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习题精选.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71302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习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伤仲永》习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伤仲永》习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仲永》习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习题精选.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伤仲永习题精选1.伤仲永选自 ,是 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伤”,这里有 和 的意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才能持续进步; 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2.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 。文章明显分为两绝大部分:第 一部分 ,第二部分 ,提出作者的见解 。3.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加线的词。不能称前时之闻 传一乡秀才观之 .未尝识书具( ) 借旁近与之(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稍稍宾客其父( ) 余闻之也久( ) 从先人在家( )受之天也( ) 卒之为众人( ) .今夫不受之天( ) 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 .父异焉( )4.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2、。 通 5.翻译下面句子。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b.父利其然也。 6.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 7.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8.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9.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

3、,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11、解释下列多义词。 父利其然也( )贤于材人远也( )泯然众人矣( ) 于舅家见之 ( ) 环谒于邑人 ( )12、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13、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14、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15、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1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17、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8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日扳( )仲永

4、环谒( )于邑人不能称( )前时之闻泯( )然众人矣19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稍稍宾客其父( ) 父利其然也( )20用原文填空。 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 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伤仲永答案1.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哀伤 叹惜 敏而好学 恃才弃学 2.散文随笔 叙事 就事说理3.属于 题上 文采和道理 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相当

5、全乡 曾经.给 完成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客之礼相待语气助词,表停顿 跟随 .承受 .最终,最后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有的人通“攀”牵、引;拜访对感到诧异 4.“扳”通“攀” 牵、引5.A.同县的人对他很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B.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6.“不使学”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不使学。 8.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9.C 10.C11. A 、这 ;的样子 B、 比; 在; 到12.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4.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更能突出他作诗的天赋非凡 15.如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6.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7.人的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18. pn y chn mn19. 自己的 他的 诗的 他的 这种20.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一个人要成才,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