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5837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1.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包括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关于“城市与我们的生活”,要使学生明确城市化过程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地理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又包括人文地理环境,可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先整理出知识网络;再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城市化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城市环境问题”的教学中,重点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要让学生明确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教学时,最好从学生周围的生活讲起,利用视频等手段提

2、供新材料和问题情境辅助教学,对高中学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教师要结合实例,拓展讲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关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图”展开教学,并结合“阅读”及“活动”,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开放式教学,重点强调现代城市应具备生态化和特色化两方面属性。教学重点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环境问题。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教学难点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逆城市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材料、填充图册等。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逆城市化现象。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3、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示、材料及实地考察,了解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我国城市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对于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推进新

4、课师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展示:“现代化城市”景观图 生 在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在农村,城市现代文明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农村青年向往都市的繁华。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迅速缩小。师 (承转)城市是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包括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生 (合作探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城市建

5、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师 由于城市的核心功能,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开发,加速经济发展,从而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课件展示:“城市化与地面下沉”图解 师 城市化过程对人类地理环境还产生哪些影响呢?生 (合作探究):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

6、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师 (激励性评价后,请学生阅读P43“扩容与提质并重”材料,回答问题。)生1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大举侵占土地;城市人口膨胀等。生2盲目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大批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等。板书:景观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师 在高度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不当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那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呢?课件展示:“城市环境污染图”城市环境污染师 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有

7、哪些?这些污染产生了哪些危害?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板书: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生 (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内容空缺,让学生填写)。课件展示:表格: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

8、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师 (待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后,依次呈现答案并作精讲,及时查缺补漏。)(承转)城市的急剧膨胀,使原来的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结构、城市的市政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会造成哪些问题呢?生 交通

9、拥挤,住房条件差等。课件展示: 城市交通拥挤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师 当前为什么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策略?生 (合作探究)主要针对交通拥挤、交通秩序混乱提出来的。小汽车对个人来说改善了交通条件,提供了舒适的交通环境,但小汽车过多会造成交通阻塞,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小汽车低速行驶还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尾气污染。实行“公交优先”,公交车的大容量可以同时解决几十甚至上百人的交通问题,这样一方面可提高社会效率,减少了交通阻塞现象,还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师 城市人口因规模大,未充分就业,存在一定数量的失业队伍,乡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必然导致失业问题加重,也影响社会安定。此外,城市化过程还会

10、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等。贫困问题,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报酬较高的工作要求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具有过硬技术的劳动力,无技术或缺乏充分教育或熟练技术的人就容易陷入贫民群体。内城衰落问题,二战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迅速增加,引发了城市工业、人口、商业大规模郊区化,内城地区出现了工业基础缩减、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自然环境恶化、服务设施缺乏等衰落现象。板书: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师 (承转)从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首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请你

11、具体描述该现象的发生。生 这是城市化过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称为逆城市化现象(或城市郊区化)。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为追求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结果造成市中心的衰落。师 城市化过程造成城市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呢?生 (小组汇报各组实地调查后的改进措施)建立卫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适当分散污染源;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师 (激励性评价后,多媒体展示“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阅读材料,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12、生1大树移植对生态环境造成下列影响: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生2 山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和湖泊泥沙淤积萎缩,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汛期威胁中下游地区人口、农田、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安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枯水期,发生严重的旱灾,影响中下游地区及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 生3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师 “生态

13、城市”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可归纳为和谐、高效和发展。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与山、河、湖泊、植被等自然景观协调。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人的生活和生产需要环境保障。随着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调整演替的保障。板书: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承转)我国城市如何发展呢?课件展示:“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图”,请学生自主探究后合作讨论,明确答案要点。生 (回答)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

14、或当地的小城镇。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师 现代化城市要具备两个属性,即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创造一个为市民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家园综合体”。自然背景和社会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特色应该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课件展示:师 说一说它们的建筑风貌及形成原因。生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筑风貌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

