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Z3214336.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2087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30Z32143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30Z32143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30Z32143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30Z32143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30Z321433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30Z32143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30Z3214336.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目标引领:1.导入新课:(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仰望星空,我们大家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俯瞰大地,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吧!2.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修改和补充:学习任务一 地球的形状【导语】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只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对于茫茫太空的一切未知,人类至今都没有停下不断探索的脚步,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之旅!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和教材P16图2-1,完成以下要求。 完成课文17页“活动”1题。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展示地球卫星图片,加深对地球的形状的理解。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动画演示:“天圆地方 麦哲伦航海认识的地

3、球形状 精确测量的地球形状”,出示讨论题:1.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列举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教师点拨】 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逐渐发觉“天圆地方”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是使人一看就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了。并且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

4、,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探究结论】 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体;大草原上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马匹,然后逐渐看到整个马群等。4方法归纳: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5、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学习任务二 地球的大小【导语】20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地球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可以精确地测量到确切的数据,那么地球到底有多大呢?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地球有多大”内容和P18图2-6,完成以下要求。(1)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2)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2)假设我们张开双臂的长度是1、5米, 同学们手拉手,要多少人才能围绕赤道一周?【教师指导】 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笼统的说会让学生无从下手。那就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篮球

6、着手,先让学生具体感知篮球的大小,然后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明确要描述篮球的大小,可以用手比画出篮球的大小,也可以用数据说明。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在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动画演示“地球的大小”,学生也就知道应该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了。还可以引申开来,让学生谈谈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这样来描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为了加深印象,教师还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

7、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可以从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说明它的大小,精确测量表明: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探究结论】 对于球体的描述,我们

8、一般可以从平均半径、表面积等方面来着手进行。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约27000000人才能围绕赤道一周。4方法归纳:总的来说,重点要放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表述要准确、清楚。并具体感知赤道的长度。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教师补充说明】人们为了纪念麦哲伦,已将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请同学们在教材P17图2-5中填出麦哲伦海峡的准确位置,与德雷克海峡区别开来。【让学生计算】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相当于几个中国?地球的平均半径是珠穆朗玛峰(8

9、844.43米)的多少倍?若一个同学每天上学和放学所走的路程为2千米(4华里),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绕赤道一周?(学生通过计算可以较深刻地体会地球之大。)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附:板书设计一、 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 地球有多大1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6371千米3赤道周长:4万千米六、达标检测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12题。1麦哲伦船队

10、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 .大地是运动的 B大陆在不断漂移C地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3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A5. 1亿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25亿平方千米 D5 11亿平方千米4下列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极半径是6378千米。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赤道直径约为4万千米。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能作为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A天圆地方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6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图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7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 B C D 教学反思:【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答案】第一课时:1.C 2.A 3.A 4.C 5.A 6.B 7.C编者:石牛桥亭中学 陈燕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