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33229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 ( 教科版含答案 )要想学好一门课程,不仅仅要学好课上的知识,在课后也要积极去多做一些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2019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二章测试题 ( 教科版含答案 ) ,欢迎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 (12 3 分=36 分)1.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A. 课桌的高度为 80 cm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20 m/sC. 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 mD. 正常人脉搏跳动10 次的时间约为1 min2. 下列长度单位,按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B ) A.km、 nm、 dm、 m、 cm、 mmB.km、 m、 dm、

2、 cm、 mm、 nm C.m、 dm、 cm、 mm、 nm、 kmD.km、 m、 cm、 dm、 nm、 mm3. 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D )A. 分度值是 1 cm 的 15 m 皮卷尺B. 分度值是1 mm的 1.5 m 钢卷尺C. 分度值是1 mm的米尺第 1页D. 自制一把分度值是1 cm 的硬杆长尺4. 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 C ) A. 测量工具的种类B. 估计值位数的多少C.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D.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5. 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大到银河系, 小到分子、原子、夸克,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下列事例

3、中, 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D )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变咸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D. 扫地时尘土飞扬6. 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 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7.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玲同学一起在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 C )A. 小明同学B. 小玲同学第 2页C. 岸边的山D. 竹排上的凳子8. 在飞机降落的时候,小明向外望时觉得大地向他扑

4、过来,这是他以哪个物体做参照物 ( B )A. 地面 B. 飞机 C. 飞机场 D. 无法判断9.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A. 甲在乙前面0.3 米处B. 甲在乙前面0.6 米处C. 乙在甲前面0.3 米处D. 乙在甲前面0.6 米处10. 一列队伍长 50 m,跑步速度是 2.5 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 100 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A.60 s B.50 s C.40 s D.20 s11.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

5、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12. 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第 3页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B )A.5 km/h B.50 km/h C.100 km/h D.500 km/h二、填空题 (19 1 分=19 分)13. 填写适当的单位:教室高为 450_cm_; 头发的直径为70_m_;一元硬币的厚

6、度为0.001_m_。14. 单位换算: 3.7 108 nm=_3.7102_mm=_0.37_m;15 min=_0.25_h=_900_s;5 m/s=_18_km/h 。15.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7.52 cm、17.52 cm、17.53 cm、17.51 cm,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是_17.52_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1_mm_。16. 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 _地面 _,它们都在运动,相对于_袋鼠妈妈 _,小袋鼠是静止的。17. 赵翔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5 m/s 的速度由东向西快

7、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东 _( 填“东”“西”“南”或“北” ) 风,风速为 _18_km/h 。18. 如图,将铁丝紧密的缠绕在铅笔上测细铁丝的直径,共第 4页缠了 30 圈,读出 30 圈铁丝的宽度是_5.00_cm ,铁丝的直径是 _0.17_cm; 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_偏大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9. 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 m 米跑的成绩是8.0 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6.25_m/s; 在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相对静止_。三

8、、实验探究题 (2 11分 =22 分 )20. 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记录,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次数 降落伞的伞绳长(m)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面积(m2)降落伞的总质量(g) 降落伞释放的高度第 5页(m) 降落伞滞留的时间(s)11圆形 0.5 20 3 3.6721圆形 1 20 3 5.8231圆形 1 30 3 4.9141正方形 1 20 3 5.8151.5正方形 1 20 35.8361.5正方形 1 20 69.24(1) 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_天平 _、秒表 ;(2) 分析数据

9、1、 2 可知 _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大,滞留时间越长 _。(3) 分析数据 2、3 可知 _降落伞滞留的时间与伞的总质量有关,总质量越大,滞留时间越短 _。(4) 分析数据 2、4 可知 _降落伞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_。(5) 分析数据 5、6 可知 _降落伞滞留的时间与释放高度有关,释放高度越高,滞留时间越长 _。(6) 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_控制变量法 _。21. 如图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 0.2 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第 6页(1) 小球在做 _变速 _( 填“匀速”或“变速” ) 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_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_。(2) 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D 点的平均速度 _小于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F 点的平均速度。(3) 小球在 _E、 F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 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图像是 _C_。 ( 填字母 )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