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82791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摘要:商业综合楼是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化带来了地价高涨和商业交往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以高层建筑为主的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日益受到青睐。文章主要阐述了高层商业综合楼的建筑设计原则,并结合工程案例,针对该高层商业综合楼的总平面布置及建筑平面设计等要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不断促进建筑景观和建筑节能方面的发展。关键词:高层建筑 综合商业 设计原则 案例1.高层商业综合楼设计原则(1)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应遵循和满足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部门所提出的各项规定,营造城市整体的和谐形象。在尚未明确的城市设计要求的地域,建筑师更应该自觉地将单体建筑融入到城市地区的整体规

2、划中去,使单体建筑的形象和品质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品质,而且也有利于所在地区的地位。(2)应该认识到高层商业综合楼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购物、办公、休闲的环境,解决商务办公集约化的需求。对于业主来说,提高容积率,降低土地单方造价,节约建造成本、配置充分的设备及大气的建筑造型都是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3)建筑师在设计时还应认真地推敲许多细节问题1)如设计要综合地考虑建筑高度的限制,控制总面积、层高和层数。在选择合理的结构跨度、办公空间进深和核心筒形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减少柱子,甚至设计无柱空间。2)标准层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注重对外部景观的

3、利用。一般来说,标准层的布局,为兼顾两个方向的景观而尽量开敞,避免因外形或结构而牺牲对环境景观的考虑。标准层的核心筒也需要精心设计,既要容纳消防、垂直交通、卫生间和各种管道井的空间需求,又要细心地加以综合,尽量减少核心筒使用面积。有些建筑设计公司会指定人员专门设计核心筒,以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3)电梯的配置也应选取合适的标准,由建筑师先行估算,再由电梯的生产商做更专业的配置计算,以达到使用舒适、便利又经济合理。结构体系和消防设计是影响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的关键,目前国内已有一套较成熟的结构抗震和消防补救的设计规范。高层办公楼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向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并因此在建筑空间

4、和形态构成等方面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性设计。2.工程案例分析2.1项目概况“珠江新城D3-2地块”项目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大道西,本项目集商业、饮食、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办公楼,地上1至7层裙楼部分为商业及餐饮建筑,8层局部为餐饮建筑和办公建筑兼避难层,9层至35层(其中22层为避难层)为办公区。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总平图如图1所示)。图1 珠江新城D3-2项目总平面图2.2 设计理念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色,进而体现出经济繁华地区的办公建筑在整体风格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又各具特色,是设计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设计出具有时代特性、反映繁华地区特点、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降低造价是本次设计的目标。为实现设计目标,采用了下述设计理念:(1)营造独特的视觉焦点及理想商业空间本项目是以露天中庭为中心,吸引和引导人流从集中到分散的购物、参观流线。南边设计了广阔的绿化广场空间,给客人提供了舒适而宽敞的悠闲和休憩空间,同时为本建筑创造了舒适的商业和办公环境。空间上做到了从室内向室外的延伸,把自然融入了建筑当中,更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融合。(2)创建生动的多功能购物及办公环境本方案设计的空间构成:广阔的露天中庭、活泼的垂直交通系统,明亮而通透的玻璃幕墙系统组成了一个舒适、轻

6、快的购物环境,充分地强调了流线及建筑的通透性,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办公区部分,舒适的垂直交通偏筒设计,创造出更有效率的办公空间,充分体现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念。(3)创造价值工程本方案设计具有完善的规划,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给商家及购物者提供了舒适而方便的营商和购物环境;办公区设置高效率的交通中筒和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使商户可以用最经济的价钱,创造出更丰厚的经济效益。2.3 总平面设计本项目总平面图布置在充分满足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各专项技术要求和规范前提下,具有以下特点:(1)本方案采用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将现代元素加以简化,并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形成现代化的视觉效果,利用材质的选用以及色

