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73424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的应用》教学反思.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比的应用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但教材中没有给出这个名称,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引入这个名称后,教学时会把这个问题归成一种类型,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不给出名称,学生通过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完全能够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所以我创设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的情景,引入讨论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这个过程,给了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注重学生的不同表现。其实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分一分吗?这个问题也以前持续的困扰我。但经过一段时间

2、的研究后,我终于彻悟,在这里分一分与算一算具有同等地位。首先说按比分的策略我认为基本有两大类:(1)不数出总数,按比逐次分配,直至分完,结果即为按比分配的结果。(2)先数出总数,通过计算得出按比分的最终结果,在经过一次分配完成。而且第一种方法在不知总数又不方便得到总数的情况下很有实用价值。所以我设计了给给猴子分栗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行实际操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分一分”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比的意义深化过程。因为学生每一次都是在按“朝四暮三”的比分配栗子,每一次分得栗子个数数比都是4:3,最后上午下午分别共分得栗子个数的比也是4:3,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

3、实世界中的应用。学习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使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注重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比的应用”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困惑:绍,那么又该不该组织学生从这些方法中讨论出最优的解题策列?还是直接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的方法?数去取,即归一法。但为什么还要说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方法?只不过是我们所说的平均分,取走的份数相同而已。总来说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合作,效果会更好。在全班交流合作时,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的时间,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