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门宴》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个规律.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43470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鸿门宴》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个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鸿门宴》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个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鸿门宴》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个规律.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鸿门宴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个规律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鸿门宴一文,篇幅虽然不长,但文言语法现象却非常丰富,尤其是字词的活用现象,仅名词活用作动词这种现象,该文中就有10处,仔细分析这些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对我们掌握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普遍规律会有较大的帮助。请看下列例句:沛公军霸上。寿毕,请以剑舞沛公欲王关中。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范增数目项王。刑人如恐不胜。道芷阳间行。藉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上是课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句,通过对以上句子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判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种方法。例中的“军”、“寿”本来都

2、是名词,但在句中两词后面分别带了“霸上”和“毕”字,“军霸上”即“军于霸上”,“霸上”是“军”的补语;“毕”也是“寿”的补语,在这儿,“军”和“寿”都活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驻扎”、“献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名词后如带有补语,那么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例中的“王”本是名词,在句中前面用能愿动词“欲”修饰,这时“王”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结论之二:名词前如用能愿动词(如“能、可、欲、肯”等)修饰,那么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例三句中的“义”、“语”和“目”字,本来都是名词,但在句中分别用否定副词“不”和一般副词“数”修饰,在此都活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合道义”、“说”、“以目示意”。结论之三:名词

3、前如用副词修饰,那么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例三句中的“刑”、“道”、“藉”本也都是名词,但是它们在句中处在谓语的位置上,与另一个名词连用,都活用作了动词,意思分别是“用刀刺割”、“取道”、“登记造册”,与后面的名词组成了动宾关系。结论之四:两个名词连用,如组成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例中的“虏”原来是名词,义为“俘虏”,现在放在“所”字的后面,活用作动词,义为“虏获”。结论之五:名词如果与结构助词“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这些方法,在学习文言文判别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的时候,就方便了许多。其实,认真分析鸿门宴中的各种语法现象,我们还可以学到更多。中国1000所学校免费交流试题,资源共享 加盟热线:15964070277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