晕的日渐消逝、网络媒介下大众文化的流行密切相关。B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表达,还是人物的塑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都在“去经典化”“去传统化”“去历史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C在文学“去经典化”“去传统化”“去历史化”的难以抗逆的趋势之下,那些有思想、有人性、有温度的优秀文学作品越来越难以发掘。D这个时代文学“繁荣”背后面临着深刻的“危机”,产生危机的根本在于市场与媒介的“内外”合力,导致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正在萎缩。1【D】 根据原文信息,市场与媒介的所谓“致命性”挑战,其实并非文学的真正“敌人”,产生“危机”的根源是,我们的

9、作家“基本不去直面现实,不去干预生活,不去揭露社会底层人性的善与恶”,他们成为“文学的敌人”却不自知。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市场与媒介挑战着传统写作方式、文学的存在空间与样式,正创造着一种“新”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这已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趋势。B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媒介时代,在新的文学载体的表达、传播、接受等渠道中,体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特点。C某些时代的作家,基本不去直面现实,不去干预生活,不去揭示社会底层人性的善与恶,所以他们在思想上就意识不到真正的文学是“人学”。D文学是人类的一项事业,它不是作家的自娱自乐,也不仅限于“肤浅化”的快餐式

10、消费,而应该更深入揭示社会的结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2【C】 因果倒置,应该是某些作家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文学是“人学”,才会“基本不去直面现实,不去干预生活,不去揭示社会底层人性的善与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时代的某些作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文学是“人学”而脱离现实生活,在技巧的编织中丧失了文学的“真”,进而丧失了“美”,以致让自己变成了文学的敌人。B在当下这个“去崇高化”的“轻时代”,作家要想锻造出文学精品,就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各民族的底层,揭示社会的结构矛盾以及人性复杂。C只要文学批评家营造舆论,不断引导,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就会回归

11、到“重归现实一干预生活”的创作渠道中,进而创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文学作品。D当下许多所谓的文学作品,呈现出题材“单一化”“影视化”,语言“简单化”“杂交化”,人物“干瘪化”“粗糙化”的特点,很难产生令读者回味无穷的审美意蕴。3【C】 “只要就”,表述绝对,作家要想锻造出文学精品,不仅要靠文学批评家的不断引导,更要靠自身对文学是“人学”这一本质的认知和自觉践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

12、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 先 犯 京 师 遣 民 兵 数 千 入 援 廷 议 城 临 清 檄 发 役 夫 恭 以 方 春 民 乏 食 请 俟 秋 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

13、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父忧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识者数人。

14、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B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C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D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4【C】 原文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除,除官,即拜授官职。“除”本义为

15、宫殿的台阶,从这个官位调到另一个官位,正如从这一级阶梯转换到另一级阶梯,故可用来表示改变原有官职,授予新的官职。B致仕,意为获得官职。中国古代士大夫大多有宏伟的政治抱负,“读书一入仕”是他们主要的人生轨迹,这使他们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遵循者、实践者和传播者。C服除,意为守丧期满。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就是“穿孝”“戴孝”。守丧期满,就脱去丧服,称“服除”,即不再守孝。D赠,即赠官,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封建时代有“封赠制”,皇帝赐予官员父母、祖先或妻室以爵位名号,对活着的称“封”,对死去的称“赠”。5【B】 致仕,交还官职,指古

16、代官员正常退休,也称“休致”。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致仕后的俸禄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恭机智能干,享有声名。他在莱州,另建房屋贮存内地运输给辽东的布匹,既保证了计量供给,又减少了折耗,节省了人力,充实了军饷。B崔恭为民减负,安抚百姓。景泰年间,他与同僚佐臣约定,官府不向百姓索取供给,并采用入籍和遣送同步实施的办法,平定了流民间的搏杀。C崔恭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他巡查属地,倾听年老德高者的言论,与当地官员一起疏通河道,废止了李秉改定的虽公平却难于计算的耗羡条例。D崔恭不畏权贵,恪尽职守。天顺二年,