15、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师 生完成表格填写后,多媒体展示答案,同步查缺补漏。课件展示:课堂训练:下图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1.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为一天中的()A.早晨上班前B.早晨上班高峰期C.中午前后D.傍晚下班高峰期2.光化学污染往往出现在()污染源区域污染源上风向污染源下风向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A.B.C.D.3.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污染的城市,下面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B.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晴朗、光照强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

16、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4.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以及我国全球化趋势展望等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1982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10年城镇人口比重(%)120.626.128.93545(预测)城镇个数建制市(个)236456640建制镇(个)2 66411 95316 992材料: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形成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和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线铁路城市集聚带和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

17、集聚带、沿兰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和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的地区集中,沿_、_和_可以形成城市集聚带,其中华北地区的城市带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计划采取的解决措施有_等。(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扩大绿地面积B.破墙透绿C.完善排水系统D.多

18、建高楼参考答案:1.C2.A3.C4.(1)交通方便铁路海岸线河流淡水南水北调、防治水污染、节约水源(此外还有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2)将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而且水资源污染和大气污染将日趋严重。(3)热岛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多上升气流,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较多。A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化过程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作用,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失业、贫民窟、侵占耕地等。因此城市化过程既对自然地理环境也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学习研究这些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教材以“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为案例,具体展开讲述

19、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同学们要理解掌握。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城市化与环境问题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城市化过程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堵等是怎样产生的?应如何治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活动与探究的结果:撰写一篇论文。追踪练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答案:C2.下列关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可行性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汽车取代自行车B.将现有道路全部改建成高速公路C.增加交通

20、线路的用地面积D.建造多层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道路答案:D3.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A. B.C.D.答案:C4.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B.优先发展公交车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减少就业压力答案:C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

21、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千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阅读材料,回答57题。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环境污染 绿地面积少 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 社会治安差A.B.C.D.答案:B6.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

22、泥沙含量大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答案:D7.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观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答案:C8.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作“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

23、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材料三:近几年昆明市投资100个亿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淤泥,打捞湖面藻类,并对附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使滇池逐步实现碧水风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2)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

24、废气中的SO2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3)下列有关滇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滇池附近工厂纷纷建设污水处理场,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B.滇池治理前鱼类逐年减少,主要是附近工厂排放的大量的有毒物质所致C.滇池治理前湖水生化需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下D.治理滇池过程中,抽取淤泥是为了减少湖中植物营养物,控制藻类生物的生长(4)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A.分散城市职能B.郊区城市化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第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

25、住区答案:(1)C (2)C (3)D (4)B二、综合题9.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正在申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847.650.6(1)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7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成的是_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_点(填写字母)

26、的方向发展。(2)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集中(见上图),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_分区,它的优点有_。为了使黄浦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景岸线,成为21世纪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长约85千米的两岸将进行综合开发,黄浦江与两岸的功能从生产型转换为综合服务型。根据功能转换的要求,你认为将有哪几类用地被置换?(3)上海将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列举两到三例近年来新建和在建的城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试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

27、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议:污染源:_。防治建议:_。(4)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_为重要标志,但当城市的发展与_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_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作出贡献。答案:(1)C E(2)城市内部职能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分散污染源;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推进郊区城市化;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任选2点) 工厂企业用地,码头、仓储用地等。(3)任举2例绿地,如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等;环境功能:净化大气、调节气候、消减噪音、阻滞粉尘、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等(任选2点) 污染源:来自工业

28、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弃物 防治建议:略(对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任选一项提出两点以上建议)(4)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10.背景材料: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3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有关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比如: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境意识

29、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_污染、_污染、_污染、_污染。(2)运用地理知识说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具体措施。(3)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原理,评价有关城市政府的行为。答案:(1)大气 水体 噪声 固体废弃物(2)分散在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3)有关城市政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在行使搞好公共服务的对内职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也表明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他们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加大科普宣传,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是履行精神文明建设职能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必须加以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