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52318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例随访,2014.06.05,病例1,女 54岁 体检发现前上纵隔肿瘤2天,CT值约5475Hu,CT值约为190234Hu,CT值约为131147Hu,?,病例2,女 57岁 体检发现右胸成巨大肿瘤1月余,CT值 3466Hu,CT值 5287Hu,CT值 6493Hu,?,病例3,女 27岁 深呼吸时胸骨后疼痛7天,CT值 5175Hu,CT值约5186Hu,CT值约5194Hu,?,病例4,男 38岁 体检发现左纵隔肿物10余天。,?,病例5,男 71岁 反复气促,腹胀伴双下肢水肿1月余,?,纵隔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及结缔组织的总称。前为胸骨,

2、后为胸椎,上接颈部,下止膈肌。 内含: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胸导管、神经、淋巴管等组织。,纵隔分区:,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连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两部。 上纵隔 前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前的部分) 后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后的部分),下纵隔 前纵隔(心包前) 中纵隔(心包、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 后纵隔(心包后),在 纵隔肿瘤中,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瘤、黄色瘤和迷走组织在纵隔内形成的肿瘤可以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发生外,其它肿瘤的好发部位常有一定的规律性 。,前纵隔: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 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 后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胸骨后甲状腺肿,CT表现:

3、 前上纵隔高密度肿块。 肿块边界清楚,内可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或局限性低密度囊变区。 相邻血管常受压,向外侧移位。 增强检查,因多血管性而有明显的长时间强化。 连续层面观察,显示纵隔内肿块与颈部甲状腺肿相连,且密度一致。,胸腺瘤,组织学上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及混合型,又分为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近期,WHO还依据胸腺肿瘤的上皮细胞形态及其与淋巴细胞比例,分为A型、AB型、B型及C型,该型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并与肿瘤侵袭性、复发等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临床上约30%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CT表现: 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

4、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 增强检查,实性部分呈较均匀强化。 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肿瘤。 一般主认为是由于胚胎时期第3、4鳃弓发育异常,主要为部分多潜能组织、细胞迷走脱落,并随心血管的发育进入纵隔所致。 病理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囊性畸胎瘤,即皮样囊肿,含外胚层与中胚层组织,多呈单房囊状;另一类为实性畸胎瘤,组织学上含3个胚层,结构复杂,可存在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CT表现 囊性畸胎瘤多为厚壁囊肿。 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

5、550HU)、钙化或骨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 不均匀强化,瘤灶一过性显著强化常提示恶性。 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淋巴瘤,为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 病理上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杰金病。 临床上以霍奇金病多见,常见于青年,其次为老年。 临床症状 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纵隔脏器受压症状如呼吸困难 临床上表现有病程短、发展快和症状重的特点。,CT表现: 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前纵隔管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其次是气管及支气管和隆突下组。 肿块较大时中心可发生坏死,但很少出现钙化。 增强可见轻度强化。 纵隔内结构可受压移位。,纵隔淋巴瘤可自前、后纵隔

6、侵犯胸膜外和胸壁而形成软组织肿块。 病变也可经淋巴沿支气管周围侵犯肺实质。 心包受累出现心包积液和增厚。 侵犯胸膜,可表现为胸膜结节、胸腔积液。,神经源性肿瘤,病因病理 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后纵隔肿瘤 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 多发的神经纤维瘤,除纵隔外,可见于其他神经,同时伴有多发皮肤结节、紫斑及骨改变,称为神经纤维瘤病。,CT表现: 肿瘤好发于后纵隔椎旁。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为圆形,神经节性肿瘤呈纵行生长,而分叶者多见于恶性

7、肿瘤。 肿块内可发生囊变或脂类较丰富而密度减低。,增强有强化。 相邻椎间孔扩大、相邻椎体破坏等。 胸膜下结节和胸腔积液是恶性的一表现。,纵隔囊肿,支气管囊肿 是胚胎时支气管胚芽迷走至纵隔发育异常所致。 常见于气管旁及气管隆嵴下。 呈单房囊性肿块。密度均一,多呈水样密度,CT值020HU。某些囊肿内含有高蛋白成分,可呈软组织密度,甚至有高达120HU。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增强检查,病变没有强化。对于平扫显示为高密度囊肿,病变无强化有助与其他实体性肿瘤鉴别。,食管囊肿,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囊肿类似,常发生于纵隔内食管中1/3附近。 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呈水样密度,也可表现为软组织密度但增强后未见强化。 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增强仅见菲薄囊壁轻度强化。,心包囊肿,属于间皮囊肿,病理上间皮囊肿内壁为间皮细胞,内为澄清液体,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故认为属先天性畸形。 CT表现: 常发生在心隔角区,右侧多见。 病变通常与心包相连,但少数带蒂而与心 包无明显连接。 呈单房囊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 度。壁薄而均一,边缘光滑。 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