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3101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32例摘要:目的:对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收治的32例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病例,给予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涂抹患处,连续使用36个月。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9例,好转3例。结论:临床使用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外耳道疾病;真菌感染;制霉菌素粉或油膏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种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气候潮湿、温暖地区的常见耳鼻咽喉疾病,且易反复发作,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极为重要【1】。现将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自2007年3月2009年3

2、月对外耳道真菌病32例采用制霉菌素粉或油膏涂布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8岁,65岁以上者有3例。病史10 d1年,平均12个月。单耳22例,双耳1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着11例,合并有真菌性鼓膜炎者6例。临床症状:单侧或双侧耳内奇痒不适并流淡黄色液体,耳闷或堵塞感,部分有间断性听力下降,并有经常挖耳习惯。外耳道检查可见灰白色或烟黑色的粉末状,颗粒状或绒毛霉苔或形成痂皮呈膜片状脱屑,清理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或糜烂,部分患者鼓膜充血,但未穿孔。治疗前均做外耳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而确

3、诊。 1.2治疗方法:均在明视下先用3%双氧水配合负压吸引尽量去除分泌物及痂皮,再用5% NaHCO3反复浸泡冲洗外耳道(破坏真菌赖以繁殖的环境),再用细棉签擦干净外耳道后,若是耳道渗液多者,用卷棉子蘸取少量制霉菌素粉剂均匀涂布于外耳道及鼓膜创面上,若外耳道干燥者可用棉签蘸制霉菌素油膏涂布外耳道,1次/d,10 d为1个疗程。每次涂药前均需清理掉耳内的一切病变组织及陈旧粉末。无须口服抗真菌药,伴有糖尿病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年老体弱者,应加强支持疗法。每个疗程后复查,未愈者继续涂药并观察36个月以上。治疗期间不再用其他药物,嘱患者禁止挖耳及耳内进水,保持耳内干燥。 2 结果 治愈:耳痒,耳疼,流

4、水现象消失;外耳道皮肤颜色形态正常,鼓膜完整,色泽正常。好转:耳痒减轻,耳内流水基本消失;外耳道皮肤基本正常,鼓膜较前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未得到任何改善。随访612个月,治愈29例,好转3例。 3 讨论 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因全身消耗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全身抵抗力下降或长期应用抗生素使与真菌相拮抗的细菌族受到抑制而致病【2】。其次多为外耳道皮肤深部感染,多因反复挖耳可使外耳道内正常耵聍的保护作用减弱,耵聍腺的分泌功能受到限制,外耳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尤其当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擦伤、划伤时,附着在不洁挖耳工具表面的真菌等致病菌便可

5、直接进入耳中,为真菌的生长繁殖起到传播作用【3】。外耳道狭窄幽深且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外耳道壁被擦伤的渗出液或血液又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培养液,在如此环境条件下真菌丝及孢子的生长繁殖极为迅速,繁殖的真菌反过来又会加重外耳道及鼓膜的损伤【4】。 外耳道的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曲霉菌,约占80%以上,本病的确诊依据是真菌学检查,但在临床上外耳道奇痒,有灰白色或烟黑色分泌物霉苔者或持续性外耳道的患者,真菌感染的存在也应考虑。治疗方面,耳内涂布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粉或油膏的应用既保持了外耳道的干燥又抑制了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制霉菌素的局部应用量少,全身吸收少,不良反应小,

6、不会导致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 4 参考文献 【1】 吴洪巧,管善国,王文娟.45例外耳道真菌病诊治体会.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15(3):151. 【2】 赵卫民,陈桂芳,房伟宜.复方酮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47例报告.广西医学,2001,23(3):583. 【3】 张远芬,李谨,张群,等.制霉素片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9):1686. 【4】 金声扬.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北京医学,2003,25(2):328. 【5】 农辉国,李菊裳,黄光武,等.耳真菌病的真菌学与治疗方法研究.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10):438. 【6】 王家龙.复方酮康唑霜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观察.中国乡村医学,1996,3(9):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