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2824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速度C质量D路程2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32016年9月26日,茅盾中学迎来了第十六届运动会,高一新生也在各个比赛项目中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下列有关校运会的各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能把他看作质点B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C在400m决赛中,李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

2、位移为0D在“同心板”比赛中,4位同学同心协力,第3位同学认为第2位同学是静止的,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4以下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上午第一节课从7:25开始B校运会高一女子800m冠军徐小萍的成绩是309C周五下午3点是放学回家的时间DG7512次列车到达桐乡站的时间是13:235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7m,7mB5m,2mC5m,3mD7m,3m246浙江在线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第18号台风“暹芭”今天8时中心位于温

3、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气压935百帕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ZA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n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r7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茅盾中学校门口出发,甲同学往东从篮球场走,乙同学往北经教学楼和食堂走,路径如图所示,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寝室大门,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具有不同的()HA位移B平均速度C路程D时间间隔O8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0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4、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G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z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C9校运会上张小杰获得100m冠军,测得他5s末的速度为8m/s,12.21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8.6m/s,则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PA8.4 m/sB8.3 m/sC8.2 m/sD8.0 m/su10关于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速度较小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较小CB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较大/C速度变化较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较大O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T1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3

5、m/s2,它的意义是()7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3倍AB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3m/sOC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3 m/sj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3 m/sw12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6558764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3有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比较,下

6、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初速度v0相同,加速度a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B若初速度v0相同,运动所花时间t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C若初速度v0相同,速度的变化量at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D在相等的时间t内,加速度a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v一定大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是1m/s2B第1s内的位移是3mC第2s内的位移是10mD第2s末的速度是7m/s15图示为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个物体的间距一定越来越大B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

7、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D2s末物体A的速度比物体B的速度大16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同B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不同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25m17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6558764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D速度一直保持不变18沈小超驾驶着小轿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看到前面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倒计时

8、只有4秒了,他果断踩刹车,假设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则刹车开始6s后轿车的位移是()A112.5mB60 mC37.5mD36m二、实验题:(本题共12空,每空2分,共24分)19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手拉动纸带打点(1)实验中用到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电源(填“交流”或“直流”),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6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2)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

9、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如图中学生电源的(填“AB”或“CD”)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填“限位孔”或“两磁铁中间”),并压在复写纸的(填“上面”或“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2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面便于测

10、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0,后面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再(填“释放小车”或“接通电源”);(2)试根据所提供的纸带,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算出包含各计数点0、1、2附近各段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打点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请计算还未算好的速度并填入表格:计数点编号0123456对应时刻t/s00.10.20.30.40.50.6各计数点的速度v/(ms1)0.2665587640.781.051.551.82(3)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11、并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已描好5个点)三、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共22分)21黄小俊驾驶一辆赛车,在直道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动即计时开始,测得前4s内的位移是32m求:(1)赛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4s末赛车的速度大小22通过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8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3.00s,则(1)滑块上的遮光板通过第一个

12、光电门时,速度多大?(2)滑块的加速度多大?(3)两个光电门相距多远?23如图1所示,小球以v0=6m/s的初速度冲上光滑的足够长斜面,沿斜面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求:(1)经多长时间速度变为1m/s?(2)当t=4s时,小球通过的位移多大?路程多大?(3)画出04s内小球的vt图象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茅盾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速度C质量D路程【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

13、物理量6558764【解答】解:ACD、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不是矢量故ACD错误B、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B正确故选:B2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v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解答】解:A、A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B图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C图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D图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32016年9月26日,茅盾中学迎来了

14、第十六届运动会,高一新生也在各个比赛项目中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下列有关校运会的各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能把他看作质点B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路程C在400m决赛中,李同学在第一道,他跑完全程的位移为0D在“同心板”比赛中,4位同学同心协力,第3位同学认为第2位同学是静止的,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考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

15、除以时间【解答】解:A、研究俞小辉同学跳过1.55m横杆的跨越式动作时,不能把他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而言故A错误;B、跳远冠军张小杰的成绩是5.30m,这是他跳跃过程中的位移,故B错误;C、400米比赛中,在第一道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零,故C正确;D、在“同心板”比赛中,4位同学同心协力,第3位同学认为第2位同学是静止的,他是以自己或第4个同学为参考系的,故D错误故选:C4以下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上午第一节课从7:25开始B校运会高一女子800m冠军徐小萍的成绩是309C周五下午3点是放学回家的时间DG7512次列车到达桐乡站的时间是13:23【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

