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373607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1)_冀教版(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安排了: 给具体事例的分类计数,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调查活动,了解数学调查的意义,学会用“正”字统计整理数据;通过摸球游戏体会数据的随机性,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材安排的赏菊和统计最喜欢的儿童电视节目等活动, 这些教学活动学生非常熟悉,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二、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一些数学素材,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

2、形成的过程,他们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数据,既获得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如统计天气情况时, 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体验统计的作用和方法,让学生对统计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 培养学生调查统计时严肃认真的精神态度,让他们养成做事认真、诚实、公正的好品格。教学目标1. 经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分类表示、调查、实验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图、 “正”字、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2.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把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该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

3、出问题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 通过调查活动,初步体会数据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分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4. 积极参与摸球游戏活动,初步感受随机现象。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第 1页难点: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建议标准把培养学生 “数据分析意识”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培养

4、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2. 教师要尽量的放手让学生去做,要用正确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3. 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取素材进行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可以分为 4 课时进行教学课题课时统计( 1):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课时统计( 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1课时统计( 3):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1课时摸球游戏1课时总计4课时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统计( 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 52 页,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本课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简

5、单的分类整理的基础上, 继续学习统计,让学生学习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 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经验, 但是毕竟对统计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在统计过程中, 要逐步的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第 2页教学目 知 与技能:掌握 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象形 和 的 表。能用象形 表示 的数据。 程与方法: 通 情境, 学生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程, 通 画一画、涂一涂等活 掌握象形 制方法。情感 度与价 :培养初步的 意 , 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 ,体会 与生活的密切 系。重点、 点教学重点:掌握 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

6、学 点:会 和 表中的数据 行 分析。教学准 教具准 : 件、 片学具准 :花片教学 程一、 情境,激情 入 :小朋友 ,你 喜 菊花 ?你看到 什么 的菊花? 能来 一 ?生 1:我非常喜 黄色的菊花,金黄的菊花非常美 生 2:我 白色的菊花,感 特 的 :是啊,菊花有各种不同的 色,非常漂亮,今天老 就 同学 去参 一个菊花展 ,好不好?【 意 : 松的 生 , 造一个愉悦的学 氛 , 激学生学 的 趣和 极性。】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 菊。 :小朋友 快来看, 多美 的菊花呀, 你 能很快的看出每种 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 ?生:不能, 个太乱了,不好数 : 小朋友 想一想,用什么 法可

7、以迅速看出每种 色的花各有多少呢?第 3页(学生小 )生 1:我 可以数一数,数完一盆就圈起一盆, 不会数 生 2:把相同 色的放在一起,每种 色排一排,一眼就能看出数量 :小朋友 的都非常好, 老 也 得把每种 色排成一排 个 法不 ,我 一起来 一 好不好? :下面我 拿出提前准 好的花片, 在小 中一起 一 , 将 色一 的花片 成一排,一共有三种 色,我 需要 成三排。(学生 操作,并 有什么 )生: 很容易的看出黄色菊花是 7 盆 ,紫色菊花是 5 盆,白色菊花 6 盆 :下面我 不用花片 了, 看 本第 50 “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 色的方 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你知道 怎么做 ?

8、生 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生 2:根据左 出的菊花 色, 种菊花有几盆,就把几个正方形涂上 色生 3: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 色 :好,下面小朋友 就在 本上涂一涂。(学生涂色,老 巡 )【 意 : 学生通 手 践、 交流,体 分 整理的 程,感受用 表示数据的直 性和 便性。 】2. 象形 和 表。 :(出示叶子象形 )老 里有一些叶子的 本, 小朋友 仔 察一下,你 了什么?生 1: 上有 4 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 4 种 叶呈 出 4 种不同的 色。生 2: 上有墨 色的桑叶, 色的 叶、淡 的三叶草, 有黄色的 杏叶 :小朋友 察的很仔 ,你能不用数,就 出哪种 叶最多,哪种 叶

9、最少 ?生 1: 色的叶子最多,因 它占得格子最多,它 一列最高生 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 它占得格子最少,它 一列最矮第 4页 :像 的 叫做“象形 ” ,小朋友 看着 ,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 一点,你 个 有什么特点呢?生 1:把 画在方格中,很整 生 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 本的数量。 :根据 幅象形 ,你能提出什么 ?生 1: 叶比 杏叶多 2 片生 2:三叶草和桑叶一 多 :根据 , 小朋友 了 么多的 ,看来 个 的作用 真不小, 在 小朋友 把 中每种 叶的数量填在 本 51 下面的 表格中。(学生独立完成,教 个 指 ) : 来 一 你是怎么填的?生 1:我数了数

10、桑叶有 4 片,就在桑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了 4生 2:我数了数 叶有 5 片,就在 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 5生 3:三叶草和桑叶同 多,下面的括号也 写4生 4: 杏叶最少,只有 3 片,在 杏叶下面的括号里写 3 :小朋友 真棒, 的表叫做 表,它很 ,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每种 本的数量。【 意 : 通 自主填表和交流合作, 表, 有利于学生 表的 程,形成 表的初步印象。 】三、 践新知,巩固 1. 教材“ 一 ”第 1 。 : 小朋友 察第52 第 1 的 画,看看 中有什么?生: 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形。 : 小朋友 先 形分 ,再用色 表示每种 形。(学生自己涂表格,然后交流) :你能

11、把 中的数量写到 表中 ?(学生填表,教 巡 指 )2. 一下下面的 形吧!第 5页()个()个()个()个答案: 2.(3)个(4)个(2)个( 3)个四、达 反 1. 教材“ 一 ”第 2 。2. 根据下面的 ,回答 。小明小 小亮(1) 足球 中,小明踢 了几个球?(2) 的球最多?(3) 的球最少?答案: 2.( 1) 2 个( 2)小 (3) 小明五、 堂小 :今天我 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哪位小朋友来 一 自己的收 有哪些?生 1:我 了象形 和 表生 2:我会用涂色的方 表示数量生 3:我会用象形 表示 的数据六、布置作 1. 自己喜 的玩具, 行分 整理,画出象形 。2.3.三

12、年 四年 第 6页五年级(1)哪个年级植树最多?(2)哪个年级植树最少?(3)三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板书设计统计( 1)桑叶枫叶三叶草银杏叶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象白色紫色黄色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本课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复习旧知识, 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 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 很自然的进入了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 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有生活的气息。二、师生关系,重在交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 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