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49573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语文; 渗透策略;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语文成绩提升方面, 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这无疑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心理健康是学生们快乐生活与高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应对身心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心理, 促进学生心理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一、挖掘教材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载体, 同时也是师生、生生、群体之间学习交流的重要桥梁。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 其内容文本均是经过众多教育专家精挑细选而来, 每一篇作品不仅立意高远,

2、文辞优美, 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引人深思, 启迪智慧, 非常适合对初中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 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群体, 深入挖掘教材文本, 以点及面, 旁征博引,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 循序渐进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表明,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 如将其单独设置为一个模块来进行, 学生们普遍缺乏参与热情, 积极性不高, 教学产出不甚理想。反之, 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细碎化, 融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 则能够起到良好的渗透作用。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 涉及

3、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庞杂, 在教学过程中稍加引申, 即可有效地丰富课堂。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 可引导学生学习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愚公虽然年老, 但是并不畏惧困难, 而且能够将大的困难, 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困难。愚公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最终感动了上苍, 天帝命天神搬开了愚公家门前的两座大山。愚公移山的方法或许呆滞可笑, 但其精神难能可贵。敢于直面困难, 永不言弃, 这样的品质对身心快速发展的中学生群体而言极其宝贵, 不可或缺。引导学生们学习愚公的精神, 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提升学生自信, 促进学生成长十分有益。二、拓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 为了有效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有意识地

4、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以开阔学生眼界, 积累知识, 强化感知感受, 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古人语开卷有益;, 书籍是承载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在学生们的学习之余, 适当地阅读课外书籍, 尤其是经典着作, 可帮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学习圣贤的处世哲学、智者的思维方式、强者的成功之道。从阅读中吸取营养, 形成积极的心态, 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教学空城计, 学生们之前在影视作品和戏曲小说中, 对空城计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在仔细阅读文本后, 我观察到学生们兴致勃勃, 以各自的阅读感受而发表不同的观点, 相互讨论交流, 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沉着冷静, 知己知彼, 善于思考等均是

5、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教学后, 我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们课余阅读三国演义等经典书籍, 有效地进行了拓展阅读。三、生活元素语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 处处可循。作为语文教师, 应更新教学理念, 拓展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元素, 丰富课堂教学, 让语文教学更加多元化、生活化。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学以致用, 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转化在生活中, 并与现实生活相互对照, 从而让学生们有所思, 有所得。青春期的学生群体, 某些时候在面对一些问题或现象时, 容易产生困惑而找寻不到科学的解决方法。比如说, 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好, 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久而久之, 在学习及生

6、活中均变得不够自信。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聪明, 不适合学习, 将来也不会有灿烂的前途。有的学生则因为自己外观不够漂亮, 不善言辞, 不够机灵, 平时在班级中十分沉默, 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甚至轻视自己, 埋怨自己。与之相反, 也有部分学生目空一切, 骄傲异常。学生们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 或自卑, 或骄傲, 或苦闷等, 均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为此, 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活元素, 以新闻事件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事物为切入点, 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通过别人的事迹来提升自信, 再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 从而让这部分学生快速地找回自我, 重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亲其师, 信其道。作为语文教师, 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式, 以轻松、愉悦的心理健康教育,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肩负育人的重大职责, 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做朋友, 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 促进学生群体身心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1 秦正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展望, 2017 (13) .2 曲湍雅.浅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 2015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