16、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上午第一节课从7:25开始,7:25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B、校运会高一女子800m冠军徐小萍的成绩是309,309是指的一个时间间隔,故B正确;C、周五下午3点是放学回家的时间,3点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C错误;D、G7512次列车到达桐乡站的时间是13:23,13:23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

17、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7m,7mB5m,2mC5m,3mD7m,3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解答】解:小球的起点在A末点在B,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3米,因此其位移大小为3m,路程为小球经过的轨迹长度,由题意可知,路程为7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浙江在线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第18号台风“暹芭”今天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

18、气压935百帕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知道平均速度对应一个过程,而瞬时速度对应一个瞬间,从而可以明确题干中各速度的意义【解答】解:52m/s的速度是指台风中心时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而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指的是一个过程中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茅盾中学校门口出发,甲同学往东从篮球场走,乙同学往北经教学楼和食堂走,路径如图所示,结

19、果两人同时到达寝室大门,描述两个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具有不同的()A位移B平均速度C路程D时间间隔【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知道二人具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则可知位移相同,但路线长度不同,故路程不同;再根据时间间隔相同即可明确平均速度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两个起点和终点相同,故具有相同的位移;同时由于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故具有相同的时间间隔,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但由于路径不同,故路程不同,因选择不同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8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

20、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A:第n秒时,也即第n秒的末,指的时间轴的坐标是n的地方,是一个点,是时刻B:n秒内,指从0到n这段时间,时长是n秒C:第n秒内,指时间轴上的n1到n的这段时间,时长一秒D:第n秒末是下一秒的初,即是第n+1秒的初【解答】解:A:第5秒时,也即第5秒的末,指的时间轴的坐标是5的地方,是一个点,故是时刻,故A正确B:5秒内,指从0到5这段时间,时长是5秒,故B错误C:第5秒内,指时间轴上的4(第4s末)到5(第5s末)的这段时间,时长1秒故C正确

21、D:第4秒末是下一秒的初,即是第5秒的初,是一个点,故是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9校运会上张小杰获得100m冠军,测得他5s末的速度为8m/s,12.21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8.6m/s,则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8.4 m/sB8.3 m/sC8.2 m/sD8.0 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运动员跑完全程的位移与所用时间,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总时间为12.21s,则平均速度为: =8.2m/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关于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较小的物体,

22、加速度一定较小B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也一定较大C速度变化较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较大6558764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解答】解:A、速度较小的物体,速度变化可以很大,如初速度很小,末速度很大时,速度的变化就很大,故A错误 B、速度变化量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故B错误 C、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较快的物体,加速度较大,故C正确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D错误故选:C1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3

23、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3倍B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3m/sC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3 m/s6558764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3 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3m/s2,即任意1s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3m/s,故A错误,C正确B、任一秒初与前一秒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错误D、任一秒末比前一秒初多2s,则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6m/s,故D错误故选:C12某

24、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解答】解:A、由于v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在t1时刻,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故实线表示的加速度大于虚线表示的加速度,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故A错误

25、B、在0t1时间内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虚线与时间轴的面积,故实线反映的运动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小于虚线反映的运动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错误C、在t1t2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小于实线围成的面积,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故C错误D、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即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13有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初速度v0相同,加速度a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6558764B若初速度v0相同,运动所花时间t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C若初速度v0相同,速度的变化量

26、at大的物体末速度v一定大D在相等的时间t内,加速度a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v一定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分析末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v=v0+at知,初速度相同,加速度大,末速度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A错误B、据v=v0+at知,初速度相同,运动时间t大的末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加速度有关,故B错误C、根据v=v0+at知,速度的变化量at大的物体末速度不一定大,物体可能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在相等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量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1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

27、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是1m/s2B第1s内的位移是3mC第2s内的位移是10mD第2s末的速度是7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2s末的速度【解答】解:A、根据x=知,质点的初速度v0=3m/s,加速度a=2m/s2,故A错误B、第1s内的位移m=4m,故B错误C、第2s内的位移x2=(32+4)(31+1)m=6m,故C错误D、第2s末的速度v=v0+at=3+22m/s=7m/s,故D正确故选:D15图示为

28、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个物体的间距一定越来越大B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D2s末物体A的速度比物体B的速度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直接反映了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分析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知:A与B的速度方向相反,但不知道出发点位置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两者间距如何变化,故A错误B、B的速度沿负方向,而且均匀增大,所以物体B沿负方向做匀加速

