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画风》.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34930 上传时间:2021-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画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5、画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5、画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5、画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5、画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画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画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15、画风科目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衡阳课时第2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这篇课文内容生动,三个小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是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不同的风。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练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针对问题能够自己想到合理的解决方式,他们的动手水平也较强,在课堂上有较强烈的表现欲。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协助学生理解课文;(2)用画一画、演一演、写一写、说一说形式,体现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3)以读为本, 感悟朗读, 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4)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好习惯。(5)作业设计体现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功能厅,PPT课件及FLASH动画。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1. 谈话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入展示有风吹动窗帘的多媒体课件,让孩子说一说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观察画面说出

3、自己看到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风是无形的,要画风不容易。资源准备:PPT课件。2. 精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提问,边读课文边思考:1. 课文中有那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加深这三个小主人公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准备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3. 精读课文1.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2. 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引导学生读一读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相关段落,四人小组内互相说说。细读课文,找出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此

4、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资源准备:PPT课件。4. 指名读三人画风的句子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能够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内容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内心,读出文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5、达到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5. 欣赏动画播放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FLASH动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几位小主人公是怎样画风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和动画说一说他们是如何画的。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资源准备:FLASH动画。6. 朗读小诗风来了出示这首小诗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地转的风车里。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小组比赛读小诗PPT课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使用精练的语句表达自己看见的场景,学习用精炼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设计意图:学习简洁的表达方

6、式。7. 拓展训练(说一说,画一画)提出问题:1、你有别的更多的办法画风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叙述或者另想它法画一画风。2、你还能画出其他无形的东西吗,比如说香味?动手画一画。同学们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画画,并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资源准备:绘画纸一张,水彩笔若干。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提升审美水平。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目标:目标准确、恰当、具体,能体现三维目标,并细分为可操作性目标。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透彻,重点、难点明确。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实行了分析。比较客

7、观。教学设想:教学结构层次清楚,环节流畅,对学习活动安排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教法、学法灵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的突破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流程:环节清楚,衔接自然。包含了新课导入,教学要点提示、教学步骤、课程内容开发、练习设计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使用得当。板书设计:板书简明、精要、美观。课堂检测:设计了学习课文写法写小伙伴的短文,学以致用。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了教学后记、反思小结,自我点评八、帮助和总结帮助:在学习中接受知识较慢的又不善于发言的学生,给予关注和耐心。好动不专心的学生,多提问,适时的给予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总

8、结:朗读和多媒体的有效穿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九、教学反思本课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放开手让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下不同的孩子对课文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问题的回答也是颇具个性的,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放开手这一环节上我实现了放开却没有能够收回来,使得这节课整体上有些信马由缰。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未能做到亲身示范,只是让学生自己揣摩,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做到,在教学时只顾及到个别优秀的孩子。而我设计的拓展延伸部分目的是为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没有分配好以至于孩子们没能画完,因此这个环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这节课总的说来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对文章把握也是比较到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