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0387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案例:“三心”转化“后进生”本学期,我校提出了针对学生教育的“三心”理念,即:“爱心、耐心、恒心”。突出找学生优点,给学生正面贴标签,用爱滋润学生成长。跟学生谈话时,要做到“举轻弱重”(“轻”是优点,“重”是问题),学会语言“化疗”。做学生工作时,要有耐心和恒心,学会“等待”学生成长。作为初三(10)班的班主任,我认真践行着“三心”教育理念,尤其在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成效显著,不妨与各位同仁切磋、分享。一、案例背景:鲁某是我班的一名问题学生。刚进初一(10)班的时候,我就听小学老师反应这个学生的不是,成绩差不说,行为习惯也极差,脾气还十分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虽然我也曾标榜自己

2、当班主任很优秀,但是,作为初一(10)班的班主任,一年来,确实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从他身上呈现出的“恶习”经常让我烦恼不已。鲁某的家长成了我邀请到校的常客,或者处理课堂捣乱违纪现象,或者处理与同学间因纠纷打架现象。初二年级,因为学校工作调整,我不再担任该班班主任。他更加放肆,上课迟到习以为常,甚至半堂半堂课不上在校园里晃荡,与班主任形成了对峙状态,与外班学生打群架,成了初二年级的“公众性人物”,班主任对他更是束手无策。到了初三年级,学校再次对班主任进行调整,我又重新回到了该班班主任的岗位。我曾欣喜过,毕竟自己是“老班”,得到了学校的信任,但我更多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因为班上问题学生多,在年级可是出

3、了名的。二、案例破解:我作为初三(10)班的班主任,虽然第二次上岗,但与原来的班主任相比,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初一卸任班主任的时候,就听说该班学生私下议论:到了初三年级,郭老师还会再回来当我们的班主任的。说明我在这个班级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当我再次以班主任身份走进教室的时候,迎来的是学生们的欢呼声,从中迸发出我决心当好初三(10)班班主任的斗志。如何有效管理鲁某类型的学生?成了我稳定、发展班级的一项重要课题。进班后,我曾细心地观察过鲁某,他还是非常欢迎我的,虽然我们曾经较量过一年,但他感觉到与前任班主任相比,我还是不错的。没多长时间,鲁某的妈妈就打来电话,细说了换班主任后孩子到家的兴奋劲。从家

4、长的言语中也流露出一些信息:鲁某以及他的家长对初二年级时候的班主任的些许不满。“啰嗦”、“天天冷眼对待她的孩子”等等。同时,还流漏出对我重新上岗的赞美声。“要是初二年级您还带孩子就好了,也许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这么严重,不会耽误太多的功课等等”。孩子对我的接受、家长对我的信任,让我对于转化鲁某增添了更多的责任和力量。学校的“三心”教育理念帮了我大忙。鲁某是问题学生,同时也属于是“弱势群体”。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平时的不闻不问的态度等,才是造成问题学生的根源。我感谢鲁某对我的信任,也让他意识到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我的感谢。我总是抓住有利时机与他进行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对于他的关注,重新找回行为阳光的

5、一面。我为他调整了座位,周围环境使他有了较多的约束力。我没有民主而是直接任命他为纪律班长,负责音乐、美术课堂以及一些难管的自习课纪律。如果课堂纪律好,他每周还可以从我那里领到小小纪念品。同时,我还有意借助一些优秀学生的善意评价,对他的管理能力认可,对他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加油。同时,我对他降低学习格次,并对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出色的表现,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或者进行表扬。他找回了自信,也得到了更多的尊严,他的笑是在我的爱的滋润下发出的。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爱的教育能够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仅让我这个班主任的生命更充实,也让我这个班主任渐渐地强大起来。转化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班主任不仅

6、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反复抓、抓反复”,转化鲁某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我心里很清楚他是怎样的一个学生,既然他是学生,我就要准备跟他打一场“持久战”。在“持久战”过程中,不断转变策略,在转化中“斗智斗勇”。我有时也在想:当他小错再犯的时候,不就是再教育嘛,不就是善意的拍拍他的脑袋,给予他又一次关爱嘛。我给自已一个承诺:我两周跟他谈一次话,一个月跟他的家长通一次电话。同时,我是一个勤进班级的班主任,面对初三(10)班的学生,我的内心十分欣悦,那是我内心深处爱的表白。看到转化中的“后进生”-鲁某,我往往是更多的是思考:什么方法更有效?转化策略要创新吗?他近期的进步与不足在哪?等等。在爱的滋润下,我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挑战性。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心”教育挽救了一个“后进生”。学期下来,鲁某变了,课堂上听话了,不捣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打架现象。鲁某懂事了,不仅帮助班主任做些管理事务,还影响着曾经和他一道的“后进生”。他开始听课、写作业了,早读有了读书声。科任教师对他的反馈效果还不错,班级学生有了更多对鲁某的赞美声,所有这一切都让我的心里暖融融的。鲁某不再是问题学生,在行为渐正、躁气渐缓的基础上,他和班上的其他学生一样,正在走上健康的学习生活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