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9130 上传时间:2025-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2022年度城市重点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小学开展“双减”工作情况总结小学“双减”工作总结某某小学学校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工作总结小学开展“双减”工作情况总结“双减”工作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之需,扎实把好“双减”质量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一、优化设计,作业减量提质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首要前提。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控制作业总量,以学科为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推进作业管理创新。一是科学化设计作业。印发学生作业布置要求,规定每位科任教师做到“两提倡、“三不布置、“一杜绝、“四严禁。“两提倡”:即提倡教师布置作业前先做一遍,提倡教师精心设计和布置个性化的特色

2、作业;“三不布置:即不布置学生已经会做的和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布置与课堂内容脱节的作业,不布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做的作业;“一杜绝”:即杜绝惩罚性的作业;“四严禁:即严禁教师不加以选择地将成套试卷发给学生当家庭作业,严禁教师利用网络、手机APP给学生布置作业,严禁教师将作业拍成照片,发布在QQ群、微信群内让家长抄写或打印;严禁教师布置由家长完成或批阅的作业。二是强化作业过程监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设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釆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作业检查制度,促进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规范化。加强对学生错题研究分析和后续指导

3、要求作业全收全改,批改正确率高,不得出现错批、漏批,批改作业不能只看结果,必须完整阅读学生解题和书写的全过程,并合理科学利用作业调整教学方式,为校内减负增效提供有力保障。二、优化常规,深耕课堂增效课堂教学是双减工作的关键环节。聚焦课堂,引导教师严守师德底线要求,坚持教育初心,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精心上好毎一堂课,全力打造精彩课堂。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因材施教”原则,深入开展人人达标、全员比武活动,逐步形成以“三有四度为特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规范与高效相统一的精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让课堂更加高效。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做到环节做细、细节做实,

4、向课堂效益要质量,推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和教师精讲精练高效教学的能力,夯实课堂减负提质的主阵地。三、提升服务,推进五育并举课后服务是“双减”工作的有效举措。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校制宜、因人施策,在课后服务时间推行以“学习+能力+兴趣为实施内容的“5+2特色托管服务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开足开齐课程。进一步规范课程体系,把音、体、美等之前认为是“副科”的课程,提升到与语数外同等重要地位,在开足开齐国家要求课程之外,进一步丰富素养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拓展学生综合素养。二是加

5、强“三操一课”。通过全校激情跑操、形体操、广播体操、室内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体能素质训练等多种形式,保障每天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通过“课外活动课”,鼓励学生课后走出教室,开展趣味多样的室外体育活动。举行全校大型活动赛事,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三是做实课业辅导。课业辅导是课后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家庭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要推行小学生作业不离校,一二年级学生可做口头课业或实践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实行一小时自主作业时间,老师负责答疑解惑,让学生在校完成家庭作业,确保课堂与课后无缝对接、家庭作业管理制度有效落地。四

6、是丰富社团活动。开设田径、美术、形体操、合唱、足球、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社团,开设拓展性生命健康、心灵之约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实行走班教学,实现全面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五是建设书香校园。学校组织开展启动仪式,下发倡议书,班级设立图书角、图书阅览室,面向师生全面开放,倡导“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严格落实“晨诵、午读、暮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使课外阅读、经典诵读、语言表达等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四、聚焦教研,提升专业素养落实“双减”,教研先行。强化教研师资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开展教师技能比赛,以赛促研,以研促训,鼓

7、励微型课题研究,促进团队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双提升,保证课堂“教足教好、学足学好”。围绕作业设计与组织实施开展专题研究培训,探索开展“练习设计”、“说题比赛”、“错题分析”等比赛项目专项训练,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学业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升科学设计练习和作业能力,做到精准教学、高效练习。研讨“双减”政策下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并做好作业优化设计,努力从学情出发,探寻学生学习新路径。充分发挥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落实双减,提质增效为主题,开展体验式校本教研活动,打造精彩课堂,避免教育教学盲目性,从根源上解决以加大课后作业量、牺牲学生身心健康获取教学质量的落后做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8、推动学校教程管理转变。五、综合评价,强化价值认同实行综合评价,助力“双减全面落实。学校舍弃具有排名性质的学习评价方式,明确学生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能力。加强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从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程表现、学生的行为表现入手,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设立学生养成教育“星级”评比栏,细化评价指标。立足五育融合,完善评价表册,从道德与品质、学习与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劳动与实践五个维度设计报告单,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等方式,学末完成评定。着力解决当下少年儿童“体质差、情商低、思维弱”的三大难题,倡导从“育分”到“育人”,强化

9、价值认同,提升综合素养。六、家校协同,共筑育人合力“双减减的不是责任,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家校、社会协同发力,努力形成减负共识。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印发学校落实“双减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课后服务告家长书,开展“大家访、家长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扩大“双减工作的知晓面和影响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减轻家长对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明确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合理规划孩子课余生活,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增加亲子相处时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自我管

