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钟》.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10983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掩耳盗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掩耳盗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掩耳盗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掩耳盗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掩耳盗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掩耳盗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掩耳盗钟》.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掩耳盗钟,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自相矛盾,掩耳盗钟,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通常是通过讲诉一个生动而又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简而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如:狐假虎威,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掩耳盗钟,自学提示:,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的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盗 椎 怳 遽,你能读准吗?,检查预习,huang j,d o chu,阅读小提示:,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 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恐人 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2分钟后期待你带给大家的精彩朗读。),我会读,我会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逃亡,想,跑,但是,用,它(大钟),听到,声音,赶快;匆忙,自己的,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2.掩耳盗钟的人的做法可笑在什么地方? 3.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合作探究:,?,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做了坏事又不想别人知道,自欺欺人的蠢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及可笑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一说。,联系生活,课堂检测 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钟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1.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学习文言文寓言的方法:,释题-读寓言-看注释-理解句意-理解全文-理解寓意,上联:不劳而获最可耻 下联:自欺欺人更可笑 横批:掩耳盗钟,课外作业:,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

4、人听。 2. 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 3.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4.用“掩耳盗钟”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谢谢指导!,再见,Bye bye!,小组汇报格式,1.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认为故事的起因是(),故事的经过是()。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有补充。 2.我们组认为掩耳盗钟的人的做法可笑是: 3.我代表我们组回答第三个问题,应该从他身上吸取教训,我们回答完毕,请其他小组补充。 4.我认为掩耳盗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