7、调的搭配形成大方的现代主义风格,塑造城市新地标。大楼主体建筑平面采用规整方形与条形相结合的方式,既适应科技办公楼的建筑要求,又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与周边建筑相协调、相呼应。实现功能造型环境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2)为满足员工停车需求,基地设置大型地下停车库。本工程地下设3层地下室,其中负一层为局部商业、局部车库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负二和负三层均为车库及设备区。建筑的东面设计两条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主要提供给办公区及商业区人员使用;西面设了一个货车兼小车通道直达地下车库,通道主要提供给商业内部用户货车及客人小车使用。(3)公用辅房(变配电间、风机房和水泵房)均布置在大厦的地下室,使得动力站房公

8、用管线至上部大楼距离最短,既节约投资又为公用站房的管理提供方便。(4)基地建筑的东面为主要车行出入口,符合城建规划及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内部配6m的环状消防通道,以满足人流、物流和消防的需要,路网构架与市政原有道路相衔接,总体布置做到人、货分流。(5)在建筑主入口前面设置大面积绿化,烘托出品位高雅、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新建绿化面积达2418平方米(见图2)。同时利用7楼商业群楼屋顶进行绿化,绿地率达30。与周围建筑景观相呼应和环境的协调。图2珠江新城D3-2项目绿化外观效果图2.4 建筑平面及外立面设计该综合大厦主要提供和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办公和经营之用。满足现代办公建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求。在对

9、办公建筑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大空间建筑平面布局模式,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适应性、多样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主要特点如下:(1)建筑有效空间的最大化。大厦建筑平面采用长方形规整布置,中间部分均为办公等多功能的建筑空间。以利于分隔和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中间布置消防电梯和楼梯、客货电梯等交通核心单元,东西两端各设置公用生活设施及疏散楼梯间,解决垂直交通问题。以满足高科技产业的办公建筑要求。(2)空间的灵活分隔。建筑设计内部可用轻质隔墙隔断,充分考虑了建筑空间的灵活分隔和布置,做到既可分层整体出租,也可局部灵活分隔,最大限度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需求,体现建筑较强的通用和灵活性。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

10、特点。(3)中庭的形象设计。整个塔楼是作为办公用途,裙楼部分则是商业和餐饮为主,商业部分主要经营建材、家具和生活日常器材等。裙楼商业部分设置南、北主入口各一个,人流可从北面黄埔大道进入商业中庭,同时也可以从南面的高级生活区通过广阔的绿化空间进入,同时裙楼商业在东西两面各设置了消防疏散通道,以满足人流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地从四面八方直接地向室外疏散;办公区主入口设置在建筑的东面,也是塔楼建筑的东边,办公人员通过该入口,可以通过塔楼中心垂直交通筒,直达835层的办公区,充分体现了其高效的交通导向性。(4)良好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交通流线,建筑四周均设计了硬地或者通过硬地引入建筑边缘的方式,以形成了环

11、形的消防通道,有充足的消防扑救及登高面。该综合大厦裙楼部分外墙为玻璃幕墙为主要立面构成,配以线条变化的铝板、铝合金百页、铝合金格栅飘板等组成,色彩变化、空间通透为裙楼立面部分的主要设计方向,配以建筑中庭对自然光线的采集,让人处于建筑里面也有置身于自然环境般的感觉。塔楼部分外墙主要采用铝板、铝合金玻璃窗、LED屏幕和局部玻璃幕墙系统构成,既有传统色彩,又有现代色彩的办公建筑呈现在大家面前。本建筑整体外观,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风格的立面形式,屹立在珠江新城的中轴线上。(见图3)。图3珠江新城D3-2项目外墙效果图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在宽带网络、楼宇智能化、区域呼叫中心和远程会议服务等智能化系统,在建筑景观和建筑节能方面,对办公建筑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不同企业的市场需求,办公建筑将向专业性和通用性不断发展与壮大。参考文献:【1】 孔令春,沈弘颖,季海鹏.高层商业综合楼的设计. 河北煤炭,2008(3).【2】 颜磊.广州科学城中心区商务生态办公楼方案设计.南方建筑,20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