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21836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58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本.doc(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建制、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以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范围:王畿(国都附近地区,周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3、对象:姬姓亲族(鲁燕魏晋)、异姓贵族(齐)、先代贵族(宋)。 4、关系:受封的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同时受封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征派劳役、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特点:诸侯对下属层层受封,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6、作用:前期加强王权,巩固了西周统治,使西周形成众星拱月、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 7、局限:诸侯有较大的独

2、立性,容易造成割据混战。 8、瓦解: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较强的独立性。诸侯不在听从周王室号令。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二、宗法制 1、定义:把血缘关系的亲疏与政治等级关系联系起来的制度。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以婚姻为纽带联结,并有“同姓不婚”的约束。 2、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原则:无论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宗法制度下,有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成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第和庶母兄弟

3、称为小宗。大宗和小宗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在政治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未定推行的工具。 5、影响:有利于凝集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家” 和“国”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但是强调家庭本位和尊卑亲疏,使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不利于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6、宗法观念:宗祠、家谱、家庙、祭祖、尊卑、忠孝、重男轻女、家国同构。 7、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

4、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2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血缘纽带和政治相结合。 宗法制规定:周王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分封到地方做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士的嫡长子继承士封号,其余诸子分封庶人,嫡长子与诸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皇帝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

5、一人意志。实现了皇权至上、皇帝至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没有人担任,自掌军权),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最后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三公之下,设多个官职,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3)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晚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始皇推广。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调动,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不世袭,食俸禄,负责治理地方。 郡县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郡县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

6、分封制,标志着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有利于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4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时代盛行于奴隶社会 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前提 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 理主要按地域划分 权利 拥有封地、拥有世袭的爵位和领地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 撤换或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只有俸禄 没有封地与中央 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共同点

7、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5评价秦始皇 功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完成统一,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后, 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政治方面: 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中央实行 “三公九卿制”,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二是制订颁布秦律。秦始皇的上述措施对后来封建王朝的封建政治体制和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经济方面:一是土地私有, 按亩纳税;二是统一度量街、货币;二是统一

8、车轨,修筑驰道。这些措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的巩固,也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交通事业发展。 文化方面:书同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较大。 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的发展;统一东南、西南、南方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失:秦始皇又是古代有名的封建暴君,其残暴统治最终引发农民起义, 导致秦朝灭亡。 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摇役、严酷的法律, 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实行焚书坑儒、严禁私学、教育专制, 愚民政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6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含义:相对于相权,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

9、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演进: (1)汉朝:中外朝制度。中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拥有决策权,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沦为执行机构。东汉形成尚书台,取代了三公,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为尚书省,有设中书省和门下省。 (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被以后

10、历朝所沿袭。 (3)北宋: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构,长官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分割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结果相权被分割和削弱,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7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含义: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发展: (1)汉朝: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地方出现王国问题,中央集权

11、受到一定影响。汉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封地,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和酎金夺爵,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另外,汉武帝时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逐步掌握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地方行政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2)唐朝:地方行政区划由州县两级制发展为道州县三级制。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后期,随着节度使数量增多与权力增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3)宋朝:为解决唐末五代的地方割据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收精兵”,把禁军统兵权和发兵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军权。政治上“削实权”,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于中央,由中央派文官做地方做知

12、州,派通判进行监督;财政上“制钱谷”,规定各州的财赋,出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收归中央。地方行政区划由道州县三级制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宋朝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但是“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8 (4)元朝:在地方设行省。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地方行政区划划分依据),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成为“腹里”,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3、趋势:地方权力

13、削弱,中央权力加强,权力集中到中央。4、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暴政、腐败现象盛行。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9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1、演变 (1)战国:实行军功爵制,选官标准是军功,打破了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利

14、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2)汉朝: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和征召制,选官注重道德才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出现了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形成小集团。 (3)东汉末: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才能划分品第,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出现了了“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家世门第高低成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4)隋到清朝:实行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 产生原因:鉴前之弊(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大势所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加强,士族衰落);统治之需(打破门阀世族政治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发展:隋朝开创唐逐渐健全

15、宋朝完善明清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除。 影响: 积极影响:打破垄断(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拨的垄断局面);提高素质(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基础(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统一(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传播儒学10(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影响深远(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重才轻德(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抑制了人们的

16、创新精神)。2、演变的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四、监察和谏议制度1、演变: (1)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大夫掌监察;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官员;明清中央设都察院,地方设按察使司。 (2)谏议制度,唐朝,门下省(谏议和封驳);宋代设谏院。2、评价:监察和谏议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11 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及格者称为秀才,即可入学为生员。 第二阶段是

