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72167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学习的困难及对策红山小学 张雪梅一、形成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语文知识积累太少,训练不够。2、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3、学生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既受到个人先天倾向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已获知识的影响。 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新知识的速度与效果,既与新知识同语文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有关,也与语文认知结构中知识的丰富程度、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如果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在他们的语文认知结构中欠缺,就增加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使他们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二)客观原因1、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

2、孩子监管不力,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生意,不能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有些家长则沉湎于玩乐,尽可能不去过问孩子的事,这样做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是非观念比较模糊,而这个世界又充满了诱惑,一旦监管不力,放任自流,很容易误入歧途。2、语文教师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教师态度过于严肃,语气生硬,课堂缺少温声和谐气氛,师生之间较少有感情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在不自觉中移植到对语文学习上,长期以往便导致学生厌学语文。(2)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一课课,教师设计好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按老师的思路去走,串问串答,过程简单,程式化;一本书,一支粉笔,便是整堂课的教具。(3)学生的课

3、业负担沉重,繁琐重复的读、背、抄、写成了学生的语文作业固定模式。二、消除语文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一)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注重“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导, 如第一学段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和“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第二学段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1、课内引导阅读,坚持实践(1)课堂注重朗读。(2)课堂上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

4、和训练。(3)利用文章的空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4)利用古诗改写,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2、课外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 万字。吕叔湘先生说:我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来自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则说:百分之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九十得益于课外。(1)依托教材,做好拓展阅读和积累。(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3)根据文体,指导读同类型文章。(4)多样化地为他们创造阅读条件。(5)不同形式的鼓励,激发兴趣。(6)以读书笔记促积累。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1、培养学生主体,践行

5、合作探究尝试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靠学生亲自尝试、探究获取的。学生有了兴趣和热情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才能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翁,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大板鸭”。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知识的探究欲,在此期间培养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使他们去主动参与,让他们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让学生“不亦说乎”。2、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把学习中的“

6、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3、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是否能够激发

7、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准则:之一: 抓早抓小,事半功倍之二:教育一致,合力最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一致 语文教师和其他教教师要一致之三:有目的有计划制定可实施的目标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主要表现在:语文学习目标让学生家长明白,做定期的反馈,还可以在家长会上交流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