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42949 上传时间:2021-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教学设计(17).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题目詹天佑学科年级六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课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牛卫 1.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热爱祖国”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人物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采用了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写出人物的特点,特别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述,突出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2. 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

2、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相关詹知佑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与詹天佑相关的资料和事迹,有利于把握文本内容。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自主充分去阅读文本,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2、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写出人物的特点,特别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述来突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是个难点。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水平,自学水平,动手实践操作水平和口头表达水平。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教

3、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4.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直接导入。1、出示詹天佑的铜像课件;2、谈话激趣:3、教师板书课题【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把学生带进角色,这是情感的诱发。】二、检查预习,交流信息。1、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詹天佑所处的时代、生平、求实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詹天佑,激起学生对了解詹天佑一生伟在业绩的兴趣。2、教师投影,詹天佑简介:【设计理念:了解背景,加深理解。】三、合作交流,共享收获。(一)、速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并有代表性地举手向教师汇报。教师概括,课件展示: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

4、人”字形线路。2、引导学生探讨: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3、师提问4、学生汇报(二)、分组合作,问题探究。1、力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2、汇报交流,深悟感情。1研讨勘测线路小组:【设计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2研讨开凿隧道小组:【设计理念: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有效地利用了美术学科资源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3研讨设计“人”字形线路小组:【设计理念:鼓励学生的动手,动脑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注意学生的持继发展,给予学生一个想象学习的空间。】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投影京张铁路的险峻地势图片:2、生谈自己此刻最想对詹

5、天佑说的话。3、学生练笔;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设计理念:激发情感,汇报交流;实行练笔,提升语言表达水平。】五、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能够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写下来。2、再次画画开凿隧道的两种示意图。3、课后找一些相关描写詹天佑的书籍阅读并向长辈了解一下他们所知道关于詹天佑的事迹实行系统比较理解,以扩大阅读知识面。【设计理念:设计相关读、写、画、听、唱、演、做等相关的作业内容,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也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5板书设计勘测线路 5、詹天佑开凿隧道杰出 爱国设计“

6、人”字形线路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出示课件,直接导入。1、出示詹天佑的铜像课件;2、谈话激趣:同学们,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会看到这样一座铜像,他目光炯炯,正视前方,神情刚毅自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3、教师板书课题詹天佑,齐读,确定学习内容。二、检查预习,交流信息。1、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詹天佑所处的时代、生平、求实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詹天佑,激起学生对了解詹天佑一生伟在业绩的兴趣。2、教师投影,詹天佑简介:詹天佑(18611919年),字达朝,号眷诚,祖籍徽州婺源县,籍贯广州南海县(今广州荔湾区)。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

7、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三、合作交流,共享收获。(一)、速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并有代表性地举手向教师汇报。教师概括,课件

8、展示: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引导学生探讨: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用上上面问题和“在情况下”的句式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说一说詹天佑是如何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个任务的。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抓住“阻挠”、“要挟”、“轻蔑”、“嘲笑”去读去谈。3、师提问:从课文中的这些事例,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找出文中的中心句。4、学生汇报: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二)、分组合作,问题探究。1、力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加入自己喜欢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打破传统独立思考,创立出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兴趣

9、交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新局面。2、汇报交流,深悟感情。1研讨勘测线路小组:学生:汇报通过抓住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感悟到詹天佑,严肃、认真、吃苦、身兼数职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并体会到他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动力,源于他深深的爱国之情。教师: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因此我并没就此打住,而是问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不断升华,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全体进行感情朗读,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2研讨开凿隧道小组:教师:要求学生研读课文,进行讨论,结合自身理解,在练习本上画出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所采取的方法的示意图。

10、学生:学生通过画示意图,体会詹天佑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从而感悟詹天佑的智慧和才能。这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有效地利用了美术学科资源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教师投影两种开凿隧道的动画。全体进行感情朗读,体会詹天佑的智慧和才能。3研讨设计“人”字形线路小组:教师:要求学生研读课文,进行讨论,结合自身理解,在练习本上画出詹天佑“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此外还要求学演一演“人”字线路,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想出另外不同的线路方法。学生:学生除了画示意图,当小导游介绍外,还自己实际操作演试火车走人字形线路的原理。再者分析还有别的办法让火车上攻克青龙桥地势的坡度吗?以让自己创设了个想

11、象学习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能会设计出“螺旋形线路、“之字形线路”、“折回线路”等。教师把学生的设计方案与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作比较,得出线路设计的优劣之别,发现学生们所设计的方案可行性不足,因为车身太长,不利开安全行驶,而且修筑也不太经济,从而深刻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聪明才智。教师投影“人”字形线路的动画。全体进行感情朗读,再次体会詹天佑的智慧和才能。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投影京张铁路的险峻地势图片:京张铁路修筑时所要经过的种种险峻、复杂的地势2、生谈自己此刻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3、学生练笔;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五、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讨

12、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写下来。2、再次画画开凿隧道的两种示意图。3、课后找一些有关描写詹天佑的书籍阅读并向长辈了解一下他们所知道关于詹天佑的事迹进行系统比较理解,以扩大阅读知识面。7、教学反思詹天佑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本篇课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这是一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好教材。我感觉在教学中应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爱国情感。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13、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自主、合作、乐学、创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结合“以读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一)、在开场白中我创设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到詹天佑的“画像”面前,使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兴趣,做到激发动机时入情。而且在整堂课中教师都很有激情,在语言上努力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二)、“接受任务”部分,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语气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加感悟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三)、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通过写、画、听、唱、演、做等相关的作业内容,体现了训练的

14、层次性,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也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同时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二)、我让学生推荐同学表演,由于被推荐的学生准备不充分,因此他只能用非常生硬的动作、语言,简单地说完整个过程,而对其他同学的质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了,由于调控不及时,引得全班同学议论纷纷。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