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记录表(二).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08629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记录表(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活动记录表(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活动记录表(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活动记录表(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活动记录表(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记录表(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记录表(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研组研修活动记录学科体育组长万朝云研修日期2013-10-16研修主题如何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主题选择的依据:大课间活动是确保全体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从小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兴趣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主题的问题指向及在整个研修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校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对大课间活动的主题和形式、时间、内容、管理、考核等进行献计献策,明确进行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修目标1. 通过研修本校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的必要性;2. 通过分析本校大课间活动的现状

2、,发现存在的新问题。研修对象文峰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研修过程研修过程一、明确本次研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二、分析我校校大课间活动现状1、文化课教师拖堂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大课间进退场的快速性、有序性、安全性,学校规定了每个班级行走的路线、先后顺序。但是,一些文化课教师拖堂的现象屡见不鲜,大课间音乐已经响起好长时间,他们仍然留恋课堂,舍不得下课,影响了进场速度。分析与对策:这些文化课教师过于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教学不惜霸占学生的锻炼时间。为此,要加强对文化课教师的监督考评,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处理必严”,考评的结果直接与他们的奖金、职称、评优挂钩。2、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班主任

3、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来组织本班级的体育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一些班主任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表现的却不尽人意,态度不端正,不出工,或出工不出力,致使其班级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表现非常糟糕。分析与对策:这些班主任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让学生出来“放放风”,活动一下即可,没必要那么认真。为此,也要加强对班主任的监督考评,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处理必严”,考评的结果直接与他们的奖金、职称、评优挂钩。另外,对班主任的续聘,大课间的工作表现可作为重要依据。3、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单一、老套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一、老套,春夏秋季做操,冬季跑步。学

4、生对缺乏新意的活动内容比较反感,出现逃避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事情屡见不鲜。由于许多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直接兴趣,缺少必要的间接性趣,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出现逃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分析与对策:之所以出现活动内容单一、老套的情况,主要原因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策划、总导演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没能开动脑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开展工作。为何没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要原因有:1、一些体育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费工夫”。2、体育教师辛勤的付出没有回报,例如大课间不纳入平时的工作量,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坏没有评价,长此以往,体育教师的心态开始动摇,没有了工作热情、上进心。3、学校体育教师人数少(有

5、的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或仅有一名体育教师),无法完成智慧的融合,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进行创新。4、学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限,很难创新。改变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刻不容缓,体育教师要有职业精神,要对得起“体育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人人争取为其争光,而不是为其抹黑。体育教师要在季节性、趣味性、锻炼性、发展性、易参与性、经济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在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商讨下,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师交流,合理选择月(周)活动内容(可以是自创,也可以借鉴兄弟学校),定期进行轮换,争取把大课间组织成快乐的海洋,例如,笔者学校就分别安排了广播操、兔子舞、跳绳、踢毽子、搏击操、竹竿舞、跑操、班级特色项目等

6、内容。另外,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能够组织12次的大课间评比活动,因为有评比就会有好坏,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荣誉必然会高度重视,有利于解决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向外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分析与对策:之所以出现活动内容单一、老套的情况,主要原因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策划、总导演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没能开动脑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开展工作。为何没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要原因有:1、一些体育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费工夫”。2、体育教师辛勤的付出没有回报,例如大课间不纳入平时的工作量,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坏没有评价,长此以往,体育教师的心

7、态开始动摇,没有了工作热情、上进心。3、学校体育教师人数少(有的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或仅有一名体育教师),无法完成智慧的融合,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进行创新。4、学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限,很难创新。改变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刻不容缓,体育教师要有职业精神,要对得起“体育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人人争取为其争光,而不是为其抹黑。体育教师要在季节性、趣味性、锻炼性、发展性、易参与性、经济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在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商讨下,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师交流,合理选择月(周)活动内容(可以是自创,也可以借鉴兄弟学校),定期进行轮换,争取把大课间组织成快乐的海洋,例如,笔者学校就分别安排了广播

8、操、兔子舞、跳绳、踢毽子、搏击操、竹竿舞、跑操、班级特色项目等内容。另外,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能够组织12次的大课间评比活动,因为有评比就会有好坏,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荣誉必然会高度重视,有利于解决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向外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单一5、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少专业指导6、统一运动负荷,使一些学生运动过量,一些学生运动不足7、大课间有效活动时间少8、大课间体育活动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三、初步研究意向低年级重兴趣激发,高年级种能力培养。研修过程分析与对策:之所以出现活动内容单一、老套的