17、乡试。三年一次,取录后称为举人,即准备会试。 第三阶段是会试。亦三年一科。及格称为贡士,经过殿试及格始称进士。殿试算是皇帝亲自主持。进士一甲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12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强化的措施1、明朝: (1)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胡惟庸案。 (2)措施: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作为侍从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内阁(参与机务,内阁制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阁臣票拟权。明神宗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

18、,权力小,受司礼监牵制,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原因: 直接原因:为保密,办理西北军务。 根本原因:为加强专制皇权,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的限制。(2)过程:努尔哈赤时,由八旗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于其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极大限制。康熙时,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分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13 (3)概况: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军机大臣均由皇帝的亲臣、重臣组成,可随时被撤换。不能决策,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特点:简(人员简

19、单)、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决策封闭性)。 (5)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二、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1、积极性: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2)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 (3)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2、局限性: (1)世界潮流: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2)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3)政治: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 (4)思想文化:控制了思想文化,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14明朝内阁和西方内阁区别英国内阁制度明朝内阁制度时间18世纪中期最终形成15、16世纪产生经

20、济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落后的封建经济原因资产阶级为限制君权、控制行政权明朝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职权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内阁首相手中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不能够统率六部百司,职权不明,受太监的牵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皇帝专制独裁的工具 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了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5考点5:古代中国的农业一、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区域的扩大;新品种的引进;耕

21、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商周时期耒耜,青铜锄耕排水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耧车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魏晋南北朝耕耙技术翻车隋唐曲辕犁、筒车筒车宋朝一年两熟、三熟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6三、封建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农民不同程度拥有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3、特征:

22、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性)。 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脆弱性)。 不利于技术革新,容易产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落后性)。4、评价: (1)积极方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方面: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17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1、形式 (1)

23、奴隶社会: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典型代表井田制,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土地所有权属于贵族,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封建社会:表现封建国家土地所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屯田制、均田制)三种形式。 王田制。王莽时实行,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规定一家不满8个男子,占田不准超过900亩,多占的要分给族人或乡里;没有土地的农民按一夫一妇100亩的标准分给。王莽企图以此抑制地主官僚的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遭到贵族官僚的反对而

24、废除了。 屯田制。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屯田制下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18 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政府把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不能买卖。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可以买卖。授田时,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均田制有利于

25、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唐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没有可分土地,均田制则无法继续实行。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土地来源主要是赏赐、买卖、兼并;政府为保证财政收入,采取限田、均田的措施。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又叫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2、土地兼并 (1)含义: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农民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

26、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 (2)原因: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封建中央政权的软弱。 (3)危害:对农民而言: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农,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普遍化;农民经济状况恶化,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危急王朝统治;对地主而言:土地兼并使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中央集权。 19 对国家而言:自耕农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状况恶化。 (4)协调措施: 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西晋的占田制、课田制等。 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

27、家的赋税收入。 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最终不能解决土地问题。 3、租佃关系(1)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在租佃制下,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一种比较纯粹的经济关系或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 产生:早在战国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出现。 发展: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普及:自宋代开始,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深化: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深化。 20(3)租佃关

28、系发展的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激烈,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地位的提高。(4)租佃关系的影响 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 积极: 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5)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过程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劳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这不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农民相对自由从而减轻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两税法规定按资产和田亩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

29、人头税)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明朝的一条鞭法把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清朝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21(6)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租佃关系: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者少地者为雇主作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7)中国古代的租佃

30、制与西方封建农奴制比较: 中国租佃制:佃农与地主之间仅存纯粹的经济关系,双方以年为单位的租佃契约,其中不涉及到佃农的人身独立,佃农理论上可以通过终止契约解除与地主之间关系,并可以通过放弃耕种土地,转移到其他生产部门。 西方的农奴制:农奴是被固定在所耕种的土地上,并随着土地流转而流转,农奴与土地拥有者(封建主)之间有极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五、古代中国主要赋税制度1、演变: (1)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

31、徭役、兵役等。 (2)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22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3)两税法: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4)一条鞭法:明朝中后期,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

32、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它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5)摊丁入亩: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2、演变的趋势: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

33、志。 (6)商品税日益加重。23一、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形态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劳动力流通方式 影响官营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不在市场流通 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私营主雇工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后占主导地位家庭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农民自身剩余部分出售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考点6: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二、古代手工业主要部门纺织业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有纺织原料和工具,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相当重要。有从事纺织生产的“妇功

