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了一堂.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2567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今天有幸听了一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今天有幸听了一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今天有幸听了一堂.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今天有幸听了一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摩课,虽谈不上震撼,却也是颠覆了曾经的一些看法。但改变看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惑。 首先,以下方面可以更新我的教学: 、初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组织过程及教学形式。如何分组;小组组名,小组口号,小组成员的搭配。 、小组学习课堂前的学案设计与学生自学学案 、分组得分的激励 、分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不可否认学生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建构学习,只要教师合理的组织那将不再是理论的口号而是有真实的可能性!、组长的汇报及讲解,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一组成员为所有同学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想要纠错!这样必能够让学生高度

2、集中注意力。、组与组之间的争论让人看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比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概念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对错,这本身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不经意间已经从小学总是回答“是什么”,上升到了第二步回答“为什么”;如果更为优秀的学生就应该回答“数学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其次,第一次完整的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外在形式,而无真实体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内在实质,因而存在较多的困惑:、合作的种类很多,如通力合作,分工合作及交流合作。那么今天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属于当代数学教育大家张奠宙教授早已讲过数学属于个人思考的学科,合作的目的在于交流。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必须建筑在个人思

3、考的基础上, 没有个人的深入思考, 合作交流就是一句空话。只讲合作,不谈独立思考,是矫枉过正。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能独立思考吗?合作交流是一句空话吗?、每一节课都要小组合作学习吗?无论什么数学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吗?今天没有机会问及这些问题,有点遗憾!修订后的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难道我们真要放弃众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而独选其一”合作交流“?、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不能真的高效?我国数学教学形成了独有的“双基”教学法,传统不能全部否定!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稍微弱化了“双基”教学,但经过十年的实验,修订后版数学课程标准 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强化为“四基”、小组合作学习前的学生自学学案,我的理解“学生得独立思考完成,但我们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吗”?学生是不是会做的做,不会做的抄?、如果每节课必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像今天这样高吗?小组得分的激励还会如此吗?也许我们会说不断变换激励方式,但真有那么容易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