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前言11 总 论31.1 编制依据31.1.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31.1.2 地方环保法规41.1.3 环评工作技术规范51.1.4 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其它文件、资料51.2 评价目的51.3 评价标准61.3.1 环境质量标准6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71.4 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指导思想8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81.5.1 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程度及性质识别81.5.2 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111.6 评价工作级别与评价范围121.6.1 评价工作级别确定121.6.2 评价范围确定131.7 评价重点141
2、8 相关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151.8.1 相关规划151.8.2环境功能区划151.9 污染控制与保护目标151.9.1 污染控制目标151.9.2 环境保护目标162 建设项目概况192.1 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192.2 项目规模与建设内容192.2.1 工程规模192.2.2 建设内容192.2.3 外部依托关系212.2.4 总平面布置212.3 主要技术指标212.4 配套公用工程222.4.1 给排水系统222.4.2 供电系统242.4.3 空调系统252.4.4 供热工程252.4.5 燃气252.4.6 通风换气252.4.7 通讯系统252.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252.
3、6工程进度253 工程分析26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63.1.1 环境空气污染源分析273.1.2 废水污染源分析273.1.3 噪声污染源分析273.1.4 固体废物283.1.5 生态及水土流失293.2 运行期污染源分析293.2.1产污环节及项目拟采取环保设施293.2.2 废气污染源强分析313.2.3 废水污染源强分析333.2.4 噪声污染源强分析353.2.5 固体废弃物源强分析353.2.6 对生态环境的改变373.2.7 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374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384.1 自然环境概况384.1.1地形、地貌、地质384.1.2 气候与气象414.1.3 水文和水文地
4、质环境414.1.4 土壤424.2社会环境概况42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44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5.1.1 评价目的445.1.2 大气污染物采样、分析方法445.1.3 监测点位布置445.1.4 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445.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5.2.1 监测点布设455.2.2 监测时间、频率及气象条件455.2.3 监测结果456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主要环保措施476.1 项目建设污染特征476.1.1 施工内容和施工特点476.1.2 环境污染影响特征476.2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476.2.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476.2.2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506.2.3
5、施工废水影响分析536.2.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536.2.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46.2.6拟建地土地原有情况546.3 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措施546.3.1 施工期废气污染控制要求546.3.2 施工噪声控制要求556.3.3 施工废水防治措施及要求566.3.4 施工固废处置要求566.3.5 生态保护、恢复措施566.4施工期环境影响小结577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587.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587.1.1 居民生活废气排放的环境影响分析587.1.2 地下车库排气的环境影响分析587.1.3 备用发电机排气的环境影响分析607.1.4 生活垃圾收集点臭气影响分析617.2 水环
6、境影响分析评价617.2.1 项目排水去向617.2.2 拟建项目产生废水的水质及水量617.2.3 污水处理措施及排放水质627.2.4 中水回用情况627.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47.3.1 生活类噪声影响分析647.3.2 小区内部车辆行驶噪声影响657.3.3 车辆进出停车场噪声影响657.3.4 配套设施噪声657.4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评价667.4.1 生活垃圾影响分析677.4.2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垃圾影响分析687.4.3污泥影响分析707.5 日照障碍影响评价707.5.1 日照环境影响执行标准707.5.2 日照环境现状717.5.3 新建高层日照环境影响分析727.6生
7、态适宜性分析737.6.1 评价指标737.6.2各项指标评价标准确定737.6.3生态适宜性评价777.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777.7.1社会环境影响因子筛选777.7.2社会环境影响预测787.7.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797.8运行期环境影响小结798 产业政策与选址合理性分析808.1 与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08.2 项目规划相符性808.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818.4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819 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评述与建议83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839.1.1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839.1.2 停车场汽车尾气治理839.1.3 居民生活废气849.1.4 备用发电机排气84
8、9.1.5 垃圾堆放点臭气影响分析849.2 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849.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859.3.1生活类噪声859.3.2小区内机动车噪声869.3.3设备噪声869.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869.4.1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869.4.2医疗固废的防范措施879.4.3污泥防范措施889.5 绿化要求889.5.1 绿化措施评述889.5.2 要求与建议899.6 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89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110.1 经济效益分析9110.2 社会效益分析9110.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110.3.1 环保投资估算9110.3.2 环境效益92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931
9、1.1 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分析9311.2 总量控制9311.2.1 总量控制原则9311.2.2 总量控制因子9311.2.3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9311.3 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9412 公众参与9512.1 公众参与目的和原则9512.2 环境信息公示9512.3 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9512.3.1 调查方式9512.3.2 调查内容9612.4 调查范围和对象9612.4.1 调查范围与对象9612.4.2 公众参与人员构成9612.5 调查统计结果9612.6 公众意见合理性分析9812.7 公众关注问题对策意见9812.8 小结9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10013.1 环境监
