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有几个说课.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69781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圈里有几个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圈里有几个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圈里有几个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圈里有几个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圈里有几个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圈里有几个说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说课稿圈里有几个 东丽区第一幼儿园 张茜一、说教材:此次活动圈里有几个来源于一次晨间活动套圈游戏中,当时有两个小朋友的圈重叠套住了同一辆小汽车,在计算两人各自套了几辆小汽车时,这两位小朋友为同时套住的这辆小汽车到底应该归谁发生了争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非常具有探究价值,于是设计开展了圈里有几个活动。根据幼儿思维数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大班下学期应培养幼儿寻找物体明显和不明显特征进行多重分类,继续学习交集分类,交集的概念。于是我设计了圈里有几个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交集的意义。在设计本活动时,我考虑了以下几个的要点: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思维正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

2、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萌芽状态。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知、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所以,本次活动的环节安排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层层递进。2体验数学学习对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学习并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本次活动由游戏贯穿始终特别是第三个环节站圈乐需要幼儿以商量、协作的方式来学习,通过合作构建了对数学的认识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本活动符合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此来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根据以上

3、情况的分析,及情感与态度、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三个维度。确定活动目标如下:二、说教学目标: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概括归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指南要求:幼儿能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根据这个要求,我将目标1设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重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幼儿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将目标2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从而培养幼儿从不断探究

4、及体验中获得逆向思维的发展。因为逆向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一种加成熟的表现;而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语言在前,动作在后,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言语计划行动,动作实现计划的特点,尚处于发展过渡阶段。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通过不同的游戏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最后一个游戏中感受到同伴合作的乐趣。因此,我确定了活动目标。三、说教法、学法:了本次活动能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语言讨论法、游戏法、总结归纳法、迁移法、尝试操作法。1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交集的概念。培养了幼儿的表达交流的能力。2游戏法:通

5、过套圈乐、站圈乐的游戏,高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原侧,让儿童积极活动,主动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3总结归纳法:在数学活动中总结归纳法是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对每个科学依据的小结。在整个活动结束后也要为这次活动的设定的目标做归纳总结。以帮助幼儿梳理清晰的教学概念。4尝试操作法: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构了数学概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尝试问题。在尝试过程中幼儿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是互相依存、亲密联系的。也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迁移法:在第三个环节站圈乐中能运用前一环节学过的内容来探索解决眼前的问

6、题,体现经验迁移的过程。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迁移,掌握知识,发展抽象思维。四、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本次教学活动,我做了以下课前准备:1教具。课件、红色、蓝色中圈各一个。红色、蓝色大呼啦圈各4个。2学具。红色圈、黄色小圈共24个,兔子36个。五、说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套圈乐- 认识标记图- 操作练习-站圈乐。1.圈乐这个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我先请两位幼儿上来玩套圈的游戏,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来示范游戏规则。接着请1幼儿和老师一起套圈出现同时套住一瓶矿泉水的情况。之后,组织幼儿讨论游戏出现的情况,在恰当

7、的时候,教师再出示交集标记图,并由幼儿来解释这张标记图的意思,最后由教师总结,引出交集的概念。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根据幼儿爱玩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给幼儿以直观的感受和亲身参与体验机会,高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探究、发现交集的含义,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抓住幼儿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学会从具象到抽象、从实物到图谱,逐步过渡,为后面环节活动作铺垫;也解决了这次活动的重点。2认识标记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物体在圈里圈外的标记图。教师先出示标记图ppt问“谁愿意来说说图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意思?”表达出自己的理

8、解,最后教师做总结。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这是整个活动的基础,用具体形象、鲜明有趣的标记图,利用大班幼儿好问,求知欲强的特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较流利的句子表达对标记图的理解,教师适时、合理地引导幼儿认识两个不同的标记图,体现以幼儿为主、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操作游戏帮助小兔来站圈:教师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游戏。老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最后通过课件公布答案。幼儿享受成功的乐趣。操作练习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按标记图操作练习.活动则更是要求每个幼儿运用刚习得的经验,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以达到巩固经验、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目

9、的。因为大班思维数学的教学原则是以幼儿为主导者,激发幼儿的兴趣,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的形式进行的。帮助幼儿对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4站圈乐这里我先出简单的题目,先将幼儿进行分组三人一组,接着要求这3位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标记图(如,共有3个人,红圈里2人,蓝圈里2人),正确的站到相应的圈内。再将难度提高,变换成4人一组进行游戏。提高了难度,引导幼儿再次回忆交集的概念,边回忆边完成游戏。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师可引导幼儿与他人商量、协作共同来解决问题;提醒幼儿,知道两圈交叉部分人数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在玩的时候要多想想这部分是怎么变的。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在前一个环节,幼儿对交集的概念有所了解,不过还不会熟练运用,从抽象再到具体,这是一个逆向思维过程,对幼儿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但是运用前一环节学过的内容来探索解决眼前的问题,幼儿在教师、同伴的引导、帮助下,是可以完成的,这也是一个经验迁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逐步形成了交际能力。这一环节,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欢迎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