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2572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直角的初步理解说课稿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理解。教材分析:教科书在本课时安排了两个例题。例3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例4主要是教学三角板上的直角的用法:能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也能够用它来画直角。本课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也是下学期理解锐角和钝角也是一个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学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他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直角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发现水平,所以对于直角并不陌生。三维目标及重、难点:根据孩子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直角,会用

2、三角板判断 直角和画直角。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判断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图形的美、数学的美。激发学生了解数学的愿望,乐于探索的积极心态。教学重点:理解、辨别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难点: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通过动手参与、体验来获取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学流程: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根据这个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为四大环节:

3、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在开始新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了上节课学过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了心理准备。出示活动角。第二环节:引导体验这个环节分三个层次来实行。1.加深直角的理解。这个层次,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在初步理解直角后学生对直角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直角就不难了,这样直角在头脑中的印象会加深。活动二,用肢体语言来展示直角。因为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的逻辑表达水平有限,他们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的说出直角定义。只要他们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直角,就说明他们真正的理解了直角。比找直角更进一步,所以在上课后我把这个活动与原来

4、找直角这个活动实行了调换。活动三,用圆形纸来折直角。这个设计的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二是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起到承接的作用。2.判断直角。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所以我用一个问题总领:你怎么就能证明你所折的这个直角就是一个直角呢?这也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为学生提供现实问题、现实原形(折的直角),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所以把所折的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并不会太难。在实际的比的过程中也完全能够叙述的很完整,所以在总结判断方法的时候我采取学生分别表述、逐条出现、最后整理的策略。这样不但给了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5、心,激发学生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愿望。3.画直角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学生在“角的初步理解”中已经会画角了,所以我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去画直角,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把培养学生的探索水平和操作水平落到实处。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贮存下来,从而使所形成的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单纯的练习总是枯燥的,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的情景。第一题:说一说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这道题不但是对难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一个延伸。第二题:下面的角,哪个是直角?哪几个角比直角小?哪几个角比直角大?第三题:数一数,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有多少个直角?这道题有些难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完成。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第四环节。全课总结。自己谈在这一节课中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