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27119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摘要: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组别例数平均年龄LVEFBNP对照组11257.67.552.81.85.684.23试验组级组4361.58.063.111.047.7321.01级组5660.79.451.78.78.4234.85级组1360.68.157.98.2182.4691.83P值0.050.010.01表2两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比较组别例数左房前后径右房上下径室间隔厚度二尖瓣返流发生率对照组11257.67.523.65.57.51.40试验组级组4331.23.744.03.89.71.612.1级组5636.35.246.37.

2、510.61.551.6级组1340.48.148.56.412.41.869.3P值0.010.010.010.013 讨论据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2】。由于心力衰竭预后情况较差,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率和总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是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综合病症。BNP即B型利钠肽,是储存并于心室中合成的神经激素。心室压力增高时,脑钠肽前体(preproBNP)会被酶分解为BNP、NT-proBNP。从研究中发现,CHF患者血浆 BNP水平明显超出健康组,心功能分级组(级)患者间的血浆 BNP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血浆BP

3、N水平随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发展逐步增高。相比较储存于小颗粒中的心房钠尿肽(ANP),是由心房压力紧张时释放反应的,外周血中的ANP值在轻微刺激下升高;BNP分子则是通过信史RNA转录产生的,其代谢对于反映心室压力更加直接,在慢性CHF患者的病征分析上比ANP或其他神经激素更为准确。目前,BNP被视作心血管生物学的重要标志物,已逐步在CHF临床诊断中加以应用。通常来说,血BNP值低于100 pg/ml就可帮助医师排除CHF的可能性。相比较NYHA分级根据CHF患者主诉、物理检查对其病征及死亡率所作的固定分级,客观的BNP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更加科学、精确。从研究结果来看,BNP水平与

4、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关联,LVEF越低,BNP水平增长趋势越明显,这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心功能级的CHF患者的心功能仍处于代偿期,超声心动图指标显示正常,但其血浆BNP水平已超出健康标准。另外,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检查中发现,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者(LVEF50%)与舒张期心功能不全(LVEDD55%,LVESD4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均超出正常水平。证明血浆BNP水平除受到心室腔容积影响外,还可用于检查心肌的射血能力【4】。综上所述,BNP在检测早期心功能受损、长期心性预后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是心力

5、衰竭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及疗效监测、判断预后的有效辅助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可将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用作判断无症状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基础监测指标。4 参考文献【1】 唐亮等.脑钠肽对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14.【2】 Christian H.Essential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of NT-proBNP.EurJ Heart Fail,2004,6(3):257.【3】 胡大一.心脏病学实践: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4】 江洁华.血清BNP测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