10、理的能力,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总而言之,“双减,减的是负担,减的是焦虑,减的是内卷。学校要坚决扛起“双减”责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业管理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小学“双减”工作总结“双减”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着手构建社会良好教育生态,着力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教育回归本真,我校聚焦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要素,细化“双减政策,化问题为策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一、全面加强党

11、的领导把住减负“根本点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立足点,全面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纠正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二、全面规范教学行为,盯住减负“政策点”。今年以来,教育部就包括作业管理在内的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明晰相关管理政策底线边界,突出落实刚性要求,用“硬杠杠减掉学生作业等负担。三、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守住减负“支撑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教尽教校內学足学好,这是推进学生减负的根本支撑。县教育局正在组织修订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

12、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要素,釆取有力举措铸师魂强师能,引导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为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课后育人活动,已启动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行动,加快推进公益惠民、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全覆盖,努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引导学生从校外回归校内。四、全面从严规范整治,管住减负“关键点”。当前,校外培训已成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关键源头,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今年初,XX县将“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列入县纪委年度点题整治重点项目,旨在借助县纪委执纪问责有力支持,构建起部门整治、纪委监督、

13、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五、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扭住减负“平衡点”。减负是一场观念和认识上的改,需要家校相向而行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又避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当前,家庭教育仍是短板,家长不理性、焦虑情绪引发一系列“剧场效应”是学生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指导各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科学育人观念,通过家校共育,促使家庭和学校在减负问题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六、全面深化评价改,抓住减负“突破点二评价改是当前教育改的重点,也是实现学生减负的“突破点我校将持续以评价改为抓手,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强化监督指导,不得将升学情况与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加快建立健全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尊重

14、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必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减负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减负不减质这个宗旨的一个出色的体现,也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拥有知识的喜悦!某某小学学校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工作总结围绕“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让教育回归校园”的工作要求,XX小学总结以往经验和学校实际,整合校内资源,探索出课后服务时间“5+2、服务内容“1+x、学生参与“双拓展的课后服务模式,在每周五天、每天两个小时的校内课后服务时间里,兼顾作业辅导和多彩拓展活动,构建素质教育导向、课程内容多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后服务体系

15、构建育人新生态。一、落实一岗双责,精细管理保障安全在课后服务中,作业辅导以班级为单位,拓展服务实行走班制,且我校有住宿、走读、午托(校车)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安全,实现服务过程全覆盖管理,XX小学精心设计,细化管理流程,实行“一师一课表”“一师一名册”“班班有项目名单”的清单式管理模式,明确值班领导、课后服务教师、班主任、校车照管员、校警、生活指导教师安全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各环节环环相扣,无缝对接,保障学生安全,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二、减负重实效,提高作业辅导质量“双减”工作下,减轻的是学生的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在每天的作业辅导中,XX小学严格落

16、实相关要求,参加服务的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不把作业带回家。班级里,辅导教师不间断地巡视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解惑,及时指导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其他学习内容,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学习时间,拓宽自主学习边界。三、“1+X、双拓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我校多元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中,作为拓展活动而设置的“X”和“双拓展”是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促进学生个性张扬和全面成长、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1. 定位出发点,科学设计拓展服务内容为了让孩子们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根据师资情况、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精心筛选了包括陶笛、烙画、篮球、足球、跳绳

17、穢子、国画、排球、口琴、衍纸、朗诵、书法、太极扇、围棋、碟杯、魔方、木工在内的17项不同类型的拓展服务课程,所有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2. 确定立足点,为拓展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在学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各项目购置三万余元的设备和材料,保障学生拓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利用教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陶笛教室、烙画教室、劳技教室、操场等场所,为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活动拓展空间,增强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3. 把握切入点,实行课后服务“双拓展”实行课后服务“双拓展”。在拓展活动的编排中,我们把17项活动按内容分为两组,周一、周三为一组,开展篮球、足球、烙画、跳绳、

18、穢子、国画、太极扇、围棋等活动;周二、周四为一组,开展陶笛、排球、口琴、衍纸、朗诵、书法、碟杯等活动。保证每名学生每周都能够参加两项活动,满足孩子的不同兴趣和个性化需求。4. 探索增长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加法”在落实双减“做减法的同时,通过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的课后拓展活动“做加法,为学生自我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篮球、足球、排球、跳绳、踢穂子、太极扇等运动中强健体魄,在陶笛、口琴、烙画、国画、衍纸等活动中培养审美,在围棋、碟杯、魔方等活动中启智,在朗诵、书法等活动中育德,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劳动的价值。为保证拓展服务效果,每学期末进行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向家长和社会集中展示课后服务成果。5. 找准结合点,融合促发展课堂之外,“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劳动实践”等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展示才能,在活动中与人合作、主动交流、学会沟通、共同创造,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而有实效的课后服务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XX小学将以此为契机,把好课后服务质量关,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五育并举,做好“课后育人大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