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73346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6、7的乘法口诀_西师大版(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 并熟练地掌握 15 的乘法口诀,回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的拓展和延伸, 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 除法的基础; 注重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从结构上弄清口诀的意义, 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 为今后乘法交换律做好铺垫。 本单元在只是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 6、7 的乘法口诀; 8、9 的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综合与

2、实践:赶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由具体情境引出乘法问题,写出乘法算式,编写乘法口诀。二是:重视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操作、自主尝试,编写乘法口诀。三是: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四是: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69 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出乘法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小组合作等活动, 逐步掌握学习内容。 让学生经历

3、编制 6 9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6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编写、合作交流完成。教学目标1. 经历编制 6 9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6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初步熟记 69 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3. 使学生会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第 1页5.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1.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 6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重点2. 熟记 6 9 的

4、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1. 经历编制 6 9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体验 6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2.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相对有困难。 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 15 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 15 的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 69 的乘法口诀,赢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扩大学生思维空间, 在相互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 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学习口诀、记忆口诀。2. 为了更好地记忆口决, 要把重点放在数目较大、 容易混肴和比较绕口的口诀上。在训练时,赢注意

5、变换方式, 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提倡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 要注意避免以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消弱每个人“再创造”的机会;要采取适当措施,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和新意识的培养。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 5 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1.6、 7 的乘法口诀1课时2.8、 9 的乘法口诀1课时3.整理与复习2课时4.综合与实践:赶场1课时第 2页总计5课时第 1 课时 6 、7 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 2930页例 1、例 2以及课堂活动 。学会 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 15 的乘法口诀的

6、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 8、9 的口诀的基础。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 6,7 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2. 能记住 6,7 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过程与方法: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理解 6、7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 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7 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熟记 6、7 的乘法口诀。难点:会用 6、7 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7、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学生准备 : 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 15 的乘法口诀,不知大家现在还想着吗?下面我们开第 3页火车背诵一下好吗?( 1)指名火车头开始(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背的很熟练了,说明同学们学的很不错啊!2、教师:我们口诀背的非常的熟练,能否会用口诀解决以下问题呢?(课件出示以下练习)看算式,说口诀35= 4 2= 5 3= 1 9= 3 4= 8 4= 6 4= 5 5=( 1)指名回答( 2)集体订正( 3)教师及时鼓励,并作重点强调:看到35 这道算式,就会想到53 这道算式,它们用的是同一个口诀“三

8、五十五”。3、教师:看来大家都对 15 的乘法口诀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7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6,7 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以开火车的形式背诵15 的乘法口诀引入,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找到原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知识迁移,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 1。1.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独立观察(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阿姨正告诉小朋友,每本台历 6 元,两个小朋友正在说一个星期有 7 天。( 4)集体订正2.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

9、学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一本台历有 6 元, 2 本呢? 3 本、 4 本、 5 本呢?第 4页( 3)集体订正( 4)教师及时鼓励 , 并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3. 教师 : 请同学们把计算 2 本、 3 本、 4 本、 5 本的乘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并算出结果。(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作业,并指名说所用口诀。(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鼓励并重点强调:这些算式,都能用我们前面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4. 教师: 6 本台历多少元, 7 本、 8 本、 9 本呢?用乘法怎样表示?( 1)学生独立写算式( 2)小组内

10、交流( 3)指名汇报: 66366 7426 8486 954(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 : 同学们不但列出了乘法算式, 而且还算出了正确的结果,真是不错啊!( 5)教师板书: 66366742684869545. 教师:谁能说说 6636,这个算式哪来的?怎么得到 36 的?( 1)指名回答:每本台历 6 元,要求 6 本台历的价钱,就是求 6 个 6 的和是多少,算式是 66;因为 5 本台历 30 元, 6 本比 5 本多一本,也就是多一个 6,所以是 36 元。(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你把前面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上,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6. 教师

11、:同学们,我们之前编出了 15 的乘法口诀,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根据这四道算式,编写出 6 的乘法口诀的!( 1)学生独立试写第 5页(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很会编口诀啦!( 5)教师板书: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 6)学生齐读7. 教师 :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句口诀有什么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第一个因数不变,都是 6,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 1,积依次增加6。(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设计意图:本环节先以 15

