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283834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6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温箱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65例痛经患者,内服自拟中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徐长卿、延胡索、香附、祁艾、川楝子、荔枝核),配合温箱灸等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2例、有效4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76%。结论:中药结合温箱灸能够明显改善痛经,取代止痛药。关键词:痛经;中药;温箱灸痛经是指发生在女子月经前后和月经期出现的小腹疼痛和腰腹痛。其病因多,伴随症状也较多,甚至病情顽固,迁延难愈,给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西医除给予止痛药对症处理外,无其他更好的方法。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中药

2、口服,配合温箱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65例,已婚者48例,未婚者17例,年龄17-45岁,平均29.5岁;病程1-15年,平均6.3年;病史:未婚未孕者13例,人工流产史38例,剖宫产14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其中子宫腺肌症28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15例,不孕症8例。本组患者舌质大多数偏暗,部分病例边有瘀点,苔薄,脉弦细,中医辩证属于气滞血瘀型。2. 治疗方法2.1中药内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处方:桃仁10g、红花6g、川芎15g、赤芍15g、三棱15g、莪术15g、徐长卿15g、延胡索15g、香附15g、祁艾12g、川楝子15g、荔枝核15g。于月

3、经前一周开始口服,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天。加减:血瘀明显,痛经剧烈者加乳香、没药各15g;下腹冷痛喜温喜按者,加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肾虚者加川断、杜仲各15g;肝气郁结者加柴胡9g、合欢皮15g;不孕患者加土鳖15g。2.2温箱灸用艾绒做成艾条,放于灸箱中,行经第一天直接将灸箱放在患者觉疼痛处,熏灸30分钟。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痛经全部消失,不用继续服药。有效:痛经症状减轻,不用口服止痛药。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3.2治疗结果:痊愈12例(18.46%)、有效47例(72.3%)、无效6例(9.24%),总有效率为90.76

4、%。其中不孕症8例中有3例妊娠;卵巢巧克力囊肿15例中B超证实缩小10例;子宫腺肌症28例中19例B超证实子宫无继续增大,病灶得到控制,9例略增大,6例痛经未得到改善的均为子宫腺肌症患者。4. 讨论痛经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为功能性痛经,而继发性痛经则是盆腔器质性疾病的结果,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当痛经发生时,多用止痛药对症处理,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的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症,它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冲任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通”。宋氏女科要方有云“

5、经水将来作痛者,血瘀气滞也,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虚,治当以行经顺气。”说明痛经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应选用行气活血药物治之。笔者在治疗过程中以桃红四物汤加味,辅以温箱灸下腹,方中桃仁、红花、赤芍、三菱、莪术活血化瘀,延胡索、川芎化瘀止痛,香附、艾叶温经止痛,川楝子、荔枝核行气止痛,徐长卿祛风止痛。 温箱灸是用艾绒做成艾条,放于灸箱中,放置于穴位上熏灸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艾叶性温而味芳香,灸以火燃艾,烘灼腧穴,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感传从而达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行气止痛的作用。与上述诸药配伍,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痛经共凑佳效。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需经前提前服药,至经期则因

6、势利导,祛邪外出,方可邪去正安,提高疗效,这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治”的原则。从治疗的结果来看,中药结合温箱灸的方法不仅对原发的功能性痛经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痛经亦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地控制内异症的病灶,达到调经助孕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浆中前列腺素含量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等作用,故临床上采用口服活血化瘀的中药结合温箱灸的方法治疗痛经,具有整体调节、多途径、无副作用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 尤昭玲.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9。2. 叶红娟.中医治疗痛经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6(3),294。3. 王祖倩,张志枫.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