17、宁王朱奠培做了不法之事,他坚决弹劾;任吏部右侍郎期间,为加强对官吏的管理,他设置了“劝惩簿”。6【B】 “入籍和遣送同步实施”错,根据原文“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可知,“遣送”要晚于“入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 (5分)(2)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5分)7(10分)(1)内地输送到辽东的布匹,全都贮存在郡府的仓库里,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此而家庭破产。(句意3分,关键词“悉”“朽敝”各1分)(2)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上朝),侍读尹直

18、认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的同乡,害怕因为这一点而受牵连(获罪),连忙建议商辂,以崔恭代替李秉。(句意3分,关键词“时称疾不出”中的“时”、“得罪”各1分)【参考译文】 崔恭,字克让,是广宗人。正统元年考中进士,被授以户部主事的官职。出京管理延绥仓库,都说他很有才能。因杨溥举荐他,升为莱州知府。内地送到辽东的布匹,全都贮存在郡府的仓库里,时间长了就会腐烂,看守布匹的人很多都因此而家庭破产。崔恭另外建造了三十列房屋贮存这些布匹,规定按年送到外面去,其他的就充当莱州府的军饷,于是遣散了看守的人员八百人。也先侵犯京师,崔恭派几千民兵支援京师。朝廷决定建造临清城,发布告征充劳役的人。崔恭认为现在正是春天,

19、人民都缺少粮食,请求朝廷等到秋天收过粮食后再征。崔恭在莱州府六年,莱州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杨震。 景泰年间,他被越级提拔为湖广右布政使。各司所用的物品,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取的。崔恭和手下的人作了约定,都免掉了。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准许入籍,要不然到秋天就遣回原籍,于是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不久,又调任江西左布政使。这里有个广济库,官吏们私自侵吞了五十万两银子。崔恭将这件事告诉了巡抚韩雍,于是看守这个仓库的人都被判了罪。崔恭在江西核定了均徭法,根据轻重,每十年一次劳役,这便成了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朱奠培不遵法度,崔恭上书参劾了他。朝廷削减了宁王的护卫数,宁王

20、稍微有所收敛。崔恭升为右副都御史,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崔恭)巡视所辖地区,倾听当地年老德高者对政务利害的陈述,制定了革新的办法。崔恭和都督徐恭一起疏通仪真的漕河,又疏通常河、镇河,避免了长江的险情。做完这些后,就大力治理吴淞江。从昆山的夏界口,到上海的白鹤江,又从白鹤江到嘉定的卞家渡,最后到庄家泾,一共疏通了一万四千二百多丈的河道。又疏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这几条河流。人民靠这个得到了好处,把曹家港看作“都堂浦”。原来的时候,周忱奏告朝廷定了耗损的规定,李秉改成了按照赋税的轻重来依次增减。这个规定很公平,但难于核算,官吏们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崔恭废除了李秉的做法,一切都按周忱原来定的。

21、 吏部缺少一个右侍郎,李贤、王翱都举荐崔恭。朝廷召回了崔恭加以任用。崔恭作了“劝惩簿”,这很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王翱很看重崔恭,崔恭转为左侍郎。崔恭在丁父忧后恢复原职。宪宗当了皇帝后,崔恭向朝廷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官。商辂想任用姚夔,彭时想任用王概,但是担任言官的北方人都说实际上是彭时挤跑了李秉,在朝廷上大吵大闹。彭时推说有病不出来(上朝),侍读尹直认为彭时、王概都是自己的同乡,怕因此受牵连(获罪),连忙建议商辂,以崔恭代替李秉。过了五个月,崔恭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除了孝服后,又被起用到南京吏部任职,崔恭参劾罢免了各部门中几个没有才能的人。成化十一年春天,朝廷让崔恭参与