12、的乘法口诀中与 6 有关的口诀引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推出 6 的其它算式和口诀,体现了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建构的原则。 】8. 教师:如果有个同学记住了 6 7=42,却忘记了 66 或者 68,你能帮助他想一个办法吗?( 1)指名回答:如果忘了某一句 6 的乘法口诀时,可以想一想前一句口诀或者后一句口诀,在结果上减 6 或者加 6 就可以了。(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这种方法还真是好,大家觉得呢!9.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背诵 6 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检查。( 1)学生自由背诵,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背诵。( 3)集体

13、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10. 教师:我们都知道一个星期是 7 天,我想请同学们算一下 ,7 个星期呢? 8 个星期呢? 9 个星期呢?(同时,课件出示这个问题)第 6页( 1)学生独立试写( 2)小组内交流( 3) 指名汇报: 7 个星期,就是 7 个 7 相加,所以是 7749 天;8 个星期就是 8 个 7 相加,所以是 7 8 56 天; 9 个星期,就是 9 个 7 相加,所以是 79 63 天(4)集体订正(5)教师及时鼓励,同时板书:7 7497 8567 96311. 教师:我想同学们会根据以前经验,很快编写出7 的口诀来的!( 1)学生独立试写( 2)小组内交流( 3) 指

14、名汇报: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4) 集体订正(5) 教师及时鼓励,并板书: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6)学生齐读,并且背过。【设计意图:用编 6 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类推 7 的乘法口诀,既让学生学的轻松,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类推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练习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 题的第一幅图1. 教师:这幅图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1)指名回答:对口令,就是一人说口诀的前两个数,另一人说口诀后面的数。( 2)集体订正。第 7页( 3)同桌进行,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4)指名同桌展示。( 5)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 1 题的第二幅图2. 教

15、师:这幅图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1)指名回答:对口令,一人说一句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2) 集体订正。(3) 同桌进行,然后交换角色进行。(4) 指名同桌展示。(5)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2 题。3.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这是一个六边形,要想摆出这个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那么摆 2 个六边形要几根 ?摆 3 个呢 ?摆摆看。(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黑板上用磁力棒摆图形。( 3)指名回答: 1 个六边形需要 6 根小棒, 2 个六边形需要 2 个 6 根,就是 62=12 根, 3 个六边形需要 3 个 6 根,就是

16、63=18 根小棒。(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4. 教师:如果不用摆,那你知道摆 7 个六边形要几根小棒吗 ?(1)指名回答: 要 42 根。因为 1 个六边形要 6 根小棒,摆 7 个六边形就是7 个 6 相加,也就是 67,六七四十二根。(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设计意图:练习的情境性、游戏性、动手操作等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式练习,加深学生对6, 7 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水平。】四、达标反馈1. 完成练习九的第一题。要求:独立完成作业,说出规律,得出结论: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2. 完成练习九的第二题。第 8页要求

17、:独立完成,得出结论:一个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3. 课件展示:在里填上“ +”“ - ”或“”。67=429 7=28 6=48 6 5=11 7 7=497 7=04. 列式计算。(1)6 个 7 相加是多少?( 2) 6 与 9 的积是多少?( 3)7 与 8 的和是多少?(4)一个因数是 8,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多少?答案:第一题: 30 48565430 485654第二题: 6 7=427 6=427 9=639 7=63第三题:- + -第四题: 7 6=426 9=54 7+8=1586=48五、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 2)指名

18、汇报:我学会并背过了 6、 7 的乘法口诀,并且会用 6、7 的乘法口诀计算各种题 .( 3)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用口诀去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去寻找,试着用我们学过的口诀去解决!六、布置作业:练习九的第 3、4、5 题答案:第三题: 12 54 24 30 6 36 48 18 42 35 21 56 49 14 63 7 42 28第四题: 6 7 7866576第五题: 242142242142242142七、板书设计:第 9页6,7 的乘法口诀6636六六三十六7749七七四十九6 7 42六七四十二7 8 56七八五十六6848六八四十八7963七九六十三6954六九五十四八、教学反思:“ 6、 7 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5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所以让学生自主编写6、7 的乘法口诀,找出它的特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忆,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去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编写6、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过程的合理性,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