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7989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暖设计施工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暖设计施工规范一、 一样规定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运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 60。2) 地表面平均温度运算值应符合一下的规定:区域特点适宜范畴最高限值人员经常停留区24-26 28人员短期停留区28-30 32无人停留区35-40 42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4)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要同热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当设置相应的操纵装置。5)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纸名目、设计讲明、加热管平面布置图、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

2、水器、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设计讲明中应详细讲明供暖室内外运算温度、热源及热媒参数、加热管的技术数据及规格;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绝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等。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运算长度和伸缩缝要求等。二、 地面构造1)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截了当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2) 地面构造有楼板或与土壤相邻的地面、绝热层、加热管、填充层、找平层和面曾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工程承诺地面按双向散热进行设计时,各楼层间的楼板上部可不设绝热层关于潮湿房间在填充层

3、上部应当设置隔离层。面层(装饰层)应采纳热阻小于0.05 .K/W 的材料。3)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时,其厚度应按下表规定(热阻相当原则)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20 与土壤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30 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40 4) 填充层的材料宜采纳C15 豆石混凝土, 豆石粒径宜为5-12 。加热管的填充层不宜小于50 。当地面荷载大于20KN/ 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三、热负荷的运算: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按这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剂设计规范 GB50019 的有关规定进行运算。2) 运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

4、荷时,室内运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运算温度低2,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运算总热负荷的90%-95%。3) 局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供暖所算得的热负荷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下表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的附加系数供暖区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0.55 0.4 0.25附加系数1.30 1.35 1.504) 进深大于 6 m 的房间,宜以距外墙 6m 为界分区,分不运算热负荷和进行管线布置。5) 敷设加热管的建筑地面,不应运算地面的传热缺失。6) 运算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时,可不考虑高度附加。三、 地面散热量的运算1) 单位地面面积

5、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运算:q=qf+qdqf=510-8tpj+2734-tfj+273 4qd=2.13 (tpj-tn) 1.31式中 q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W/)qf 单位地面面积辐射传热量(W/ )qd 单位地面面积对流传热量(W/)tpj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tfj 室内非加热表面的面积加权平均温度()tn 室内运算温度()2) 单位地面面积的散热量和向下传热缺失,均应通过运算确定3) 确定地面所需的散热量时,应将运算的房间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地板向下的传热缺失。4)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运算:qx=Q/F式中 qx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Q 房间所需的

6、地面散热量(W)F 敷设加热管的地面面积()5) 确定地面散热量时,应校核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规定的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它辅助供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负担的热负荷。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运算:tpj=tn+9.82( qx/100)0.969式中 tpj 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tn 室内运算温度()qx 单位地面面积所需的散热量(W/)6) 热媒的供热量,应包括地面向上的散热量和向下层或土壤的传热缺失。7) 地面散热量应考虑家具及其他覆盖物的阻碍。四、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系统设计1)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

7、接近,并不超过120M2) 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纳回折型或平行型。3) 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按照地面散热量、室内运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通过运算确定,4) 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宜小于0.25m/s五、 低温热水系统的分水器、集水器及附件设计取升温措施。6)1) 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不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且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 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当设置可关断阀门。2) 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方向应安装安全阀门、过滤器、阀门及泻水管。在集水器之后的回

8、水连接管上,应安装泄水管并加装平稳阀或其它可关断调剂阀。3) 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应当设置阀门。4) 分、集水器上均应当设置手动或者自动排气阀。六、 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水力运算七、 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操纵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操纵可按照需要选取下列任一种方式:1) 在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调剂阀门,通过手动调剂来操纵室内温度。2) 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4 m,在加热管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操纵阀,操纵室温保持恒定。)加热管与分、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恒温操纵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器操纵相应

9、回路上的调剂阀,操纵室内温度保持恒定。调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纳电动操纵时,房间温控器与分、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地暖施工一、 一样规定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齐全;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完成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洁净;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实验并通过验收。有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完成。2) 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有关检测。3) 加热管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

10、轻放,不得抛、摔、滚、拖。 ,储存在温度不超过 40,通风良好和洁净的库房内; 与热源距离应保持在1m 以上。应幸免因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4)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他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发热管的表面。5) 施工的环境温度条件不宜低于5;在低于 0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施工时不宜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7)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发热管;8) 施工终止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管敷设位置。二、 绝热保温层的铺设1) 铺设绝热保温层的地面应平坦,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2) 绝热保温层的铺设应平坦,绝热层

11、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截了当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气侵入的地面,在铺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三、 低温热水系统加热管的安装1) 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 10mm。加热管敷设前, 应对比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后,并应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志。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后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2) 加热管切割,应采纳专用工具;切口应平坦,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3) 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弯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显现“死折” ;塑料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 6 倍管外径。4) 埋设于填充层内

12、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5) 施工验收后,发觉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应先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竟批准后方可实施。6) 加热管应当设固定装置。可采纳下列方法之一的固定方式。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截了当固定在绝热板上。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的网格上。直截了当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直截了当固定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7) 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 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 m8) 在分、集水器邻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 100 时,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

13、柔性套管等措施。9) 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下补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套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 。10) 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应采纳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管件宜为铜质。11)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当设长度不小于200mm 的柔性套管。12) 分、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该小于。13) 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

14、,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纳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伸缩缝填充材料宜采纳聚乙烯泡沫塑料。当地面面积超出或边长超过 m 时,应按不大于 m 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作到填充层的上边缘。四、 填充层施工)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实验合格、加热管处于有压状态下;)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由有资质的土建施工方承担,供暖系统安装单位紧密配合;)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 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 . 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

15、于 . Pa。)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 严禁使用机械震捣设备, 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纳平头铁锹。五、 面层施工) 装饰地面宜采纳下列材料:水泥沙浆、混凝土地面;瓷砖、大理石、花岗岩地面;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木地板及耐热实木地板。) 面层施工前,填充层应达到面层需要的干燥度。应符合以下规定:施工面层时,不得剔、凿、割、钻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入任何物件;面层的施工,应在填充层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才能进行。石材、面砖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 10 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 14 的伸缩缝。伸缩缝应从填充层的上边缘做到高出装饰层上表面 10-20 ,装饰层敷设完毕后,应裁去余外部分。) 以木地板作为面层时,木材应通过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 瓷砖、大理石、花岗岩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应采纳干帖。六、 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概况;) 施工节点图、原始地面至面层的剖面图、伸缩缝的位置等;) 要紧材料、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及保管储备措施) 施工工艺流程及各专业施工时刻打算;) 施工、安装质量操纵措施及验收标准,包括:绝热层铺设、加热管安装、填充层施工质量,水压实验,环路、系统试运行调试,竣工验收等。) 施工进度打算、劳动力打算;) 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