10、督管理10013.2 施工期环境监测与监理10013.2.1 环境监测计划10013.2.2 环境监督管理10013.3 营运期环境管理要求10113.4 营运期环境监控计划10213.5 污染物排污口规范化管理10213.5.1 基本原则10213.5.2 技术要求10213.6 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10314 结论与建议10414.1 项目概况10414.2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10414.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0414.2.2声环境质量现状10414.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414.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0414.3.2 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10514.4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结论1071
11、4.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10714.4.2 废水治理措施评述10714.4.3 噪声防治措施评述10814.4.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评述10814.4.5 绿化措施评述10814.5 项目可行性结论与建议10814.5.1 项目建设可行性结论10814.5.2 主要要求与建议109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建设项目四邻关系图;附图4:建设项目日照分析图;附图5:西安市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图。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2:项目委托书;附件3: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备案确认的通知(西曲江发
12、2014】201号);附件4:西安市规划局曲江新区分局通知,2013年04月08日;附件5:西安市规划局曲江新区分局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书,2013【027】号,2013年04月08日;附件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报告(高环委字(气)【2014】第017号);附件7:项目第一次公示截图;附件8:项目第二次公示截图;附件9:公众参与调查样表;附件10:公众意愿调查名单表;附件11:公众参与意见采纳承诺书;附件12: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报告。VIII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与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对居住条件、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及环境优雅的居住
13、空间已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打造生态、现代的居住环境,为此,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集住宅和配套商业为一体的曲江运动公寓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住宅,二期主要建设配套商业;本次环评只针对一期进行评价,项目名称为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雁南四路以北,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以东,曲江唐仁里小区以西,项目总投资4.8亿元,占地面积为29354.01m2,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7371.4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0358.41m2,地下建筑面积37013.
14、08m2。项目为住宅小区,规划总户数为416户,规划居住总人数为1332人,容积率为2.40,建筑密度为18.00%,绿地率为35.00%,停车位768辆,其中,地上停车位48辆,地下停车位720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 2014年08月01日,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委托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环境监测科研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项目的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调查,收集了相关基础资料,同时进行了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资料收集、公众
15、参与调查等工作,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分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基础上,编制出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区环境空气中SO2的24小时平均值在1430ug/m3之间,1小时平均值在935ug/m3之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NO2的24小时平均值在2638 ug/m3之间,1小时平均值在1747g/m3之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PM10的24小时平均值在107142g/m3之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项目
16、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项目建址区域东、西、南、北侧声环境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拟建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一、废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二、废气,主要为居民生活废气、地下车库废气、备用发电机废气及垃圾堆放点臭气;三、噪声,主要为居民社会生活噪声,车辆进出行驶噪声及设备噪声等;四、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垃圾。建设项目运营期污染物治理情况: 废水:项目废水产生量量约164.54m3/d。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卫生站产生的少量医疗废水先经消毒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76.48m3/d进入污水处理设施
17、处理后流入中水回用系统回用(用于小区绿化、地下车库洒水等),剩余88.06m3/d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处理。 废气:各栋住宅楼设置专用排烟管道,各住户灶用天然气燃烧废气及油烟引至专用烟道排放;地下停车库在采取机械式排风系统定时通风换气,换气次数每小时6次,废气外排对环境空气中CO、NO2和THC净增浓度均较小,对环境空气影响小。 噪声:配电室、水泵及备用发电机等均设置于地下设备间,加减振基础,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 固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44.55t/a,小区根据需要,均匀设置若干个垃圾分类收集箱和垃圾回收点,回收利用部分可回收再利用的,不可回收部
18、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产生的医疗废物种类简单,数量较少,做好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在收集、存放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具体有关规定详见污染防治对策章节)进行,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有关医疗废物。项目自建的中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定期运往垃圾填埋厂处置。综上所述,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在采取项目设计和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污染源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小。在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前提下,从环评技术角度出发,项目建设可行。 91 总 论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5号发
20、布,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技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城市绿化条列,1992年6月22日; 国务院新推楼市调控六项措施,2006年5月17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2号令,2008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10日