29、直线运动,故B正确C、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由于B的斜率绝对值更大,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故C错误D、速度是矢量,2s末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2m/s,B的速度大小为4m/s,所以A物体速度比物体B的速度小,故D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同B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不同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2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vt图象中速度的符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时

30、间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整个过程中,BC段和CD段的速度均为正,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向,故A正确B、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一定,可知,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相同故B错误C、由图分析得知,物体在O到D过程,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D到E段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由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得知,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x=m=12.5m,故D错误故选:A17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

31、,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D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明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明确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由题意可知,加速度的变化,从而明确速度的变化知道当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解答】解:A、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因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故B正确,A、D错误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速度的变化

32、越来越慢,故C错误故选:B18沈小超驾驶着小轿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看到前面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倒计时只有4秒了,他果断踩刹车,假设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则刹车开始6s后轿车的位移是()A112.5mB60 mC37.5mD36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轿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轿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54km/h=15m/s,轿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则刹车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x=故选:C二、实验题:(本题共12空,每空2分,共24分)19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手拉动纸带打点(

33、1)实验中用到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6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2)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如图中学生电源的CD(填“AB”或“CD”)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填“限位孔”或“两磁铁中间”),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填“上面

34、”或“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0.1s;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打点周期,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据实验原理即可正确安排实验步骤,注意实验步骤一般要先安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的思路进行【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6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2)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

35、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要将导线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即接CD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下面,这样才能通过振针把点打在纸带上,D、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若打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故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0.02(n1)s,故若纸带上打6个点,则记录时间为:0.1s;实验步骤的排列一般要先安装器材即首先进行BA步骤,然后进行实验进行E步骤,实验结束要先关掉电源,即进行E步骤,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即进行CF步骤,故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BAEDCF故答案为:(1)交流,0.02;(2)CD,限位孔,下面;0.1s,BAEDCF20在

36、“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0,后面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填“释放小车”或“接通电源”);(2)试根据所提供的纸带,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算出包含各计数点0、1、2附近各段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打点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请计算还未算好的速度并填入表格:计数点编号0123456对应时刻t/s00.10.20.30.40.50.6各计数点的速度v/(ms1)0.

37、260.781.051.551.82(3)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已描好5个点)【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1)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3)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为了让打点稳定,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0.53 m

38、/s,v4=1.33 m/s,(3)将1、2、3、3、5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故答案为:(1)接通电源;释放小车;(2)0.53;1.33;(3)如上图所示三、计算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共22分)21黄小俊驾驶一辆赛车,在直道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动即计时开始,测得前4s内的位移是32m求:(1)赛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4s末赛车的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解加速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4s末的速度;【解答】解:(1)由得

39、(2)由v=at得v=at=16m/s答:(1)赛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4s末赛车的速度大小16m/s22通过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08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3.00s,则(1)滑块上的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速度多大?(2)滑块的加速度多大?(3)两个光电门相距多远?【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滑块通过每个光电门的时间里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40、则根据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和遮光板的宽度可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滑块速度,根据滑块在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可以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以及两光电门间的距离【解答】解:(1)2.0cm=0.020m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m/s=0.25 m/s(2)故滑块的加速度a=0.05m/s2(3)因为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t=3=0.525m故答案为:(1)滑块上的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速度0.10 m/;(2)滑块的加速度0.05m/s2;(3)两个光电

41、门相距0.525m23如图1所示,小球以v0=6m/s的初速度冲上光滑的足够长斜面,沿斜面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求:(1)经多长时间速度变为1m/s?(2)当t=4s时,小球通过的位移多大?路程多大?(3)画出04s内小球的vt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球速度变为1m/s所需的时间(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通过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求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返回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小球的路程(3)根据小球的运动规律作出速度时间图线【解答】解:(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2m/s2当小球向上运动速度为1m/s时,v=1m/s由v=v0+at得,t=,当小球向下运动速度为1m/s时,v=1m/s由v=v0+at得,t=(2)由得,4s内的位移设小球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上,则,则向上的位移大小=,向下的位移大小,则路程s=x上+x下=9+1m=10m(3)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答:(1)经过2.5s或3.5s速度变为1m/s(2)小球通过的位移为8m,路程为10m(3)速度时间图线如图2016年11月12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