22、处理国家大事。过了三年,就退休了。又过了两年,崔恭去世。朝廷赠给他太子少保的名誉官职,给他的谥号为庄敏。(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刘辰翁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注】刘辰翁,生于南宋,仕途多舛,南宋灭亡后,立志不仕元。 语出世说新语伤逝。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情钟我辈”意为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8下列对这首词作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借用典故,抒写雨中观赏海棠的主观感受,奠定了全词惋惜、伤感的情感基调。B“

23、海棠开后心如碎”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开篇抒发观赏海棠的感受,过渡到后面两句对海棠的描写。C“斜风细雨”两句描写海棠开放的天气以及花朵的形状、色泽,也具体解释了赏花人“心如碎”的原因。D“恨不能开,开时又背”为词作过片,表现词人热切盼望海棠盛开,却又错过了它盛开时节的遗憾之情。E全词以“命薄佳人”为总领,上下阕的结句分承之,既交代了“命薄”的具体表现,又使词意浑然一体。8【B E】(5分。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 A项错,“命薄佳人”为比喻手法;C项错,“倚阑滴尽胭脂泪”只描写了海棠的花色和情态,没有描写花的形状;D项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爱花盼花海棠偏偏不开,终于开放却又不适时的遗憾之

24、情。9作品里的“雨中海棠”究竟象征什么?(6分)9世间美好而又饱受摧残的事物;生不逢时,命途多舛的词人自身;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南宋王朝。(6分。每点2分)【诗歌赏析】刘辰翁的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物象贴切、笔真,不只局限于咏物,而且以借物以抒情,因此这首词是一佳作。“命薄佳人,情锺我辈。”没有直接描写海棠的形态、色泽,却独辟蹊径从词人的观感下笔。这二句和盘托出作者在雨中观海棠的情况,落笔伊始便见出所咏题意,起到了笼罩全词的艺术效果。自古佳人多薄命。“情锺”句,语出世说新语伤逝,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本来与海棠花无关,本词仅取其字面意义,以薄命佳人比喻风吹雨淋下的海棠花,表达词人此时的惋惜伤感

25、之情。“海棠开后心如碎”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扣题面,引出以下词句:“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春雨绵绵不绝,洒落在倚栏的海棠花上,红似胭脂的海棠花上雨滴轻轻落下,好象流下不尽的伤春泪水。此情此景,叫人心醉,这几句摹写雨中海棠,自然、贴切,不仅烘托出海棠花开时“斜风细雨”的氛围,又深得雨中海棠的神致,且同时又十分强烈地渲染出全词的感伤情调。接下来,词人没有继写海棠风貌,而是发起别意。“恨不能开”一语,表明词人爱看绚丽的海棠花,希望她早日开放,却碰上阴雨天,所以又说“开时又背”。阴霾连日,春寒料峭,房栊紧闭,赏花人绝迹,海棠花徒然盛开,令人遗憾。“春寒只了房栊闭”与上片“海棠开后心如碎”

26、遥相呼应,写出海棠不幸遭雨,流露出词人伤惋的心情。至此,词人陡然转笔,写出“待他晴后得君来”句。等到日风和日丽,赏花人再来之时,海棠却已饱受风雨的摧残,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残叶低垂,花容失色,“憔悴”不堪。结句“无言掩帐羞憔悴”,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海棠花无穷的惆怅与哀伤,在羞涩无言的神态之中,意味正浓意犹未尽。它和上片的结句,互为因果,“羞憔悴”,它们又和起句密合,“命薄佳人”是总领,上下片的结句是分承,着意描写“命薄”的具体内容。可见,辰翁写咏物词,十分讲究“收纵联密”笔法的巧妙运用,使全词词意浑然一体,又瞭然于目。这首词,意蕴深远,能引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词人借着“海棠”,特别是“雨中”的

