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57668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反思有哪些呢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一 )一、本节课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物体物体下落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联想到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摆球摆动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弹簧振子振动时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再通过其他一些机械能转化实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和意义。最后自主学习有关风能和水能的利用

2、,了解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的综合应用。二 . 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认为“能”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对“能”很有神秘感。通过上一节“动能和势能”的学习,对“能”的概念和“能”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各种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各种机械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对学习机械能的应用以及有关“能”的深入学习有很高的期待。这一节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联想到它们的转化,再由转化到综合应用,比较符合第 1页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难度不大。三 .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能举例说明 ; 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 了解动能

3、和势能及其转化的一些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经历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联想、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经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掌握实验探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精神。体会物理知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四、课后体会:能量的学习在初中物理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首先从机械能知识出发,机械能的知识较为浅显,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吸收。机械能跟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在生活常见到关于机械能的事例,教师在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时,学生直观地观察或随时就能做出演示实验。这样,分析能量转化时,

4、就不再抽象,而是直观再现。把抽象的能一下子变成了信手拈来的贴切的知识。使得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从科学的角度,学生学懂了新知。从德育教育方面,学第 2页生受到了价值观和情感的熏陶。培养了学生从青少年阶段懂得节能,懂得爱护环境,有了低碳意识。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二 )1. 成功之处 ;第一,采用身边的器材粉笔头演示和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坡时的体验导入新课贴切学生实际、 直观、围绕主要问题,能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使过的自然流畅,效果很好。第二 . 在探究实验滚摆中,通过实验、图片、实例 . 学生活动等展开教学,不仅活跃学习氛围,也使师生交流活动的平台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第三 . 课文中的想想做做栏目,要求人人动手探究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使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拓展和巩固方面学生也完成的很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挖掘了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总之,本节课各个环节落实到位,互动较好。2. 不足之处 ; 学生自学人造地球卫星的教学时间仓促,有关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资料展现不多,培养学生关注和热爱科学的意识不强,今后教学不足的地方,要不断克服和改进。初二物理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三 )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市、我镇及我校的广泛普第 3页及和推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学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

6、度的提升,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却被我们逐渐遗失。现在我校基本班班都配有多媒体,却只是个空设,很少有教师将其有效服务于教学,我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嫌麻烦,又得做课件,又得下载整合教学资源,很伤脑筋,还得用计算机播放, 久而久之将其搁置。 在教学机械能的转化一节时,我重拾多媒体教学,将它和“导学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成效,教学效果甚佳。细细品味,有以下特点:本节教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了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配合演示实验采用 CAI 教学 ( 计算机辅助教学 ) ,可把实验及人造卫星的运动由动变静、由小变大、由快变慢,使知识的传授具

7、有鲜明的表现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分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分析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之后让学生进行了集体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会发现自由释放的皮球反弹时的高第 4页度会越来越低,还有自由下落的滚摆、荡秋千如果不继续用力高度都会越来越低,最终停止。这是为什么呢?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我的有效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

8、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了有关机械能的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的课堂也是这样,本节课还是未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的参与课堂。我也正在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和积极主动的思考进行努力的探索。但多媒体在本节课所起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恰当、有效、适时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事半功倍。现在,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先进,我们广大教师应当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切莫让它成为摆设。当然也不能滥用, 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收获。第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