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中寻找希望(3).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64452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绝望中寻找希望(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目标 大成就观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之感想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告诉我们: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只有朝着那个梦想去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俞老师在报告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搬砖头,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搬一辈子砖头也还是个搬砖头的;如果这个人有自己的思想,心中有目标,或许有一天他能建一个温暖的家或者盖一幢办公大楼。可见做一件事情,心中有无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我们的班级工作也是这样。就托班来说:每天面对那些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活力无限而缺少自理、自制水平的孩子们,可能要追着撵着喂饭;可能睡觉大哭大闹;可能会在活动室内横冲直撞,乱打乱闹;可能会抓人咬人。如果班级经常

2、出现这种现象,而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只用喝斥、武力来控制局面,孩子们不但不会形成良好习惯。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行为会越变越劣,那时我们只会每天手忙脚乱的去应付那些琐碎的事情,最终导致老师身心疲惫,业务工作拖后腿,班级工作上不去。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每个班内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也仅仅少数,只要注意观察、分析,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措施,就会改变这种现状,抓好了问题孩子,班级管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们班的一件事来说吧。3月份班内新来了15个孩子,第一周因为孩子入园焦虑,即使班内哭声震天也属于正常现象;到了第二周上半周多数孩子已经情绪稳定,能吃、能玩、能睡了,可有一个小男孩总在午休时,大哭

3、大闹不上楼,哭着吵着要回家找妈妈。我们拿糖、贴画、玩具等哄过他,睡觉时搂过抱过他,可这些方法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他仅仅边哭边说:“我找妈妈,我不睡觉”,他的哭声非常有感染力,把那些刚稳定下来的孩子又煽动了起来,他们也跟着大哭起来,经常整个中午不得安宁。如果不尽快杜绝这种现象,其他孩子的午休质量不但降低,还能养成不良午休习惯,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天中午,我送孩子上楼,这个小男孩硬是拽着玩具橱哭着不上楼。最后我实在没办法,只好硬把他抱上楼放在被窝里,他迅速蹬掉被子大哭大闹。这次我改变了以往的哄劝方法,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于是我对着他郑重其事的高声说:“你听我说话,我就不让你睡觉”。他果然停止

4、哭声看着我,我说:“你不哭就能够不睡觉,也能够坐起来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睡觉”,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提议,不再哭了,我顺势把他扶起来坐好,并盖好被子。这招还真管用,也许他感到受了重用,也许他觉得很新鲜,就不再哭了,而是左看看右看看。因为缺少了他的带动,其他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他看到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都睡着了,自己的眼皮也开始打架了,实在撑不住了,往旁边一歪就睡着了。这天中午这个小男孩第一次睡了半个多小时。第二天上楼时,我还是用同样的方法使孩子又睡了较长时间。再后来,我说中午上楼时,他会主动拉着我的手说:“我上楼坐着不睡觉”,我总是笑呵呵的回应他:“行啊,正好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就这样我们既保证了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又使这个小男孩养成了午休习惯。 孩子们是在持续成长变化的,班内今天可能没有不良行为发生,明天不一定没有,只有时时注重他们,并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当问题得以解决,现状得以改变时,这就是成功,这样的成功多了,距离一个优秀班集体就越来越近了。 俞老师还说,我们不能想出一辈子会做成什么,但我们能够想出一年会做成什么,一个月会做成什么,一天会做成什么。我们管理班级同样是这样,我们很难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但我们能够预见、应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只要我们带着思想去工作,相信孩子们会与我们一道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