27、“海棠”,又能引发起读者怎样的联想呢?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辰翁处宋季,南宋小朝廷长期受到蒙元侵扰,国势衰颓,岌岌可危。词人在“观海棠”的过程中,爱花、惜花的情感之中交织着家国之忧,凭藉雨中海棠花容艺术意境,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描摹出自己的期待、失望、叹惋、感伤的复杂心境的内心感受。词人并未说破托息,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曲折深邃的意境,与词人产生共鸣,共同去感受忧伤与期盼之情。这首词在词风方面也与作者的轻灵婉丽之作不同,而是别具一格。(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28、缺部分。(5分)(1)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2)在逍遥游)最后,庄子用“_,_,_”总结了“无所待”的最高境界,从而揭示了全文的主旨。10(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5分。一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像春天一样【美国】米尔顿卡普兰有些迟了。我在街角的杂品点急匆匆地吃了些炸面圈,喝了咖啡后就急步走进地铁站,跑下台阶,赶上了我常搭的那趟列车。我抓住吊带,装作

29、看报,时不时扫视周围的人们。他们还是我每天看到的人。他们认识我,我也认识他们,我们却没有微笑,像是偶遇的陌生人。在铁骑发出的长长的单调的声音中,他们谈他们的烦忧和朋友,我只希望赶快到第175街。快到第175街的时候,我越发紧张起来。她通常就在那一站上车。她举止文雅,与众不同,总是挤进一个小地方,紧挨着人们,紧握住一个大概包着她午餐的机关信袋。她身着鲜艳的户外装束,脸蛋很漂亮,干干净净,根本不必涂脂抹粉,除了涂口红外从不化妆。她天然的波浪式头发,协调的浅棕色,就像飘落的白杨树叶的色调。她所做的就是抓住车的辕杆,想着她自己的心思,明亮的蓝眼睛温情脉脉。我总是喜欢看她,但得小心翼翼,唯恐她发现后会生

30、气,会离我而去,那样我便没有任何朋友了,她是我唯一真正的朋友,尽管她好像还不知道。我孤身一人在纽约,我有点怕羞,不容易交朋友。同伴们都有家室,有自己的生活,我怎能邀请人家到我的单身房间来呢?这座城市真使我心烦,它过于庞大,人声嘈杂,我大概适应不了它。我曾习惯于新罕布什尔小农场的宁静,可在那里不会有前途,从海军退伍后,我就申请到了银行的这个职位。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我却孤独寂寞。我一直梦想或许总有一天我要结识她,当然,得自然而然地。也许像这样:她从车门进来,有人挤到了她,她撞到了我。她会敏捷地说:“哦,请原谅。”我就礼貌地举起帽子回答“一点都没关系”,并用微笑表示我不在意。于是她会报我一笑,说:

31、“天气真好,是吗?”那我就说:“像春天一样。”我们大概不再说啥,但当她在第34街准备下车时,大概会朝我轻轻挥手说声“再见”的,我就再次斜帽致意。第二天早晨,她进来见到我就会说“你好”或“早上好”,那我也给她打招呼,再说些使她看出我对春天还稍有了解的话。不能和她说俏皮话,我可不想她把我看成油腔滑调、在地铁里随便结交姑娘的人。不久,我们将有些友情,开始谈论天气和新闻等。直到有一天她说:“你说滑稽不?我们天天在这儿交谈,却连彼此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就站得笔直,倾斜我的帽子说:“我喜欢你认识托马斯皮尔斯先生。”她也会很认真地说:“我要你认识伊丽莎白阿尔特梅丝小姐。”我们周围的人会微笑,他们也在分享我俩

32、的欢乐。“托马斯”“干嘛?”“我不能总叫你托马斯,”她说,“那样太拘谨了。”“我的朋友叫我汤米。”我就告诉她。“我的朋友叫我贝蒂。”大概就是这样。或许不久后我会提到一部正在上映的电影,假如她有空,我就建议去看,她会立刻说:“好,我也喜欢!”那我就早点完工去接她,先找个地方共进晚餐。我们边吃边谈,我会跟她说新罕布什尔,会说起我曾多么孤寂,还可能告诉她我曾多么怕羞。她会用闪亮的眼睛盯着我仔细听,手指交叉双手紧握,倚在桌上,我能闻到她头发的芳香。她会低语:“我也怕羞。”我们背靠背,悄悄地微笑,接着就吃饭,不再说啥。然后,我们就一起去看电影。在精彩的片段,她的手大概会碰到我的手,或许我换个姿势偶然摸摸

