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47564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药用蜈蚣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蜈蚣又名天龙、千年虫,本草纲目等文献记载,蜈蚣辛温有毒,具有镇静、熄风解毒、通络止痛等功效。因其性善走窜,通达能力强,故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就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1 有效成分蜈蚣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肽类、糖类和脂肪酸等。1.1 蛋白质中药蜈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墨江蜈蚣和少棘蜈蚣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含量都相当高,在67%68%范围内,而且很接近。黄能听等用仿生酶解法对蜈蚣中的蛋白质进行了提取,发现其有显著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1.2 肽类付银丹等采用硅胶柱色谱

2、、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 柱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HPLC等方法对多棘蜈蚣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多种肽类化合物,均为二肽。邹吉利采用海藻酸吸附、盐析等方法对粗提取物中的蛋白多肽进行富集,然后再运用葡聚糖凝胶G-25、葡聚糖凝胶G50和反相高效液相等分离技术对目标活性多肽进行分离,以镇痛活性强弱作为药效学指标,分离纯化得到具有镇痛活性的分子量约为13KD的偏弱酸性的蜈蚣多肽单体,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唐卉将蜈蚣粗提物酶解后,用Sephadex G-25凝胶层析技术对酶解法得到的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蜈蚣小分子肽类(small molecularpeptid

3、e from centipede,SMPC),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发现SMPC能有效的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长。1.3 多糖中药蜈蚣也含有少量的糖类,约占总含量的1.08%。李兴暖等先采用Sevag法从蜈蚣中分离出粗多糖,再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获得3个糖组分,其中蜈蚣多糖组分I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1.4 脂肪酸研究表明,蜈蚣的脂肪含量高,组成复杂。蜈蚣含有15种脂肪酸,总脂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脂质成分;多棘蜈蚣总脂含量较少棘蜈蚣低约3%,黑头蜈蚣总脂含量较少棘巨蜈蚣高约8%。2 药理作用2.1 镇痛作用研究表明,蜈蚣醇提物、水提物均有明显的镇静和镇痛作用。汪梅

4、姣等比较了虫类药蜈蚣、地龙、地鳖虫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蜈蚣在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实验中表现出最强的镇痛作用。2.2 抗肿瘤作用韩莉等研究了蜈蚣提取物在体内、体外抗宫颈肿瘤的生物学活性,发现两种蜈蚣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均可有效抑制3种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2.3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赵志国等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形成大鼠急性心衰模型,观察蜈蚣酸性蛋白(CAP)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3 临床应用蜈蚣在临床应用中大多与他药配伍,随证处方遣药,既可用于汤剂,也可作为散剂,由于作用力强,走窜穿透力甚,功效全面,故在某些急重危

5、症及疑难病治疗中颇有奇效。3.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吴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当归四逆汤加玉屏风散作汤剂内服,同时用蜈蚣、全蝎粉每次3 g吞服,每日3次,服药3个月后疼痛逐渐减轻,6个月后疼痛消失,精神较好,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3.2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孔荣采用中药内服蜈蚣细辛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0例,经综合治疗后,治愈2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6.7%。3.3 治疗恶性肿瘤蜈蚣临床用于脑肿瘤、软骨肿瘤和脑瘤骨转移,癌晚期疼痛,胃癌,食道癌,肺癌,甲状腺肿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白血病,头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骨癌,乳腺癌等,均有一定的

6、效果。4 结 语中药蜈蚣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我国蜈蚣的资源丰富,药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丰富的天然资源加上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使蜈蚣成为具有重大研究开发价值的药用资源。目前,蜈蚣的药用研究主要处于整体用药和基本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测定阶段。从蜈蚣生药鉴别和化学研究的报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各种蜈蚣资源的真伪鉴别和品质优劣的报道较少,各品种中所含化学物质和具体含量等的研究也相对缺乏。近年来,对其含有的二肽、多肽等肽类有效成分的研究已成为蜈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蜈蚣的有效成分,尤其是肽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毒理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药源、配制理想剂型和临床应用提供依

7、据,从而提高其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 黄能听,王玉蓉,许文博,等.仿生酶解法提取蜈蚣的工艺研究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 ( 10 ):706-709. 2 秦晋之,闫智勇.蜈蚣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 10 ):164 -166. 3 付银丹,李振麟,濮社班,等.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中草药,2013,44 ( 13 ):1726-1729. 4 邹吉利.蜈蚣多肽的提取分离及镇痛活性研究 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5 唐卉.蜈蚣小分子肽类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6 李兴暖,肖湘,王云.中药蜈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J .中药材,2009,32 ( 6 ):846-848. 7 汪梅姣,谢志军,谷焕鹏,等.蜈蚣、地龙、地鳖虫镇痛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 ( 9 ):1435-14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