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2997 上传时间:2021-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论治规律、转归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前期各门中医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归宿之一,又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形成中医类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学习和掌握好该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1 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1.1中医内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年来在中职卫校的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中,发现中医内科学病证复杂,直观性相对不强,且涉及相关知识较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概念容易混淆,或虽然能诊断出病名,但无从下手辨证施治,或难以推

2、测疾病的转归,不能形成中医内科学完整的临床思维和治疗方法。根据存在的问题,关键是抓好教学的三环节;【1】。深刻理解定义:定义是各个病证的高度概括,它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一定要把定义讲清楚,讲透彻,重要之处要反复强调。重点掌握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每一个中医内科病证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讲解的重点。理解了病因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核心,就使病证知识的内容系统化成为可能,学生掌握起来也就比较容易。证型的熟记:熟记证型,不仅可以轻松应付考试,也可以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自如,所以必须熟记每一个病证的证型。这就要求,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记忆,如:联想法、对比法、趣味记忆法等等。1.2中医内科学教学思维模式的探讨

3、中医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临床课程,它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多种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故开展多种教学思维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笔者采用顺向思维、点面思维、中西互参、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的应用【2】,使中医内科的理论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贴近当代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学效果突出。2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2.1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启迪学生临床思维。中医内科学阐述的是内科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诊断、临床证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规律,课程知识涉及到各科基础

4、知识及多系统疾病。怎么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浅显化?关键是抓好每个病证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证型,以此为主线,点面结合,灵活运用多方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笔者主要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病案讨论法,授课过程中穿插讨论式、图表法、提问式、启发式、探究式、导入式、归纳比较等各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临床思维,收效显著。2.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中医内科学教学多年来一直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而中医理论相对比较深奥、抽象,中医内科学知识体系庞杂、繁多,这单凭教师一张嘴、一只粉笔、一本教案,无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所学知识不能深刻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5、。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具有即时性、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和优势【5】,多媒体教学具有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立体演示特点,可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6】。因此,合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将课程内容制做成集影象、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课件,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体系简单化。通过网络还可随时给学生展现出最新的医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如鼓胀与水肿病的讲授,可在文字板书基础上添加图片、影像等辅助手段,通过看临床患者图片,听患者腹部叩诊音,真正地达到从

6、视觉、听觉的角度去鉴别、理解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3开展病案讨论,培养学生临床运用能力。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临床课之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辨证论治,学生不仅仅要记忆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具体地运用辨证论治体系。教学上即使拥有网络多媒体技术,但单纯理论知识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与迷茫,也难以摆脱中医内科学的呆板、单调。因此,在每一疾病讲授前后,可选一些适合学生自身学习情况的、具有真实性、代表性的病案进行讨论【4】。2.3.1在病案选择上,可选用古今经典医案,或临床实际病案,或根据疾病知识自编案例,以教材为中心,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设计好病案的呈现方式,设计每一个

7、病案的针对性问题,并能反映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案例,全面掌握案例可能涉及到的纵横知识面,对案例问题的解答做好十足的准备。2.3.2对于病例的呈现,或以文字、图像的形式呈现,或教师、学生根据临床实际病例,自己充当患者。学生需按临床诊疗的思路,通过中西医诊断方法,围绕患者;的病史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婚育史、个人史及体格检查、舌脉、辅助检查等),做出中西医病名诊断及中医证型,并说明诊断依据,再确定治疗原则,最后处方用药。讨论过程可由一个学生进行分析解答,然后其他学生进行批解并提出各自的疑问,再师生一起讨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答疑解惑,教学互长。教师

8、在整个过程中要引导、启发学生的临床分析思维,协调好辩论的局面,紧密围绕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做出归纳总结。通过这一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记忆与理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4临床见习融入PBL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PBL教学法指的是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患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其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小组讨论为主要方式、学生群体思维为主导、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为步骤的特点。中医内科学具有较强的临

9、床实践性,临床见习是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巩固中医内科的理论知识,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笔者在临床见习的教学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融入P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先选择典型住院患者,简要地介绍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主诉等)。依据病情与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大纲设置问题,比如消渴患者,这一患者的具体发病机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辨证施护?其次,到病房查看具体患者,要求学生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内容,对患者进行详细地病史资料收集,且运用西医诊法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期间教师要随时记录学生错误的询问及查体方法,以便在后面的讨论中指出

10、纠正。然后组织讨论,轮流发言,学生依次汇报病史资料,并结合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对资料进行分析,作出中西医病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医证型、制定出防治方案,且对患者的预后与转归作出判断。把事先设置的问题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结合展开讨论,对自己所作出的结果阐明理由,发言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作答,教师注意控制讨论的时间和范围,并适当给予指导,对学生们的发言及时作出归纳统一。最后,要求学生以住院病历的形式撰写一份病历,教师对学生书写的病历要认真批阅,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在中医内科学的临床见习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PBL教学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来收集信息,这进一步加强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已有的问题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去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对疾病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3】,加强了知识间的交叉学习,推陈致新,开拓新的领域,让学生有较宽阔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地基础。参考文献:【1】吴利平.抓好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三环节.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64.【2】马作峰,姜瑞雪.中医内科学教学思维模式浅谈.国医论坛,2001,16(2):4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