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3108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析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128例青霉素皮试阳性(含假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再次皮试,观察阳性患者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假阳性97例,占75.78%。结论:在青霉素皮试观察中,护士要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正确判断,降低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便于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关键词:青霉素;皮试;阳性;假阳性;预防措施青霉素是临床科室的常用药物,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疾病疗效显著,该药物的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杀菌能力强,是抗生素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容易

2、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在给患者用药前,要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皮试试验,并对皮试结果进行准确判断,能为患者选择安全、合理的抗生素,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临床治愈率【1】。文章重点介绍青霉素皮试发生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8例青霉素皮试阳性(含假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476岁。院外皮试阳性8例,呼吸道感染67例,术后预防性用药45例,其他16例。 1.2方法:患者在皮试阳性后,按照1 ml含500 U青霉素浓度使用

3、一次性1 ml无菌注射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药,进行再次皮试,皮内注射0.05 ml,皮丘直径为0.5 cm,同时行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在注射20 min后,观察结果。 1.3评定标准:阳性:局部隆起并出现硬结、红晕,直径1 cm,或者周围有伪足,有丘疹或者荨麻疹出现,局部瘙痒;阴性:无明显的阳性表现。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假阳性97例,占75.78%。药物因素23例,占23.71%;受试者因素32例,占32.99%;操

4、作技术因素42例,占43.3%。 3 讨论 3.1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3.1.1 青霉素制剂:青霉素G的水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分解产物可使人体出现过敏反应,青霉素的水解与溶剂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存放时间、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青霉素皮试液中的青霉素分子通过分子重排成为青霉素烯酸,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结合并形成青霉唑蛋白和青霉烯酸蛋白成为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溶液存放的时间越长,青霉烯酸的含量,发生假阳性的可能越大。青霉素G的分解速度受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影响,在接近中性的溶剂中,分解速度较慢,低渗液也会增加皮试假阳性的可能。同时青霉素G的分解速度也受到温度的影响,青霉素皮试溶液在常温下分解迅速,温度升

5、高,分解速度加快,发生假阳性的机率增加【2】。从青霉素的安全性、敏感性、疼痛等方面比较并进行跟踪,发现青霉素皮试的最佳浓度为400 U/ml,在每次皮试皮丘的容积为0.05 ml。 3.1.2 受试者因素:患者在睡眠不足、空腹、心理紧张、饥饿、高热持续等情况下进行皮试,也会增加假阳性的发生率。心源性恶病质的患者,因为周围血液循环缓慢,长期缺氧导致皮肤颜色加深,在皮试后按照常规的时间判定容易定位阳性。患者皮肤本身对碘伏、乙醇等消毒溶液过敏容易导致局部的血管扩张,并出现与消毒范围大小一致的局限性红晕,并出现假阳性。此外真菌感染的患者容易出现假阳性,这是因为青霉素与真菌具有相同的抗原,真菌感叹的患者

6、对青霉素有潜在的过敏,并引起交叉过敏反应,皮试阳性的可能性增加。 3.1.3 操作技术的原因:由于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后果比较严重,部分医务人员在操作时过于谨慎,对青霉素皮试可疑阳性不加以综合分析,使假阳性的发生率增加。在皮试时消毒液未擦干,进行皮试,使消毒溶液渗入皮内,也可出现假阳性,在配置青霉素皮试液时,浓度不够准确,皮内注射刺入过深,注入药液过多,也可发生假阳性【3】。 3.2应对措施:青霉素皮试时护理工作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皮试的结果至关重要,可以各种原因发生假阳性,导致患者失去使用青霉素的机会,增加了患者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准备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再次进行皮试排除假阳性

7、有一定的意义【4】。针对青霉素水溶液的特点,皮试液溶媒应选择中性等渗液,如使用生理盐水不使用注射用水,皮试液要现用现配,不能久放,已达到最大限度降低青霉素的分解和青霉素烯酸的形成。在操作中要准确掌握皮试液的浓度和剂量,严格操作,必要时请多人观察试验结果。平时准备好急救药品,以备急用。在青霉素皮试观察中,护士要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正确判断,降低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便于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4 参考文献 【1】 孟爱萍.青霉素皮试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齐鲁护理杂志,2007,7(7):544. 【2】 宗志风,郑庆华.生理盐水对照法排除青霉素皮试阳性结果护理体会.镇江医学院学报,2005,11(3):403. 【3】 何丹丹,郑丹苗,饶小红,等.门诊患者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实用护理杂志,2005,17(7):37. 【4】 彭玉焕,饶小红,朱洁梅.预防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7,8(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