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921599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1994。No. 843 WHO Guideline for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 1998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2003。No. 921,WHO定义 (1994),骨量低下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脆性增加 易致骨折,美国立卫生院 NIH (2001),骨强度下降 骨折风险度增加 骨强度:骨密度和骨质量 的完整性,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2000 JAMA 200

2、1,285(6):785-795,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型) -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型) -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 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继发性: 肿瘤性 药物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 类风湿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 废用性疾病 其他原因,正常骨骼,骨质疏松性骨骼,骨质疏松症:问题的严重性,中国骨质梳松白皮书 2009,发病率高 -中国4000-8000万人患病 60到70岁的妇女发病率为1/3 80岁或8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为2/3 致残率高 病死率高,髋部骨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Cooper C, Am J Med, 1997

3、;103(2A):12S-17S,40%,无法独立行走,30%,永久致残,20%,一年之内死亡,80%,髋部骨折一年之内:,患者 (%),日常生活中至少丧失一项独立活动的能力,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疼痛:腰背及周身骨骼 脊柱变形:身长缩短、驼背 脆性骨折: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 部位: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及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1.固有因素 人种(白种和黄种人危险性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 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体力活动缺乏、制动、营养失衡、蛋白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

4、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 (体重- 年龄)x 0.2,指数 ,风险级别 低 中 高,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指标: 脆性骨折:单项即可诊断 骨密度(BMD)低下,BMD检查的临床意义,是最佳定量指标 反映50-70%的骨强度 可以用于: 诊断骨质疏松症 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监测自然病程 评价药物干预疗效,骨密度测定,骨密度测定方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金标准 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 其他方法: 单光子(SPA)、 单能X线(

5、S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超声检测,都是参考和不确定标准,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测量部位:腰椎14 优势:高敏感性(骨质损失1%,即可探测 能进行容积测量 侧位像同时可判断椎体有无骨折 不足:由于骨髓的脂肪,会低估实际BMD X线辐射量和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其它评估(筛查)方法,定量超声测定法(QUS): 部位:跟骨、胫骨、指骨 优点:预测骨折风险性类似于DXA; 经济、方便,适合用于筛查, 适用于孕妇和儿童。 缺点: 监测疗效不如DXA,骨密度测定的诊断标准(DXA),诊断 值 正常 值 . 骨量低下 .值. 骨质疏松 值 . 严重骨质疏松 值 .同时合并骨折,Z值

6、:适用儿童、绝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岁男性 Z值=(测定值-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基本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 : 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 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哪些情况需要治疗?,C

7、SOBMR指南, 2005,策略,防治骨质疏松药物,钙剂的选择,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000mg。 一片钙尔奇D=元素钙300mg 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可达38.4%。是传统补钙制剂,但会消耗胃酸,影响消化。不适合胃酸缺乏者 葡萄糖酸钙安全性好,但钙含量较低为9%.吸收率也低为27%,不能真正达到补钙要求 高钙血症避免使用钙剂 超大剂量服用增加肾结石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活性维生素D,1,25-双羟维生素D(盖三淳,罗钙全):剂量为0.250.5ug/d; 1-羟维生素D (阿法迪三)为0.250.75 ug/d。 后者在肝功能正常时才有效,前者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应在医

8、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不佳、 1-羟化酶缺乏患者,降钙素,密钙息、考克、益钙宁 降钙素增加BMD 有效缓解骨痛 降钙素能预防脊椎骨折 可能预防非脊椎骨折,双膦酸盐类,羟乙膦酸钠Etidronate - 邦得林,依膦 氯甲膦酸钠Clodronate - 骨膦(针剂) 帕米膦酸钠Pamidronate - 阿可达(针剂) 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 - 福善美 咪来膦酸钠Residronate - 密固达(针剂),福善美是双膦酸盐的代表药物,二磷酸盐,在骨密度方面的影响:研究显示服用二磷酸盐骨密度增加 ,脊柱骨密度平均增加6-8%左右, 股骨颈骨密度增

9、加约4%左右。 对骨折的预防作用:研究对比发现,Alendronate对预防骨折的作用最强,可使脊柱、髋部和腕部骨折发生率下降50%,福善美 目前应用于临床最广泛,1.时间长临床观察(10)年 2.循证医学证据多 3.效果好 4.应用方便 5.安全性好,雌激素替代治疗(HRT) 在骨密度方面的影响:在绝经早期(五年之内),HRT治疗可缓解症状,甚至可增加骨密度。 对骨折的预防:大量的研究发现用HRT治疗可有效的预防骨 折的发生。连续服用3-5年可降低50%的脊柱骨折发生率。,雌激素(HRT)治疗安全性,与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同时补充孕激素,患病风险不再增加 与乳腺癌:关系仍有争论,可能风险不大乳

10、腺癌为禁忌 轻度增加血栓风险:血栓为禁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安全性良好 降低侵润性乳腺癌发生风险 不增加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癌风险 轻度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只用于女性,SERMs (雷洛昔芬)作用,小剂量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 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甲状旁腺激素(PTH1-34),促骨形成 作 用,雷奈酸锶(欧思美),抗骨吸收 作 用,双通道-双靶点的抗绝经后骨质疏松药物,各类药物抗骨折疗效比较:荟萃分析,Adapted from Delmas PD, Lancet, 2002;359:2018-2026,临床实际应用,联合用药 同时联合:钙+VitD+骨吸收抑制剂/形成促 进剂(相同机制不宜同时使用) 序贯联合: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促进剂 交替应用 疗效监测 612个月观察中轴骨(脊柱、髋部)骨密度的变化,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1.摄取足够的钙质 2.适量的负重运动 3.家居安全,以防骨折 4.健康的生活习惯 5.女性更年期后,经医生同意后补充雌激素,亦能保持骨密度。,在欧洲每30秒就有1个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开始行动,永远都不会晚 !,唤起行动 !,总 结,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 丰富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