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52365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期末考试一天天临近,孩子正处于期末考试最紧张的阶段,对于初三的孩子,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战中考,为了帮助考生能够顺利通过本次考试,小编整理了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水 1 、水的组成:(1) 电解水的实验A. 装置水电解器B. 电源种类 - 直流电C.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 增强水的导电性D. 化学反应: 2H2O= 2H2+ 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F. 检验: O2- 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 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 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

2、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 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第 1页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 通电分解 2H2O= 2H2+O2(2)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可溶性碱 ) ,例如: H2O +CaO=Ca(OH)2(3)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CO2=H2CO33、水的污染:(1) 水资源A. 地球表面71

3、%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C.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 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 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第 2页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加强水质监测。(3)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4、水的净化(1)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 均为 物理 方法

4、 )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 硬水与软水 A. 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 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5、其他(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水的

5、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第 3页二、氢气 H21、物理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 难溶于水 ( 排水法 )2、化学性质:(1) 可燃性 ( 用途:高能燃料 ; 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 2H2+O2=2H2O点燃前,要验纯 ( 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 还原性 ( 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 、C、 CO)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 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6、 ZnCl2 +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三、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 不断运动 ; 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第 4页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 ( 纯净物 ) 由元素组成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

7、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 如气体 ) 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 原子的三不变 )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 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 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第 5页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 注意: a、配平 b 、条件 c 、箭号 )3、含义以 2H2+O2

8、点燃 2H2O为例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 2 个氢分子与 1 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 ) 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各物质间质量比(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 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反应物 );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 生成物 );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第 6页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 常见还原剂: H2、 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这篇初三上册化学期末复习资料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三化学知识点】栏目页!同时,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还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的相关内容,考生可多加练习!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