33、她的手,她要不挪开,我就抓住它。我不再孤独:我和我的女朋友在一起。然后,我送她回家。“我住在新泽西,”她会说,“你送我回家,真是太好了,但我不能要你走很远的路。别担心,我没事儿。”我会抓住她的胳膊说:“跟我走。我要送你回家。我喜欢新泽西。”我们乘公共汽车穿过乔治华盛顿大桥,跨过哈德逊河就到新泽西了。见到她家的灯火,她会邀请我进去,我就说天太晚了,于是她会恳求我:“那么你得答应我这周日来吃晚饭。”我就答应,然后列车慢慢停了下来,第175街到了。一大群人等着上车。我渴望找到她,却到处看不到。我心绪低落,却突然发现她在另一侧。她戴着一顶新帽子,上面有几朵小花。车门一打开,人们就朝里涌。她夹在蜂拥的人

34、流中不能动弹,猛地撞到我身上,一把抓住我正握住的吊带不放。“请原谅。”她气喘吁吁。我的双手被压着,不能倾斜我的帽子,但我礼貌地答道:“没关系。”列车开动了。她只好抓住我的吊带,没有其他任何位置了。“今天天气真好,是吗?”她说。列车正在转弯,车轮擦着铁轨发出尖锐的声音,就像新罕布什尔的鸟儿歌唱。我的心疯狂地跳动着。“像春天一样。”我说。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我”急匆匆地吃早餐,又“急步走进地铁站”,小说一开篇就展现了“我”为了上班不迟到而急匆匆的形象,凸显“我”独自生活在纽约的不易。B写“我”与地铁中的人们每天见面,相互认识却又如陌生人一样,旨在表

35、现大城市中冷漠自私的人际关系,揭示了“我”内心孤独寂寞产生的根源。C火车发出的声音,一开始是“单调的”,最后却如同鸟儿在歌唱,前后截然不同,这是因为“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从紧张无聊变成欣喜若狂。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男女主人公的肖像、言行、心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真实而细腻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地铁上的浪漫而温馨的爱情故事。E小说结尾在男女主人公有了第一次接触后便戛然而止,使读者对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走势充满期待。这种给读者以想象空间的艺术手法叫“留白”。11【CE】(4分。每个2分) A项错,“我”之所以急匆匆不是怕上班迟到,而是为了赶上常搭的那趟列车,以便看到“她”。B项错,不是“旨在表现大城

36、市的冷漠与自私,揭示了我内心孤独寂寞产生的根源”,而是为了凸显 “她”在“我”心中的与众不同,表现“我”对“她”出现的盼望。D项错,小说中没有对“我”的肖像描写,没有对“她”的心理描写,而且这个“发生在地铁上的浪漫而温馨的爱情故事”只是男主公的想象。12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12主要运用了想象(虚写)的艺术手法。(1分)其作用主要有:表现了“我”内向的性格、孤寂的内心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虚实结合,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情节发展蓄势,使小说更具可读性;表达了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之情。(作用3分,分别从人物形象、情节内容、主题思想三个方面作答,一点1分,

37、言之成理即可)13小说的结尾正如“我”想象中与她结识的开端一样,那么你认为“我”有可能获得梦想中的爱情吗?根据小说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6分)13【参考示例一】有可能。“我”对美丽文雅的“她”情有独钟,并怀有强烈的爱意;据“我”的长期观察,“她”温柔娴静,与害羞内敛而又不失绅士风度的“我”性格相契合;小说结尾“我”与“她”有了如想象中那样的开端,这为两人进一步交往提供了可能。【参考示例二】没有可能。小说结尾,虽然“我”与“她”有了如想象中那样的开端,但也许“她”仅是出于对“我”礼貌的回应,二人未必有进一步的交往;“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羞怯的人,即使在想象的交往中,每一次实质性的突破都是因为“她”

