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2840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过安仁》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舟过安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借助图画及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3、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把古诗编成故事。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小练笔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有这样一个童心不泯的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为主,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尤袤、陆游、范成大)猜猜他是谁?(杨万里)。今天他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做了一首诗,是什么情景呢?我们一起看图画。二、学习古诗1、看图,说图意。打开书,看到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

2、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自由汇报,教师梳理学生一两个关键问题,留在理解诗意时解决)2、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指导“篙”、“棹”的读音及“遮”的写法3、吟诗。 师范吟(让学生了解吟诗的最基本方法:平长,仄短。) 学生试吟,师指导 学生边吟,边谈自己感受4、悟诗。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2、借助插图。3、发挥想象)(1)自学,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A、理解诗题、词语、诗句。(学生说不全不强求)B、演古诗,再现情境。(小组内合作表演)要求:有对话、动作。角色转换:学生用表演来再现诗句的意思。师生配合表演。三、唱诗。过渡:如此有趣的一幕,诗人杨万里知道了原因后,为小孩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带着对小孩的喜爱和聪慧的赞赏又一次走进诗里,能够边吟唱边做动作。1、学生自由吟唱。2、指名吟唱。3、挑选优秀的,领唱。4、配乐齐唱 。三、改编故事。要求:1、写上小孩的动作、语言,能恰当地用上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就更好了。如:笑嘻嘻、着急、目不转睛等。2、字数100字左右,限时5分钟。小小渔船江边靠,我和同伴上了船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舟 过 仁 安杨万里 事件 两小童无雨张伞 聪明 童稚原因 不是遮头是使风 赞美 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