9、情况,主要原因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策划、总导演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没能开动脑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开展工作。主要原因有:1、一些体育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意“费工夫”。2、体育教师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的好坏没有评价,长此以往,体育教师没有了工作热情、上进心。3、学校体育教师没有进行创新。4、学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有限,很难创新。体育教师要在季节性、趣味性、锻炼性、发展性、易参与性、经济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在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商讨下,合理选择月(周)活动内容(可以是自创,也可以借鉴兄弟学校),定期进行轮换,争取把大课间组织成快乐的海洋。另外,也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能够组织12次的大课间评比活动,因为有评

10、比就会有好坏,学校领导为了学校的荣誉必然会高度重视,有利于解决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向外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单一通常情况下,操场上都是学生在活动,很少有教师活动的身影,没能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欢快、和谐的场面。 分析与对策:教师不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有四个原因:1、学校片面的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忽视了教师的健康问题,所以没有组织教师锻炼。2、一些教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与学生同场活动。3、一些教师对自身健康问题重视不够,不愿意活动。4、繁重的工作,使一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大课间要抓紧备课、

11、批改作业等。大课间不仅是学生锻炼的时间,也应该是教师锻炼的时间,学校要组织教师走进操场,进行适宜的活动,最好学校领导能够身先士卒,起到带头作用,师生共同锻炼的欢快、和谐场面一定会形成。5、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少专业指导一些学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差异,认为只有安排学生喜欢的活动内容,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保证活动效果。于是在大课间安排了学生以兴趣为研修过程中心进行活动,然而原本是件好事,结果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过多的学生选择一项内容,导致“僧多粥少”,出现了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大课间只能站在一旁成为看客;学生兴趣差异性太大,出现了过多不同活动内容的版块,有的活动场

12、地缺少专业指导。分析与对策:出现纯粹按兴趣分版块进行活动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采用的,在组织前一定要考虑好场地器材的数量、学生的人数、指导教师的人数等因素。例如在学生中进行充分的调查,最大限度的设置几个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版块,不同班级进行定期轮换活动(如设置篮球、滚轮胎、跳短绳、跳长绳、接力跑、各种跳等版块,不同班级进行轮换活动),也可以作为奖励,在大课间集体活动中表现好的班级才有机会到“趣味浓的版块”场地上进行活动。另外,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自带器材,请有体育专业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6、统一运动负荷,使一些学生运动过量,一些学生运动不足统一运动负荷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各班级

13、一起进场,一起活动,一起退场。但是,这样的安排出现了“过量与不足”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很大,用统一的运动负荷来要求学生,不是很科学。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还得靠体育教师,希望体育教师能够多渠道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实践。例如,在跑操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跑两圈,各班级到达集合地点后自动原地踏步调整半分钟左右,此时不能坚持的学生可以出列到一旁进行力所能及的其它活动,当再次跑步的信号发出后,班级余下的学生再次集体跑步,一圈(具体圈数根据操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后到达集合地点再次原地踏步调整半分钟左右,此时学生可上可下,当再次跑步的信号发出后,班级余下的学生再次集体跑步,这种方法在

14、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跑操中出现的“过量与不足”的问题。7、大课间有效活动时间少大课间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而学校组织学生锻炼的时间却很少,例如做操后研修过程后就匆匆退场,使大课间时间利用率不高。分析与对策: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五种:1、进场时间太长,此时就要对症下药,找出影响进场速度的原因,及时解决,提高进场的速度。2、本身安排活动的时间就少,此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好活动内容,精心组织,不能让大课间的时间白白浪费。3、布置场地器材浪费了活动时间,此时体育教师要辛苦点,尽量在大课间之前能够把场地器材布置好,如果布置不完,余下的再由学生自己布置。4、退场时间太长,此时要根据操场上班级的分布

15、情况,合理组织各班级的退场顺序,进而提高退场速度,为基本活动赢得时间。5、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神体力恢复、上厕所等时间,想当然的提前结束了活动,此时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学生完成上述事情。8、大课间体育活动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前,评价大课间体育活动时主要看:动作齐不齐,精神面貌好不好,内容有没有特色等,这些都是感性的东西,不够科学。要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组织好,科学的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分析与对策:大课间体育活动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人们对大课间的研究不深入所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不是一般一线体育教师的能力所能及的,但坚信要评价大课间体育活动仅有感性标准是不够的,必须还得有深层次的理性标准。三、初步研究意向全校师生重兴趣激发,培养良好的大课间锻炼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