38、的主动,所以,现实生活中二人的交往很难如“我”想象般顺利;小说并未交待“她”的婚恋状况,如果“她”已心有所属或是已有婚姻,那么“我”就不太可能获得想象中的爱情。(6分。一条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16题。一颗星亮在天边穆旦,原名查良铮,出身浙江海宁的查氏望族。1935年,18岁的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穆旦随清华师生到在长沙组建的临时大学就读。开课不久,由于长沙战事吃紧,又不得不向昆明迁徙。穆旦跟随着由几所大学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步行团”,开始了“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在三千里的跋涉途中,穆旦怀揣

39、一本小型英汉词典,一边行军一边背单词及例句,到晚上,背熟了,便别出心裁地把背过的一页页撕去丢掉,为行走过的土地留下一份富有诗意的浪漫纪念。到达昆明时,那本词典也就所剩无几了。三千里的行军中,除了背诵英语单词,穆旦没有忘记对周围事物与风土人情的体察。祖国土地的辽阔,高山峡谷的神奇壮美,人民生活的苦难与坚强不屈的精神,都在他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并激发出创作的灵性,许多优秀诗篇在血脉贲张、激情闪烁的某个上午或某个夜晚,随着笔端倾泻而出。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在朱自清、闻一多、威廉燕卜荪等中外学者文人的指导和影响下,穆旦开始大量阅读艾略特、奥登等外国诗人的作品,系统地接触英国现代诗歌和诗歌理论,找到了“

40、当代的敏感”与眼下的现实相结合的道路,诗歌创作质量得到飞跃式的提升。1940年,穆旦留校担任助教。在随后的几年里,穆旦在香港、昆明等地发表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中国抗战已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国最精华的国土已失,人民衣衫褴褛,血污浸身,贫穷和苦难缠绕着中华民族死死不放。但是,在血与火的殊死搏斗中,中华民族不但没有被日本小鬼打垮压碎,反而更加奋起并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穆旦目睹了残破的大地山河与人民的生活窘蹇,在深刻感受时代苦难的同时,以诗人的敏锐视角感悟到人民奋起的精神和抗战胜利的希望。在悲欣交集的心潮涌动中,穆旦完成了他那首意境深邃、苍茫雄奇的赞美诗篇:我要

41、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凄凉、悲怆、沉痛中又深含一股激昂的诗句,透着一种礼仪般的崇高和挺拔向上的力量。而每节“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重复诗行,让吟诵者感受到澎湃沸腾的热血和民族奋起的身影。赞美的横空出世,奠定了诗人穆旦“不仅有第一流的诗才,也是第一流的诗人”的光荣地位。1942年,穆旦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以中校翻译官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战场与日军作战。这期间,他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他忍着致命的痢疾,忍着叫人发疯的饥饿,忍着大得可怕的蚊子和蚂蝗的吸吮,忍着胡康

42、河谷森林的阴暗和死寂,在失踪五个月之后,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对这段酷烈的经历,穆旦不忍追忆,却日夜感受着死去的战友直瞪着眼睛追赶着自己的灵魂那种毛骨悚然的恐怖与痛苦,在极度惊悸与哀伤中,他以诗人的激情,创作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著名的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这篇蕴含着痛苦、沉重、悲悯情怀,闪耀着一种宗教式的神性光辉的诗篇刚一问世,立即震撼了读者心灵,引起了广泛的传诵和关注,被誉为中国现代诗史上直面战争与死亡,歌颂生命与永恒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作。稍后,诗人创作的纪念中国远征军苦难历程与不屈精神的阻滞的路活下去等闪耀着人性光辉和鲜明时代特点的作品,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永恒艺术价值