34、”。24汉朝:纺织技术发达,品种多、技艺高(素纱褝衣) ,通过丝绸之路远 销海外( “丝国”)。唐朝: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朝:纺织业更大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发展(推广闽粤),丝织工艺水 平提高。元朝:黄道婆的革新纺织工艺,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 主要衣料)。明朝: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业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冶金业夏商西周:青铜技术(开始出现/生活用具/繁荣/礼器和兵器)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战国时期:出现炼钢、淬火技术。汉代: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鼓风治铁。南北朝时

35、期:灌钢法宋代:已有用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253.陶瓷业 商代前:原始彩陶。 商代:原始青瓷(最早产瓷国)。 东汉:成熟青瓷(釉色光亮、质地纯净) 唐代:制瓷成为独立部门,形成越(南)青邢(北)白两大系统, “唐三彩”(属陶制品,非瓷器)。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风格各异,出现五大名窑(定窑:河北定州白瓷,汝窑:河南汝州青瓷,官窑:河南汴京体薄色青,哥窑:浙江越州 青瓷,钧窑:河南禹州红紫瓷)。景德镇成瓷窑。 元代:青花瓷成熟,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明清:粉彩瓷、珐琅彩为最,景德镇成为瓷都。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 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

36、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 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 5、明朝中后期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6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 (1)前提条件:在农业、手工业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的江南地区。 (3)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 (4)主要特征: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出现,稀疏又微弱;发展水平低,未能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不大。2、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发展表现:范围扩大;部门增

37、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缓慢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国内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国内市场狭小。 国外市场:实行闭关政策,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资金少: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政策:清朝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设立众多的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27一、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市场:先城市后农村。魏晋草市出现,唐朝草市发展;时间、空间、政策逐渐放松。以宋朝为界,市坊界限、经营时间、管理放松。晓市和夜市出现发展。 (2)城市: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功能:

38、唐朝以前,城市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元,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江南兴起许多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 城市布局: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以前在北方黄河流域,宋元开始多在南方长江流域或东南沿海地区。 (3)交易媒介:最原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秦一统中国后,统一货币;唐朝,商业辅助性机构多;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白银成主要货币。 (4)对外贸易:汉朝出现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但是以陆路为主;唐朝时期,海路和陆陆并重;宋以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陆上丝路为辅。 (5)商人组织:地域性组织(晋商和徽商等商帮)和相关组织出现

39、(会馆)。考点7:古代中国的商业28二、发展的过程 1、先秦时期:商业产生。“商人”出现,商业中心。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商人发展: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统一。城市发展,长安九市,“八街九陌”,三道并列。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农村集市发展。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朝设市舶使,海路、陆路并重。出现集住宿、代管物品的邸店,早期银行的雏形柜坊。城市分东西市,两条南北、东西大街,呈“井”。 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国内贸易繁荣。市进一步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管理的限定,出现夜市、晓市、庙会、娱乐场所瓦肆。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说明

40、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朝时泉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边境贸易发达,北宋与辽、西夏、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进行贸易。 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出现一些诸如贩盐、贩木材、贩茶叶、贩丝绸等生意行业。市镇经济发展迅速。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徽商和晋商地位最突出。29三、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 2、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 3、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4、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5、阶段特征明显,各段发展极不平衡。 6、商

41、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7、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繁荣,城市逐步增多,城市 的商业性 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四、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2、国家政局:国家动乱影响商品交换。 3、交通条件:丝绸之路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 4、货币的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 5、政府政策:清期的闭关锁国和南宋发展海外贸易的比较。 6、商业利润的刺激。30一、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抑商: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禁止

42、对外贸易;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管理。 2、目的:巩固封建统治。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表现: (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秦汉时期:秦朝对经济严密控制;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 (3)唐宋朝:对市交易时间、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三限”)。 (4)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重征商税,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4、评价: (1)积极:在封建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

43、展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落后西方的原因之一。 考点8: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31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2、原因: (1)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固有的封闭性。 (2)直接原因:防范东南贼寇海上侵扰。 (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表现: (1)明代:实行“海禁”。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限制外国来华贸易。海禁主要是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对内的防范。明朝“朝贡” 贸易,外贸由官方主持,禁止国人擅自出海与外国贸易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

44、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限制外商来华贸易。4、评价: (1)积极:消极的防御手段,一定时期内起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2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9: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1、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纷争,社会动荡。 3、阶级关系: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二、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主要思想评价/地位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