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64668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肖 容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基本操作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

2、整个探究。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思考并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三教学基本程序引入新课 由生活中鸡蛋壳和醋可以制二氧化碳引入新课列举:学生所知的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哪个更适合实验室制取。实验探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哪一个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

3、原理 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讨论所需仪器,装置的组装、制取、收集及检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制取和验证的操作。反应装置 归纳总结 由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四课堂活动设计(一)新课引入实验引入:在盛有稀盐酸的烧杯里放少许鸡蛋壳,学生观察,老师解析: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鸡蛋壳和醋酸制得二氧化碳。(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选择1埋伏笔。木炭、纸等许多物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以木炭为原料用木炭燃烧的反应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考虑用哪些仪器,怎样操作?2实验室用木炭燃烧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很难收集,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还有哪些?哪个反应适宜实验适制取二氧化碳?3学生一

4、般考虑到碳酸钠与盐酸、或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就此用实验、查资料的方法论证可行性,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考虑的几个方面。4展示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学生鉴定哪一组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哪一组反应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5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1问题: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是否可行?怎样改进?引导学生考虑有液体参加的反应,试管须直立,只有固体参加、需要加热的反应,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2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的仪器,出示仪器并由学生组装。3. 根据

5、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分析收集气体所需仪器,出示仪器并由学生组装。4展示学生的组装结果,全班讨论各装置的优缺点,选出最合理的装置。(四)气体的制取及验证1.气体的检验:由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切不可全盘否认。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可在同学中交流,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2.如何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熄灭。学生活动:用自己设计的装置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并进行验满及检验操作。五. 教学设计课 题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 型实验课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

6、2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过程方法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情感态度(1) 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原理和装置,并制取CO2。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学生用具:(1)仪

7、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理解资料一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反思小结)。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引入新课演示“鸡蛋壳与醋”(效果一般,取消)知识再现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讨论你认为实验室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比较好?投影实验室制取气体遵循的原则:1、气体纯度高 2、条件简单操作方便3、反应速率适中 4、实验安全活动探究探究内容1

8、: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小试管、药匙。注意:1.将1药匙碳酸钠、两至三粒石灰石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 2.向4支试管中分别倒入1/5试管的稀盐酸或稀硫酸;3.观察的重点是比较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实验药品实验现象1.碳酸钠与稀盐酸2.碳酸钠与稀硫酸3.石灰石与稀盐酸4.石灰石与稀硫酸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反应是: 。归纳:注意事项:1.不能用 CaCO3 和 H2SO4 制取 CO2因为会生成微溶物CaSO4,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2.也不用 Na2CO3

9、 和 HCl或H2SO4制取 CO2 因为反应太快,收集困难。3.也不用 浓HCl因为浓HCl有挥发性,使生成的CO2不纯。归纳、板书 一、反应原理1.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2. 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自主探究 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1、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1)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_,说明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_,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_,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2、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_,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2反应,以此来 二氧化碳气体。3、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

10、.977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4、由(2)和3可知,用_ _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_。活动探究探究内容2:氧气与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结合“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详见课本P110)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板书二、制取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 气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设计。(依据制取装置去选择)反应容器 : 添加液体仪器:导气: 收集仪器:交流与讨论展示几种装置,分析优缺点。总结若有学生未曾想到的设计,可在动画上展示给学生看。再对该组仪器组装进行

11、总结性发言:比如要想制得量大的其他如何选择,量小的如何选择,等等。小结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详见PPT)1. 反应原理:2. 装置图:3. 收集方法:4. 验满方法:5. 检验方法:动手实践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进行验满和检验操作。注意:强调操作要点(气密性检查塞子要塞紧,长颈漏斗下端与导气管位置,验满操作带火星木条位置等。课堂练习 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一些错误,请改正?课堂小结制取气体时,如何选择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及验证方法,得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观察温故知新学生依据原则进行讨论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改为学生演示)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学生聆听并做好

12、笔记。师生共同归纳,学生做好笔记。由学生课前完成。(先不讨论信息2、4,此处为讨论制备装置,故省去检验和验满,内容更紧凑,可节省时间,让后面的讨论更为充分)对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通过已知材料来推测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聆听,做好笔记。思考,动手组装仪器。(充分讨论,指导学生选择仪器)交流讨论,明确优缺点。观看老师操作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改为学生上台操作,检验探究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聆听,师生互动,小结归纳。学生动手实践。(动手实践省略,将在后面“实践活动2”中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练习,师生交流。(补充练习并拓展:略)师生共同小结。联系化学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依据材料分

13、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等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和思考,缩短时间,活跃课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科思维,理解反应原理选择的依据。强化本课题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及材料,培养学生理解并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进行有效推理。培养学生对比迁移知识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取长补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从仪器选择和组装上查漏补缺,进行总结。动画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引发学生兴趣。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角度系统归纳制法,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气体制备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探究的结果。通过纠错练习,进一步规范学生仪器的组装。进一步回顾本节课重点:形成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板书设计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二、制取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 气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三、验证气体 1.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2.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教学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