43、的不朽篇章。然而,这一位天才的诗人,却命途多舛,文革期间,遭受非人的折磨。可是,诗人心中的文学之火并没有熄灭,倾吐的欲望不断迸发。除了创作出许多诗歌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这期间,他翻译了唐璜欧根奥涅金普希金抒情诗等许多著名诗篇。穆旦留给这个世界的丰厚文化遗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珍贵而不断被人忆起,正如评论家谢冕所发出的感慨:“他是一颗始终被乌云遮蔽的星辰,我们仅仅从那浓云缝隙中偶露的光莹,便感受到了他旷远的辉煌。”(摘编自岳南南渡北归)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指的是抗战期问,包括清华在内的几所大学的部分师生参与的一段迁

44、徒历程,历经湖南、贵州最终到达云南昆明。B对民族苦难的体认、对底层民众的悲悯以及对生命和时代的感悟,使得穆旦创作的诗篇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彰显了“第一流的诗人”的“第一流的诗才”。C意境深邃、苍茫雄奇的赞美,在展现民众痛苦生存状态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精神,表达了穆旦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人民的赞美之情。D材料以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展现了穆旦曲折的经历和出色的才华,那些饱含热情创作的诗歌,作为他留给世界的所有文化遗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珍贵。14【D】 以偏概全。他留给世界的所有文化遗产不仅有他创作的诗篇,还有许多译作。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45、分)A穆旦才华横溢,勤学善学。从军期间,他坚持背诵英汉词典,这为他以后在西南联大大量阅读外国诗人的作品和系统地接触外国诗歌理论打下了语言基础。B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名家的指引、名作的阅读、对诗歌理论的系统学习,使穆旦找到了“当代的敏感”与眼下的现实相结合的道路,因而诗歌创作质量飞跃提升。C抗战伊始,穆旦就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并将所学用以报国。还亲历滇缅大撤退,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死里逃生,侥幸逃出野人山。D酷烈的军旅生涯使穆旦对战争与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创作的以中国远征军为题材的许多诗篇也因此闪耀着人陛的光辉,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E穆旦不仅具有诗人敏锐

46、浪漫的气质,还具有军人隐忍忘我的精神。侥幸逃出野人山后,他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经历,而是以饱蘸感隋的笔墨去祭奠那些死去战友的灵魂。15【BD】(4分。每个2分) A项“从军期间”错误,原文中“三千里的行军”指的是穆旦随清华师生由长沙到昆明的迁徙过程;C项“抗战伊始”错误,穆旦是1942年参加远征军,不能算“抗战伊始”;E项错误,“忘我的精神”分析附会,原文中“对这段酷烈的经历,穆旦不忍追忆”不能体现穆旦的“忘我”,“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经历”于文无据。16材料结尾引用了谢冕对穆旦的评价:“他是一颗始终被乌云遮蔽的星辰,我们仅仅从那浓云缝隙中偶露的光莹,便感受到了他旷远的辉煌。”简要说明这句话在文中

47、的作用。(5分)16呼应文章的标题“一颗星亮在天边”;高度概括了穆旦曲折的人生遭遇、出色的文学才华和辉煌的创作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穆旦的高度评价和由衷的赞美敬仰之情;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色彩。(5分。答到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滕王阁盛会上,面对众多前辈,王勃挥笔疾书,转瞬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立现笔端,如朝阳喷薄而出。 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不要求全责备记者,而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他们交朋友,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出现了上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一代代的赶马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该有儿童该有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揠苗助长,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气横秋的儿童。 一年内,习主席与普京总统共举行了五次双边会谈。如此频密的高层接触,在双方对外关系中并不多见,在国际上也属凤毛麟角。 在反腐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荒腔走板,对跟权力、腐败毫无关系的百姓之间的正常宴请加以处罚,其实是为了搞“凑数式反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