21、22)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环监200246号;(23)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计价格2002125号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1月31日;(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2009年3月1日实施);(25) 环境保护部环科函2012(11)号转发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26)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列要求的若干意见(建设部165号文,200年7月13日);1.1.2 地方环保法规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22、第63号,2006年12月3日; 陕政发200114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的通知”;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人民政府,2004年; 市发(1999)第16号文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86号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64号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2005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西安市人民政府市政告字20085号文西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的通告; 西安市人
23、民政府市政办发20082号文西安市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实施方案; 西安市环保局市环发201073号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2010.3.1;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贯彻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切实加强涉及大气污染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市环发201324号); 西安市曲江新区分区规划(2014-2020); 市环发20135 号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建设项目审批要求; 陕建发2012173 号关于加快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1.1.3 环评工作技术规范 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
24、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HJ/T194-2005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1.1.4 项目立项批
25、准文件及其它文件、资料 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环评委托书,见附件2;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曲江运动公寓一期项目备案确认的通知(西曲江发【2014】201号),见附件3; 西安市规划局曲江新区分局通知,2013年04月08日,见附件4; 西安市规划局曲江新区分局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书,2013【027】号,2013年04月08日,见附件5; 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基础技术资料。1.2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和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掌握评价区的环境特征;针对其规划和建设项目污染特征,对该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与筛选;对项目开发与运营过程
26、中,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方法;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开发建设活动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制订避免并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坏的保护措施;建立项目区环境管理体系,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保护环境和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总之,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技术角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决策与监督管理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实行“三同时”提供科学依据。1.3 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评价: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环境噪声评价:执行GB3096-2008声环
27、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3-1所示。表1.3-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执行标准项目标准值单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SO2年平均60ug/m3日平均150ug/m3小时平均500ug/m3NO2年平均40ug/m3日平均80ug/m3小时平均200ug/m3PM10年平均70ug/m3日平均150ug/m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等效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 地下停车场内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地下停车场内空气环境质量要满足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见表1.3-2。表1.3-2 室内
28、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废气类别CONO2短时间(15min)接触允许浓度(mg/m3)3010 住宅区日照要求执行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日照满足大寒日不得低于2小时标准。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施工噪声、施工扬尘、运营期生活污水及地下车库废气排放等,具体执行的排放标准见表1.3-3所示。表1.3-3 污染物排放标准类别标准名称标准号执行标准项目限值生活污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COD500mg/LSS400mg/LBOD5300 mg/L动植物油100 mg/L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
29、J343-2010A等级NH3-N45mg/L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pH值6.09.0(无量纲)BOD520 mg/LNH3-N20 mg/L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等效声级Leq昼间70dB(A)夜间55dB(A)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等效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居民生活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SO2550mg/m3NOX240mg/m3烟尘120 mg/m3地下车库废气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CO30 mg
30、/m3NO210 mg/m3施工期废气执行GB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阶段),具体标准值见表1.3-4。表1.3-4 非道路移动机械装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第阶段)额定净功率(Pmax)(KW)CO(g/KWh)HC(g/KWh)NOxHC+ NOx(g/KWh)PM(g/KWh)130Pmax5603.51.06.00.275Pmax1305.01.06.00.337Pmax755.01.37.00.418Pmax375.51.58.00.88Pmax186.69.50.80Pmax88.010.51.01.4 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指导思想本项
31、目属于非污染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通过对现场调查、类比分析和现状监测,了解该项目地的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预测和分析该区域交通噪声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项目在施工期和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规划的要求出发,分析该项目与生态区整体的统一、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或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为建设单位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和工程实施,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评的指导思想为: 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根据生态规律,强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建设最佳人居环境; 本着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
