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5841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期望以此减小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的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82O ml,术后治愈出院,平均随访4个月,无肠梗阻、肠(粪)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手术行阑尾炎性包块切除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关键词:阑尾;炎性包块;临床分析阑尾炎性包块,多由于阑尾炎引起,其无明确的定义。主要认为是由于阑尾急性炎性反应后引起的阑尾周围出现脓肿和炎性包块。包块可包括脓肿型、粘连型和肿块型。一般临床诊断较

2、为容易,患者多有转移性的腹痛、发热,且病程在48 h以上,通过查体可扪及右下腹的包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阑尾炎性包块治愈的关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马杭卫生院为加强临床诊治手段,对42例阑尾炎性包块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452岁,平均36.4岁;发病时间38 d,平均4.5 d。术前确诊为阑尾炎性包块35例,在手术室麻醉后发现包块3例,弥漫性腹膜炎4例。 1.2临床表现:发热26例,体温37.339.3;4例入院时腹痛消失,余病例均出现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升高和食欲缺乏等症状。 1.3

3、医技检查:医院通过B超检查发现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包块29例,直径311 cm;其余患者为边界不清悉的混合性包块,直径2.58.3 cm。有弥漫性腹膜炎5例,局限性腹膜炎26例。 1.4治疗方法:本组42例患者均硬膜外麻醉,在右下腹直肌旁进行切口,先在腹膜处切开一个小口,尽量吸尽腹腔积脓,切开腹膜用血管钳提出腹壁,外翻固定,以覆盖保护切口,在包块周围用纱布保护腹腔组织;用手指细心分离包块,切除已经粘连呈现团块坏死的网膜,一般都可以显露回盲部切除阑尾。阑尾穿孔一般在中部和头端,所以阑尾根部大多可以分离。对根部没有坏死、盲肠水肿轻的患者,在距离盲肠0.4 cm处用血管钳轻微钳夹阑尾后,用7号丝线结扎1

4、次,在距盲肠0.30.4 cm处用小圆针4号丝线“8”字缝扎1次,在7号丝线结扎远侧0.4 cm处切断阑尾,阑尾残端用蘸有苯酚、75%乙醇和生理盐水的棉球依次涂擦,包埋残端。部分仅剩少许残端,包埋困难,则在其阑尾根部行双“U”字缝合,缝线打结,留l尾线再将阑尾系膜或盲肠肠脂垂或网膜覆盖阑尾残端打结。手术切除阑尾后,彻底切除已经坏死的大网膜和周围的坏死组织,止血,脓液吸净,解除粘连,用纱布拭净,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置引流管,手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二联抗炎药物治疗,待伤口愈合后拆线。 2 结果 42例患者的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82O ml。术后治愈恢复出院,平均随

5、访4个月,均无肠梗阻、肠(粪)瘘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阑尾炎性包块是多发病、常见病。急性阑尾炎没有经过治疗,或者虽然经过抗感染治疗但感染没有得到控制,继续发展到局部有脓液渗出,大网膜包裹,局限成包块,既形成炎性包块。诊断阑尾脓肿时应重视临床征象而不是影像学检查。 治疗阑尾炎性包块的经典观点主张非手术治疗,23个月后择期手术。但非手术治疗使用抗生素很难到达脓腔内,只能靠脓肿自行缓慢吸收,消散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阑尾炎的阑尾已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存在脓肿破溃引起的腹膜炎以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如果仅作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壁的瘢痕挛缩,会使管径狭窄,很可能导致炎性反应反复发作,再次手术。早期手术治疗

6、不但不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及时消除感染来源,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避免了多次复发和阑尾周围炎性反应肿块引起的并发症,本实验中病例患者均早期手术切除病变的阑尾炎性包块,没有手术死亡现象,没有肠瘘等发生,术后患者治愈恢复出院。 手术中有一定的风险存在,根据本实验结论,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阑尾基部采用双“U”字形缝扎加固比单纯结扎要稳妥。对于阑尾基部和盲肠组织水肿严重的患者,采用荷包缝合比较困难且加重盲肠组织的损伤,单纯的采用单根丝线结扎容易丝线滑脱导致粪漏现象的发生,而采用双“U”字形缝扎的优点是可以相互重叠封闭阑尾的残端,即便其中的一条缝线损伤残端,另一条缝线

7、仍然可以封闭残端,不仅可以避免阑尾残端处单条结扎线脱落,还可以在阑尾的根部穿孔或者盲肠充血肿胀时避免强行荷包缝合所造成的阑尾残端或盲肠区的愈合不良、坏死和穿孔。术中用阑尾系膜或大网膜对阑尾残端或炎性反应较重的盲肠区进行覆盖,可以避免粪瘘的形成。提高早期手术的技巧。切口选在腹直肌旁进行切口,术中尽量充分暴露视野,手术中的操作应仔细、轻柔,不能暴力粗心,直视下用手指细心的进行阑尾脓肿与周围的肠管、网膜等的钝性分离,避免对已经炎性水肿的肠管、血管等周围脏器造成损伤。术中应同时切除炎性反应较严重的网膜组织,清除坏死物和粪石等,这样就可以减少术后肠粘连的机率。对于手术后是否用液体冲洗这一问题,依据实验本人认为如果脓液比较局限,洗净后可以不再冲洗,避免造成扩散,也可以不采用引流;但是如果脓液已弥漫,就需要冲洗,可以选用抗生素液进行腹腔冲洗,吸尽洗液使腹腔无液体残留。 4 参考文献 【1】 刘安重,史陈让,张兆林,等.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附138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7,25(6):329. 【2】 刘昶,翟博,王东,等.左氧氟沙星预防与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16. 【3】 陈荣华,郑德元,毕克礼.梅氏腹部外科手术学.第10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2009:1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