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79949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混凝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保证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稳定。目前,混凝土结构质量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建筑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程度,关系着建筑物使用价值的实现,关系着建筑物的工程造价问题。

2、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认识不足,或者在混凝土设计、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要保证混凝土质量,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购进,到混凝土配合生产,再到混凝土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一、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表面由于缺浆,产生部分凹陷,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形成的原因主要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内部的气泡没有排干净,部分气泡遗留在混凝土中;在模板表面的清理过程中不仔细,模板表面残留杂物,在拆除模板时,杂物掉落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破损;在进行脱模剂涂刷的过程中涂抹不均匀;模板拼接处不严密,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产

3、生缝隙,导致砼浆外漏。 2.蜂窝 由于混凝土缺浆少料,出现局部结构松散,产生空隙,形成类似蜂窝煤状的小孔。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集料、水量不准;搅拌不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浇注不当,碎石集中,造成混凝土分离;没有按照标准浇注,振捣不当;模板稳定性差,振捣时模板位移,产生漏浆。 3.混凝土强度不一 局部混凝土强度过大,局部混凝土强度过低,没有实现统一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材料不符合要求,材料质量太差;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材料计算不准确;混凝土养护不当、管理不良。 4.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中,温湿度

4、控制不当,出现水热化现象;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拉力;混凝土材料选择不当,配合比不合理;拆模过早;没有及时进行积极养护。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1.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的监管 加强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培养高素质的质量监管人员,制定并完善健全的责任制度,质检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保证项目施工过程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强对质检组织的控制,形成专业的、负责任的质量管理团队,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2.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1)在钢筋采购之前,根据项目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规格要求与厂商进行协调,选择专业的、声誉好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原材料的质量在整个混凝土

5、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关系着混凝土的和易性。为了保证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达标,质检人员一定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待全部材料均符合标准后才可以使用。 (2)对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原料。因此质检人员在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严格检验,对水泥进行抽样并送到专门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查,待检查结果出来证明水泥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如何保证水泥的质量,提高水泥的使用效率是关键。通过采用普遍具有相同强度,并且离散系数小的水泥进行混凝土生产,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拌合中所需的水泥用量。 (3)对砂石骨料的控制,施工现场质检人员应按照混凝土所需砂石骨料的质量标准,对

6、砂石骨料的质量进行检验,选用高质量、高强度、理化性能稳定、不含杂质的砂石骨料,根据骨料的粒径、粒形、表面结构及矿物成分对骨料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砂石骨料满足混凝土生产要求的质量。 (4)对水的控制,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适宜采用饮用水进行拌合,当采用其他水源时,需按照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5)对外加剂的控制,技术人员在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的时候,需要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混凝土施工工艺、气候条件、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例等因素,决定外加剂种类。 (6)对不合理的材料进行处理,严禁将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到工程施工中,现场监督人员严格监督,一旦发

7、现施工人员将不合格的材料进行使用,立即制止,并上报管理部门,责令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在混凝土生产中,原材料的合理使用。 3.加强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中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往往按照各级砂石骨料饱和面干的状态,以及不含超逊径颗粒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级砂石骨料中的含水量往往超过饱和面干状态,且或多或少的含有一定量的超逊径颗粒。造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实际砂石骨料的情况,设计制定混凝土配合比,这样可以保证试验室配合比的准确度。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中所设计的混凝

8、土配合比,混凝土和易性与实际施工中的和易性有很大出入,无法完全适合,施工现场由于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施工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起混凝土掉落度的改变。因此,技术人员在试验室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时需要将混凝土含水量及用水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现场施工要求。 (3)根据工程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为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性能,技术人员会在混凝土中掺杂适当的外加剂,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这种方法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并且效果明显。 4.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1)拌合过程中,依据换算好的配合比,按照规定的投

9、料顺序进行拌合。由质检人员在出料口对混凝土和易性进行检验,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立即废弃。 (2)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执行振捣工作,遵循快插慢捣原则。在浇筑前,清理仓库杂物,待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设备准备就绪后,经过管理人员检验,方可进行浇筑。 (3)混凝土养护工作时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点。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立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塑料薄膜或草料覆盖,在养护过程中,随时进行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积极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 (4)在工程验收时,严格检验混凝土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登记,并由技术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积极避免损失发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混凝土是整个建筑物中最重要的组成结构,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因此,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监管,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制定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的顺利实施,加强混凝土养护,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禹葵;浅谈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内蒙古水利;2012(01). 【2】 陈惠茹;浅谈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3】 李渊;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科技信息;2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