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39078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 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发展迅速,不仅信息传递形式多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实时更新,从而满足各种类型的受众需求。信息全球化依靠的是现代传播技术,因此,当代中国广播电视无法脱离全球传媒大环境。1996年,国外学者提出超媒体;概念,国内学者敏锐捕捉这一带有技术学词根的原概念的精准性,及时提出未来信息传播将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达到多媒体信息之间相互叠加、高度融合、自由转换的传播状态超媒体时代【1】。认为超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人性化、个性化和全球化;任何个人既是超媒体信息的享用者,又参与这些信息

2、的制造和传播。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4G启动,超媒体图景正在化为现实。当下,对超媒体最通俗、最直观的描述就是三网融合、多屏联动、跨屏传播【2】。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受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新闻节目形式,这给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契机,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契机。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来说,其目的仍然是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其核心是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适应观众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通过技术的支持使编辑手段多样化,进而发掘全方位、多角度、有时代感的新闻内容。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提出:广播电视是指以各种电子通信技术与设备为介质,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广泛传播,通过多种终端为受众提供视听类服

3、务的大众媒体。;【3】学者认为:广播电视的媒介价值是多维度构成的。如果只强调某一个维度,媒介的价值实现就会由理想的立体化而逐渐单一化、平面化,由此必然会引发受众的心理排斥、逆反和受众的流失,传播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4】。因此,单一化的新闻编辑方式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新闻采编人员须在采集的过程中重视新闻的美学价值,以传递真善美为目的,运用美学原则,创新新闻采集和编辑,做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结合,制作出令人升华的美学作品。1 博采众长,突破消息类新闻编辑形式的桎梏通过多样化的编辑,提升消息类新闻的活力。可以说,消息类新闻提供最新信息,在新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依靠节目主播的解说,配合音画同步

4、传递给观众,形式感较强,易显得枯燥,因此, 采编人员首先应采用不同的编辑形式,对身边的好人好事要多加宣传报道,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和榜样力量。对重大国际国内新闻应深入挖掘争取第一手资料,把握最佳机会,传递新闻现场的全貌和细节;而对经济要闻及经济形势报道,应运用图表对比、嘉宾访谈等方式广角展示新闻背景,并为观众提供指导。2 全面出击,利用编排多样化增强吸引力新闻编排根据观众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安排,将不同类型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实现跨媒体形式与跨艺术形式的组合,用易于接受的国际化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重视对电视节目的预告宣传和节目间的衔接,在节目预告宣传,节目间的起承转合,频道间的相互关联等方面下功夫,避

5、免节目单元化、频道孤立化,这些举措将有利于频道品牌打造和稳定收视群体。电视媒体要根据自身人员技术和设备状况,抓住当地人文特征制作出短小精干,具有本土气息的形象片和节目栏目片头、片花,以通俗性、平民化感染受众,就自身而言,可以精心制作播出本媒体电视频道宣传片花,新闻节目收视指南,电视剧节目导视和公益广告,用浓郁的地域色彩维系与受众的感情纽带,保持观众对地方电视节目的收视习惯。3 以人为本,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亲和力电视节目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既有声音和图像的美感,还有主持人的流利演说,综合呈现新闻节目中独特的艺术美感。新闻节目的现场环境需要通过画面的方式呈现在荧屏上,画面的表现力是电视节

6、目质量的关键,可在历史总结、统计数据的新闻中加入历史图片和字幕数据,突出新闻节目画面的可视性。运用图标、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动态演示,让其更加生动,更具有亲和力,从而吸引眼球,拉近电视和观众的距离。从上级媒体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大密度的覆盖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海量的新闻信息,克服了电视新闻的时间性限制,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新兴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企业电视台当然达不到省台的新闻播出密度,但由于其受众主要是当地观众,适当增加本台自办节目的播出次数,相当于加大了覆盖密度,同时节目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和社会赞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参考文献【1】张君昌.媒体融合新趋势.南方广播研究,2000(2).【2】张振华.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202.【3】方毅华.时政新闻节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人民网传媒频道.【4】张振华.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4.【5】孙义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科技传播,20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