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3157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学解题指导Word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静力学解题指导1构架由ABC、CDE、BD三杆组成,尺寸如图所示。B、C、D、E处均为铰链。各杆重不计,已知均布载荷q,求E点反力和BD杆所受力。450ACBDEqaaaa解:(1)分别选择整体和ABC为研究对象 (2)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3) 分别列平衡方程 整体:, ,CBaAq ABC杆:, (3分)2、均质杆重,与长为的铅直杆的中心铰接,如图所示。柔绳的下端吊有重为的物体。假设杆、滑轮和柔绳的重量都忽略不计,连线以及柔绳的段都处于水平位置,求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反力。AMDEHBrDCABErHAD解:(1)分别选整体和杆AD为研究对

2、象 (2)分别画出它们的受力图 (3)分别列平衡方程整体: 由 ,有 杆AD:由 ,有 其中。联立求解,可得, 3、在图示平面结构中,C处铰接,各杆自重不计。已知:qC= 600N/m,M = 3000Nm,L1 = 1 m,L2 = 3 m。试求:(1)支座A及光滑面B的反力;(2)绳EG的拉力。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 , , 再以BC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 联立得 = 1133.3 N, = 100 N , = 1700N = 1133.3N4、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AC和折杆BC组成,A处为固定端,B处为辊轴支座,C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F=

3、40 kN,M= 20kNm,q=10kN/m,a=4m 。试求A处和B处约束力。解:(1)取折杆BC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列平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得:;解得:。(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组: 解得: (逆时针)。5、不计图示个构件的自重,已知角度如图,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解:图(1) 图(2)分析BC(如图(1)所示)可得分析AB(如图(2)所示) 可得 可得 可得 6、AB、AC、DE三杆用铰链连接如图所示,DE杆的E端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M的大小为2 kNm;又AD = BD = 1m,若不计杆重,求铰链D、F的约束反力。(解):整个系统为静定问题,受力如图示。由

4、静力平衡条件: 得到: 由 有 得到: 于是, 以对象AB杆,受力如图示 同样利用静力平衡条件: 得到: 再以DE杆为对象,受力如图示。 得: 得 得 7、刚架由AC和BC两部分组成,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F=40 kN, M= 20kNm, q=10kN/m, a=4m, 试求A, B和C处约束力。解:;,;,(逆时针)。8、简支梁的支承和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分布载荷的集度,力偶矩的大小,梁的跨度。不计梁的自重,求支座、的约束反力。CABM解:(1)选梁为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3)列平衡方程: 联立求解,可得 9、下图所示结构的杆重不计,已知:,为光滑铰链。试求铰支座处及固定端的约束反力。MCBlM2llCAB解:(1)分别选整体和杆为研究对象 (2)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3)分别列平衡方程,有整体: 杆: 联立求解,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