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通用版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93301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通用版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通用版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通用版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通用版考察报告.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年X月X日精品范文-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_考察报告猪伪狂犬病免疫防制技术探讨猪伪狂犬病是最古老的猪病之一,世界范围内的兽医工作者对此病进行长期、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清楚,防制技术也很成熟。该病在我国的流行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在防制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现就其中争议比较多、比较集中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仁共同探讨。1灭活疫苗和弱毒草疫苗的应用。(四)、五年前,这是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11安全性。业界人士认为灭活疫苗很安全,而弱毒疫苗可能存在散毒和毒力返强等安全隐患。事实上,早在此前弱毒疫苗在欧美国家已经使用了数十年,证明其很安全。现在,大多数

2、猪场已经接受了使用弱毒疫苗,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弱毒疫苗的安全性。12免疫效力。一般来说,灭活疫苗能激发比弱毒疫苗更高的抗体。因此一些业内人士据此认为前者比后者的免疫效果好。显然,仅仅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来判断疫苗的效力不够全面,因为机体依赖多种免疫机制抵抗病毒的感染,主要有干扰素、体液免疫、思想汇报专题细胞免疫、局部免疫和超感染占位竞争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在上述机制中所发挥的效力有较大差别,见表:免疫机制疫苗类型干扰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局部免疫占位灭活疫苗hy hyhy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更加接近于病毒自然感染的情形,能激发机体多种免疫机制,对机体提供迅速而全面的保护。循环抗体(即体液免疫)在中和病

3、毒方面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抗体的作用受到其所能达到的部位的限制,对进入细胞的病毒和病毒感染门户部位(如上呼吸道),抗体的中和作用很难发挥,这就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其它免疫机制的作用。一般来说,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又由于除体液免疫以外的其它免疫机制作用十分迅速,因此弱毒疫苗在紧急接种方面优势明显。几年的临床应用验证了弱毒疫苗具有比灭活疫苗更好的免疫效果。(2)、免疫程序。各猪场实施的免疫程序有一定差别,对小猪是否需要免疫的争论比较多。在江西省,大多数猪场仅对种猪进行免疫,以预防繁殖障碍,并通过初乳保护小猪。也有少部分猪场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若要从根本上控制伪狂犬病,仔猪的疫苗

4、接种是必需的。因为仔猪不接种疫苗,一旦母源抗体下降了或消失了,它们就会受到野毒的感染,尽管这些猪不表现临床发病,但它们成为终身带毒者并向外排毒,增加环境感染压力。这样,野毒就在猪场内不断循环感染,威胁着猪群的安全。隐性感染还会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在生产正常情况下,笔者推荐种猪在配种前免疫2次,以后每四个月免疫一次。仔猪于是10周龄左右免疫一次。疾病爆发时需要全群普免。3滴鼻免疫。滴鼻免疫在家禽生产上应用十分普遍。在养猪生产上,伪狂犬疫苗的滴鼻免疫也取得了很大成功。滴鼻免疫的优点一是可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二是在病毒感染门户产生局部免疫。但是滴鼻免疫并不总是必需的,它是疾病爆发环境感染压力

5、很大时的暂时应急方法,一旦疾病得到控制步入正常生产了,可以转换成常规途径接种疫苗。4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情况较少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41免疫程序不当。当猪群爆发伪狂犬病时,没有进行全群免疫,只是对一部分猪主要是种猪接种疫苗,这样整个环境感染压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临床上表现为情况有好转,但不理想,零星散发时有发生。有的是仔猪免疫周龄偏小,母源抗体干扰了免疫效果。42免疫时机不当。在接种疫苗时,猪群已经感染了伪狂犬病毒处于发病的潜伏期,或感染了其它与繁殖障碍有关的疾病。在此情况下,母猪发生流产、早产等繁殖障碍。5免疫猪场的野毒抗体问题。最近,通过对一些疫苗免疫猪场进行了野毒抗体的监测,结果发

6、现各猪场(无任接种何种疫苗)均有一定数量的猪野毒抗体呈阳性。但是阳性率较四年前已有大幅度的下降,之所以还存在野毒抗体阳性,是因为:51一些猪(尤其是种猪)在接种疫苗前就感染了野毒,血清已经转阳,这些猪没有被淘汰,在以后的监测中,血清学监测中呈阳性。52疫苗免疫能有效地减轻或防止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潜伏性感染。而在现场,极少量的病毒就能引起猪发生血清转阳。53大多数猪场仅对种猪进行免疫,仔猪生长到10周龄左右母源抗体已不具保护力,它们在出售前的任何时候都可能感染野毒并发生血清转阳,尽管这些猪不表现临床发病。54监测结果表明,对所有猪都接种疫苗的猪群,野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仅对种猪接种疫苗的猪群。在管理条件、设施条件及猪群状况相近,免疫程序相同的情况下,接种不同类型的弱毒疫苗,猪群野毒抗体阳性率没有差异。6单基因缺失苗和多基因缺失苗。这是目前争论较多的问题,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