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4).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0057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分析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材分析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材分析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材分析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分析 (4).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对教材分析的认识教材分析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 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 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 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 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2、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教材分析总的要求是:要深入理解和钻研教学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 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 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 准确精练地写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方框图)、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 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原则,按照教 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优化处理教材,如何突 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明确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因素,选择恰当 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教材分析才能提高教学 质量。教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教材

3、分析,进一步对不同类型教材进行示范 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掌握教材,才能使教学有一个优化的科学知识结构,这是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其方法是通读全部教材,精读单元教材,重点分析章节教材。还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中,使教学目标及内容有鲜明的时代感;教学中、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重视教材内容与社会、其他学科的开放性联系,尽力构筑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每一款教材都是有重点和难点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还有时,难点与重点无关。解决难点的方法,要视问题的性质而定。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是联

4、系生活及本地学生的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的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离自己很近,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创造性地、自主地使用教材;新课程一个非常重要原则,就是课程的开放性,新教材为教师、为学生都留下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三是我们注意到教材中的“思考运用,探究拓展”等栏目。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也为教学中师生互动留出空间;“感受理解”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些栏目都为广大教师发挥提供了新天地。 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补充和修改教材内容;不过,应注意不要出现一味照搬教材或脱离教材,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新奇的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