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6812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 专题03 修辞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修辞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一)常用修辞方法初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1.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道理喻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比喻的种类:明喻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暗喻青春是盛开的鲜花。借喻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分拟人、拟物两种。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2、,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3.夸张为了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扩大的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刻意往大、多、快、高、强等方面说。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的夸张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特意往低、小、短、少、轻、弱等方面说。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的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绿油油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4

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1.由句子中的短语构成排比例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由句子构成排比例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5.对偶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例 远望石拱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反对构成对偶的

4、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物,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连续反复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例 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间隔反复在重复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例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例 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反问句可以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

5、。例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反问句也可以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例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8.设问在无疑的地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例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二)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赋予物以人的属性,便于抒发情感,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3.夸张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丰富想象和强烈共鸣。4.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强调内容,增加文采;节奏鲜明,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5.对偶给人以韵律感、节奏感,便于吟诵,给人以音乐之美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7.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表达效果。8.设问强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使文章有波澜变化。4 / 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