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68525 上传时间:2021-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摘要:探讨不同方法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50例腹部感染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改良式处理;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式处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腹部切口瘢痕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感染性手术;疗效比较;处理感染性手术切口往往会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若切口发生裂开,则会引起患者全身感染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易造成不必要的医院纠纷,如何对感染性手术切口进行有效的处理是临床上所关注的课题。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9年腹部感染切口的患者

2、给予了改良式处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09年1月50例腹部感染切口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6.8岁。其中阑尾炎手术26例,腹股沟疝修补术14例,肠梗阻4例,胆囊手术6例。所有病例均剔除有严重瘢痕体质及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给予改良式处理;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式处理;两组患者年龄、腹部脂肪厚度、感染切口长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未I期愈合切口给予传统方法处理:拆开缝线,将切口敞开并给予冲洗,依据切口的大小放置

3、相应引流条与换药;治疗组未I期愈合切口给予改良方法处理:拆开缝线,将切口敞开并给予冲洗,直接将切口缝合,依据切口的长度与深度放置相应的皮下引流管,依据切口长度对引流管剪侧孔,引流管多从切口旁正常组织引出并给予按负压吸引。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与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25例,切口愈合时间10 d者12例,10 d者13例;治疗组25例,切口愈合时间10 d者22例,10 d者3例,25例切口愈合时间均15 d。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32,P0.01)。2.2两组

4、腹部切口瘢痕比较:对照组25例,瘢痕扩大者19例,瘢痕无扩大者6例;治疗组25例,瘢痕扩大者8例,瘢痕无扩大者17例;两组腹部切口瘢痕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05,P0.01)。3 讨论临床上影响切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有:切口的选择,一般行正中切口比腹直肌旁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的愈合能力好,主要是因腹直肌旁或经腹直肌切口切断结扎神经与血管较多,易影响血供;切口裂开情况,切口裂开较长、全层裂开或局部感染严重者其切口的愈合能力则较缓慢【2】;缝合技术与止血方法,手术时的操作、缝合不当,会引起张力过大及死腔的残存,导致血供差及区域组织的缺氧,而术中异物的存留,线结的松脱等均能影响切口的愈合。

5、切口愈合也与术后切口的内血肿及肌层止血的不当等有关。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皮下脂肪液化为外科中常碰到的临床问题,故在对腹部手术切口进行有效的处理时减少感染率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手术切口的I期愈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了取得良好的治愈率,对2001年2009年50例腹部感染切口的患者分别给予改良式处理与传统式处理,结果经比较分析表明改良式的手术切口处理其切口愈合时间与切口瘢痕均明显优于传统式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式切口处理主要能对积液进行充分引流,且在进行引流时可根据切口的长度与深度来选择相应的皮下引流管,避免了因软组织的进入而导致引流管的阻塞。改良式切口处理较

6、传统式切口处理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缩短了切口的愈合时间,从本文研究中可知,改良式切口处理其愈合时间大多数10 d且25例切口愈合时间均15 d,与传统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减轻了患者来自经济与身体上的压力。其次,改良式切口处理务须频繁换药,从而减轻了因换药导致患者身体上的疼痛感。再次,切口不易形成瘢痕,本组中改良式组的瘢痕扩大者仅8例,明显优于传统式组的19例。综上所述,对感染性手术切口给予改良式处理明显优于给予传统式处理,因其具有切口愈合时间短、经济负担少且切口不易形成瘢痕,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何瑾玢,李卿,江金燕.101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10.【2】 王灵,张曲娣.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实用医药杂志,2007,24(5):521.【3】 郭志晨,叶竹梅,黄樟生,等.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1.【4】 贸丰,白雪峰.使用抗生素在普外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3):15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