32、发展的思想,评价项目对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作用; 确定评价项目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力求使开发行为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5.1 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程度及性质识别根据工程性质及其污染物排放特点,采用矩阵表,对工程影响环境要素的程度及性质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5-1、表1.5-2。表1.5-1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影响程度项目阶段环境资源 施工期运行期场地清理地面挖掘运输安装建设材料堆存小结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固废排放产品事故风险 小结自然环境水土流失-1-1-1-3地下水质地表水文地表水质-1-1环境空气-1-2
33、1-1-2-1-1声环境-1-2-1-1-2-2-2生态环境土壤植被野生动物水生动物-1濒危动物社会环境土地利用+2+2工业发展农业发展-1-1供水-1-1交通-2-1-3燃料结构-1-1节约能源+1+1+2生活质量美学旅游+1+1健康安全+1+1社会经济+1+1+2+2+2娱乐+1+1生活水平+3+3注: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10表1.5-2 工程对环境影响性质分析影响性质环境资源不 利 影 响有 利 影 响短期长期可逆不可逆局部短期长期广泛局部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地下水质地表水文地表水质大气质量声环境生物资源城市生态植物野生动物水生动物频危动物渔业
34、养殖社会环境土地利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供水交通燃料结构生活质量节约能源美学旅游健康安全社会经济娱 乐文物古迹生活水平从表1.5-1、表1.5-2可以看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的影响,此外是对水土流失、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影响;运行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废气、废水、噪声等方面。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住房水平等方面。根据影响因素识别,该项目施工期分别对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施工固废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运行期对地下车库废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态环境适宜性及日照障碍等进行分析评价。1.5.2 评价因子
35、的识别与筛选 施工期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施工期场地开挖、埋填及物料装运过程产生的施工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短期不利影响,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扬尘。 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噪声对施工场地周边声环境会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影响评价因子为等效声级LeqdB(A)。 施工过程产生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SS、COD和石油类;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5-3。表1.5-3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筛选表类型污染源环境影响因子大气环境场地开挖、工建工程及物料装卸过程施工扬尘水环境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SS、COD、氨氮声环境
36、施工机械活动、车辆运输等施工噪声固体废物弃土、弃渣、建筑废料建筑垃圾 运行期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环境空气根据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建成后,运行过程废气排放源主要为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居民生活灶用天然气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Ox、SO2、CO、THC等。 地表水环境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因子为COD、BOD5、氨氮、SS。 声环境主要噪声设备为风机、水泵等,评价因子为等效声级LeqdB(A)。 生态环境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生态功能影响及日照影响,确定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因子为生态功能、生态适宜性和日照障碍。综上所述,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5-4。表1.5-4 环境评价因
37、子筛选结果表项 目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PM10、SO2、NO2NOx、SO2、CO、THC声环境等效声级LeqdB(A)等效声级LeqdB(A)水环境/COD、氨氮、SS 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日照/日照分析1.6 评价工作级别与评价范围1.6.1 评价工作级别确定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拟建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冬季采取市政集中供暖;地下车库废气经通风换气后,通常情况下源强较小,项目本身无大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仅存在具有局部污染性质的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源、居民生活废气,依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规定,以及该项目各大气污染源分析,
38、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地表水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项目建成后外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染物主要是COD、BOD5、氨氮、SS等,废水经化粪池(卫生站产生的少量医疗废水先经消毒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一部分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剩余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产生量为164.54m3/d,排水量为88.06m3/d,项目废水产生量少,水质类型简单,无特殊污染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中“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判据”,本次环评对地面水环境质量做一般性调查,对地面水环境影响做简单分析,
39、重点对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进行可行性分析。 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是生活噪声及交通噪声,建成后区域噪声净增量小于3dB(A),且受项目噪声影响人口变化不大,依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项目的噪声影响特性和所处环境特征,将环境噪声评价工作级别确定为二级(见表1.6-2)。表1.6-2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影响因素评价等级声环境功能区环境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影响人口数量变化(HJ2.4-2009)评价等级判据一级0类5dB(A)显著增多二级1类,2类3dB(A),5dB(A)较多三级3类,4类3dB(A)较少本项目项目情况2类3dB(A)较少单独评价等级二级三级三级判别结果二级 地下水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项目拟建场址基础之下的第一岩土层为第四系黄土层,包气带防污性能属中等;场地潜水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大,且潜水层与承压水层的水力联系不密切,含水层污染特征为不易。另外本项目用水由市政供给,未取用地下水。同时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本次评价仅对地下水影响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